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华
[摘要]新课程的本质要求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关键则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经验,提出了几种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
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关键是能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内容,通俗地讲就是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如何学习、向什么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愿学、乐学是学好的前提。我们应激发的是内在动机,要有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习。引发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认识数学的来龙去脉,尽可能从数学来自实际又用于实际的情境,或从数学的发展过程,去掉神秘感和恐惧感,看到身边的数学,认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周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新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由学生自己看书的学习。预习时先估计老师将会讲多少内容的新课,再对这些内容认真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的内容大意。要边看书、边想。想想新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与旧知识有关?如果这些旧知识忘记了,就要去查看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弄懂。如果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再查看有关的参考书。把尚未弄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到上课时昕老师讲,并在老师指导下来解决。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合上课本。回想一遍,看书上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或者把有关的定理、公式试着证明,推导一下,还可以试着做一点课后的练习题。这样做,不但加深了对新课的理解,还可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2教会学生听课
要带着问题上课。在听课时,还要把自己在预习中找到的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来,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把这些问题逐个解决,具体要做到“五勤”:用耳朵听老师讲课,用眼睛看老师板书,用膪思考老师提出的带启发性的问题,用口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用手记录老师讲课中那些课本中没有的重点内容。
可以把自己在预习中对新课的认识与老师的解释作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地方没听懂,应当先把这个问题放下,在课本上做上记号,当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讲解或联系到后一个问题时,可能豁然开朗,或者留待课后向老师、同学请教,直至弄通为止,这样就不会影响听老师继续讲课了。
三、重视范例教学。提炼思维方法
例题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将获得的知识通过试验和演算以及在实际活动中去应用,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要求。例题教学做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法多解、一题多变,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范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进行。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对某些问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从备条途径寻求答案,找出最优方法,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对某些问题可以进行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推论。让学生大胆联系和猜想,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对某些问题可以分析其特殊性,克服惯性思维束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一些条件、因素较多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其横向思维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解题以后的反思,优化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教学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截一个立体图形”等内容时,运用课件演示,所表现的自观性深刻性强。可无限分割。可重复展示。以求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