张宝权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里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是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要出情入理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起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创造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关注,是教育的发展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有意识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使初中语文课堂呈现出充分的人文特色,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悟人生,关注人情,分析人事,真正体会到初中语文教学应有的丰富内涵,感受到语文学科自身的无穷魅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
教师只有深挖教材,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里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与作品中人物同爱共恨,被情感打动。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如果教师如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最终用教学内容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二、发挥语言的传情作用
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而认识文章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教学艺术的运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劳动的特殊手段,其艺术性,感染性,生动性,形象性,特别是情感性,对于语文教学的成功,尤其重要。实践证明:教师妙语连珠,能侃善谈,可使课文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教师语言的规范准确,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亦能使学生顿生倾慕之心,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因此,情感教学中,教师语言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叩击学生心灵。教学中,充满感情的语言、语调与课文的结合,便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会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科学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三、启迪想象,引入意境
教学情境设置的核心是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达到感染学生情感的目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置情境,制造气氛,以情施教,便能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使学生把语言文字和直观画面联系起来,互为补充,并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章语言的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呢?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愿望,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起码要收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以启发,开启心灵之效果。
其次,可以把音乐和画面引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心入其境。人的感受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它能够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客观的刺激可以引发我们千变万化的情感产生。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它通过乐音的运动,给人丰富的美感,并以特有的旋律、节奏,把听者带入特有的意境中。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感受这种感情变化,也就能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我在教授朱德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先播放了一首阎维文的《母亲》,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本,对于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的把握也轻松自然了许多。
借助画面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心入其境,从而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从画面中,学生不仅能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接受和理解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信息,而且能在画面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影响下涵养美感。教授《黄河》时,学生往往对黄河的开明缺少直观感受,如能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加以印证,让学生对画面想象,这样黄河独特的风景便可历历在目,理解背诵也就容易得多了。文字是理智的,画面和色彩是情感的,用它们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丰富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四、要出情入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披文以入情”,并进一步做到“讲文以入情”,以情营造教学氛围,以情再现课文形象、意境,以情朗读,以情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出情入理”,并最终积淀成为其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愉悦的氛围影响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用多变的情境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启迪学生,使师生间情与情得到交融,从而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