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2009-07-30 07:37季亚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化简课堂气氛椭圆

季亚胜

现代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良好的合格的毕业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下面是我教学过程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名学生都有想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的决心,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

而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

如在教学第八章《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让学生找到椭圆的例子,比如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扳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的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肖整理后再平方好?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二、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每名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名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巾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观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裘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插入有趣的数学故事,学生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开展思考,自然创新意识就可以迸发出来了。

三、激发探索精神。善用现代教育技术

政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几、解几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质感、美感。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

综上所述,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让创新的火花时刻闪光。

猜你喜欢
化简课堂气氛椭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灵活区分 正确化简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的化简及其变式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判断分式,且慢化简
“一分为二”巧化简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