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基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免试直升初中后,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种种原因,如学生的来源差异、个体差异、智商差异、接受能力差异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产生了不少的学困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在新课改下应当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改进教学方式和策略。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下面本人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略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有内部和外部的、有家庭和社会的、有非智力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但是大部分学困生是后天形成的,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课程、科目增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将产生很大的分化,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困难就更大,书看不懂,题不会解。再说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科,学生容易觉得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2、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因此。缺乏强烈的进取心,没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结果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3、学习意志不坚强
在小学与初中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差,表现在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
4、学习品质差
学习品质是决定数学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不能认真持续地听课,自控能力差,学习被动,无自觉性,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平时贪玩好动,态度消极,敷衍应付。
5、家庭的因素
当代初中生独生子女占比例较大,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心切,他们对学生期望过高,超出学生现有能力,成绩差就实行暴力。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学生复杂的心理矛盾,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抓好入门知识,降低难度
数学教学中,在入门处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适当对教材作处理,从具体人手,简单人手,再过渡到抽象和复杂。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难度大,涉及面较广,学困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笔者就适当降低难度,放慢进度,让学生先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学会找对应边、对应角,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入手,把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判定方法编成词,帮助学生记忆,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加深理解和应用。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要善于创设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充满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笔者在上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图形》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一段笔直的公路两旁有A、B两个村庄。为了方便果农卖果,收购商定在公路旁设一个收购点P,使点P到两个村庄A、B的距离相等,收购点P应设在何处呢?你会画吗?”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他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前面的知识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学习新知识,利用新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3、关爱学生,用感情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学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呵护、理解和信任。课堂上教师的目光应多投向学困生,充满信任和期望,发现和欣赏每个学困生的闪光点、关注他们的进步。同时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课后多找学困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爱心与真情唤起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会成功喜悦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是因为不喜欢某任科教师而放弃对该科的学习。因此,要善于用爱心去感染学困生,对他们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当他们有所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尝到收获的甜头,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并不比别人差”。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达到逐步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5、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更不知道如何去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他们如何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观察、归纳等方法,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有意识地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促使他们愿学、想学,最后达到爱学、会学的目的。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找准学困生的成因,认真分析他们的心理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把爱心献给每一个学困生,通过努力,绝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教师所付出的劳动也会有回报的。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