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中的“八要”与“八不要”

2009-07-23 08:42陈铭阳
甘肃教育 2009年13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

陈铭阳

〔关键词〕 演示实验;八要;八不要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7(A)—0057—01

一、要真抓实干,不要纸上谈兵

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和画实验。”这种说法反映了当前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只讲知识,不做实验,或说实验,或在黑板上画实验等错误的做法。这种纸上谈兵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坚持摒弃与批判的。

二、要一丝不苟,不要草率随意

演示实验的成功,不仅要求教师操作正确,还要求其在实验过程中应讲清实验的要领、原理、步骤,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要一丝不苟,不能草率随意。如在“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溶液”时,我不仅在计算、称量、液体转移、定容等几个环节上进行了规范性示范,还专门在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洗涤的操作?定容为什么必须用滴管?加溶剂过多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能让学生做到规范性操作,更能调动他们积极思考,而且还能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科学素养起到定向教育的作用。

三、要分清主次,不要顾此失彼

为保证学生观察的信息全面,条理清晰,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应做到主次分明。如在“镁带燃烧”的过程中,总有部分学生被神奇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新物质”生成这一重要特征。这种顾此失彼的观察,不仅造成学生对信息的加工与整理不利,还减缓了他们的观察速度与正确性。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耐心解说,反复强调,直到引起学生的注意为止。

四、要精通原理,不要照方抓药

对于初级的模仿性操作,我们又称为“照方抓药”。在做一些演示实验时,教师只有精通原理,明了成败关键,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训练与巩固他们的技能与技巧,使其理解与掌握其中的知识要点。如“O2的制法”对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其操作与装置均较复杂,学生学起来有困难。为此我每次都是先结合挂图,简要说明原理与方法,然后把装置面向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示,同时讲解每步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这种做法避免了机械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五、要引导思考,不要表白直露

实践表明,不见实验现象而只讲结论,学生似信非信;不讲结论而只观察现象,学生又似懂非懂。因此,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在“钢铁制品锈蚀条件探究”中,学生对氧气是否参与反应提出了质疑,我便引导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思考与观察:将洁净的铁钉置于试管内壁,又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烧杯中,试管内留少量的水,且在试管外壁标出水平面的位置。三日后,铁钉生锈,消耗了空气(据水面上升体积,可判断O2参与了反应),由此得出结论:钢铁制品生锈,需要水、空气,且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观察到了现象,加深了化学变化的印象,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更牢固。

六、要融会贯通,不要墨守成规

一般来说,根据教学要求,演示实验应由教师讲解与示范,但教师若能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解边做实验,或教师讲解,由学生上台做实验,其效果将会明显不同。如“CO2的制取”实验中,我让一名学生上台操作,然后引导其余学生观察该生的操作与步骤,同时与“H2的制法”作联系与比较,整个课堂顿时出现了新的局面:“做”的学生小心认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实验;“看”的学生带着挑剔的心态,兴趣倍增,全神贯注地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轻松地掌握了原理、步骤、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这种不墨守成规的做法,使师生的信息

沟通更畅通,印象更深刻,教学效果也更明显。

七、要心中有数,不要惊慌失措

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切忌惊慌失措。如爆鸣实验中的安全防范等。同时,教师还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有的学生故意用嘴去吹正在燃烧的酒精灯,以满足个人的冒险心理与好奇心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这个安全问题,帮助大家树立安全意识,尤其是易燃易爆等危险实验。

八、要开拓创新,不要不思进取

许多教师对于演示实验中设置太过复杂、操作不太方便、方法不太合理、可见度较差的实验,熟视无睹,原模原样地年年照做。如果我们能按照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少、安全可靠的标准,进行一些改进与设计,何尝不是一种创新?也许启普发生器一样的工艺器皿,会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呢!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
试论如何深入挖掘利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初中物理教材第一个演示实验的修改建议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