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因素引入的有效性

2009-07-24 01:47
考试周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引入大学英语有效性

张 姝

摘 要: 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是教师通过对言语技能和语言要素的“单向输入”的过程。但事实上,语言交际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会受到“文化”因素的深层影响。本文通过考察分析教学实例,阐明在英语的教学中,应该在语言要素输入的同时,引入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并高度重视对跨文化交际因素引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因素 引入 有效性

近二三十年兴起于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其学科兴起和发展本身与外语教育联系并不紧密。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波及外语教学,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也使人们树立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强烈地希望成为善于跨文化交往的现代人。同样,在外语教学界,广大教师和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他们意识到,仅靠语言文字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交际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外语教育和培养语言能力的最终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对听、说、读、写、译等言语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们进行诸如字、词、句、段、篇等语言要素的“单向输入”。这种教学体系是不完整的,其负面效果尤其反映在大学英语课堂之中。因为在经过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后,很多学生仍旧“说不出口”或“出口犯忌”,或是满口“中式英语”。更奇怪的是:有时候即使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在语法上也会严格符合规范,但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外国人都听不懂。说出的语句让人费解,学习的效果远不及一些始于英语“零起点”到国外生活了一两年的人。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机械地接收的已成型的词、句、语法框架,可以应付语法考试,但在实际运用时却不按照对象、场合、语境、时代等的变化,一味照搬套用现存的词句。在我国大多数英语教学中,由老师针对词汇语法体系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的。因为大学生们经过初高中的基本功学习,已经具备了较成体系的语法基础,或许也摸索到了各自适合的英语学习方法,再加上各自有着不同的专业兴趣(专攻英语语法的专业教学除外),此时的教学就应以交际的有效性为目的,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传授上,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增加对言语交际技能和跨文华交际能力的训练。

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在引入跨文化交际因素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广泛地开设有关的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比如跨文化交际、口语实际、视听说、中外电影、中外文化对比和英语学习等。但总的看来,他们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跨文化交际因素引入的有效性不高,甚至说是较低,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课堂表现与教学效果存在矛盾

在跨文化交际类型的课中,教师为提高课堂吸引力找出大量视、听、练等颇具活力的资料和话题,学生们的兴趣也相应地得以提升、课堂活跃度显著提高。但短时间、过大量、较零散的各种信息尚未形成科学的系统,没有时间让大部分学生消化,再加上课后懒于整理,其实际结果是所获不多。例如在英语视听说课上,一些老师欲以一部经典电影为例系统地讲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基本框架,但仅仅放完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就需要三至四个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按照一般学校对这类课型的周课时安排计算,仅一部电影的完整播放就需要两周时间,且不说因间隔一周的不连贯性对理解电影主题和文化内涵的影响。接下来,按原本的安排,将对电影的主题和经典语句进行讨论赏析,最后再深入到文化内核讨论总结中外文化差异。一系列步骤下来,一部电影的相关课程按安排看,将达到四到五周,但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电影原本的内容、主题、喜爱、评论等随时间的拖延而淡之又淡,最终影响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的热情。而此时,一些老师为了再次提高课堂吸引力,更将原本的安排大大缩水,看完一部电影就以寥寥几语带过,电影和文化鉴赏课几乎变成了电影观看课。或许,学生们除了学到一些零碎的日常用语、或感到对其喜爱之外,并无其它收获。一些学生在上完一节电影课后也讲不明白到底精彩在何处,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后连电影的英文片名都不知道。

二、学生和教师普遍不重视

诸如此类的相关课程大多被归列为选修课或考查课范围之列,由于课堂后学习压力较小、在学期考试或评优评奖中所占比重不大,便没有引起广大学生的高度重视;相应地,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投入的精力也不够,教学模式仍脱离不了“一本教科书+课堂照本宣读+少量补充资料”的形式,只不过在所谓的跨文化教学课堂内将“教科书和照本宣读”变为“影音材料和指导(陪同)观看”,致使这类课程被误封为“玩”的课程。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要素输入和语要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高度重视“在课堂中引入跨文化交际因素的重要性”和“跨文化交际因素引入的有效性”,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就学生本身而言,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是极感兴趣的,他们所需的就是老师的正确引入和指导。而作为教师则要思考怎样更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跨文化交际因素,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何青青.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活动[J].山东:山东《科技信息》,2008.

猜你喜欢
引入大学英语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
浅谈如何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教学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