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雨
道德失范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几乎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但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我们所能听到和看到的,常常是两类极端的情形:要么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寡廉鲜耻,道德沦丧;要么理想崇高,境界远大,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品德高尚,为世楷模。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人们从前者所感受到的,是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而从后者所得到的,只是一种缺少人性基础的象征意义,让人难以效法,由此而造成了整个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巨大真空:我们在批判和指责一些人,同时也在宣传和标榜一些人,唯独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因而,在不道德和很道德的层面上,只剩下上述的两种人,而和大多数人没有了关系。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对不孝子孙的指摘,也经常看到对大爱至孝的表彰,但很多人不会因此而去想,我对自己的父母至亲究竟怎么样呢?
人不是为理想而生的,也不是为某种意义而生的,从生命的角度讲,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而,对生命本体的关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道德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道德的力量,在于使人找到尊严,体现价值,而不是得到名利;道德的形成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化的;道德的指向是内省的,而不是责人的。对道德的追求,就是对人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追求。
多少年来,我们往往把道德和政治混为一谈,很多是非也因此被混淆了,道德变成了一个个概念,离我们内心的需求越来越远。我们学校的德育也是和思想政治教育搅在一起的,德育课也就成了思想政治课,进而让道德教育变成了概念的阐释和空洞的说教,而不是基于人的自身需要,甚至出现“道德功利化”的倾向。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的学生可以讲出许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却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难以自律,特别是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时候,就更难以自处。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失误。它使得道德在许多时候成了一个人的外在装饰,而不是内心需求和体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堂堂的高官可以一边声色俱厉地讲反腐倡廉,一边肆无忌惮地贪污腐化;为人师表的教授一边在谆谆教导学子如何严谨治学,一边却毫不脸红地搞学术造假;而那些商人们更是一边信誓旦旦地高举诚信大旗,一边丧心病狂地用假冒伪劣来坑害百姓。
当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道德回归本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道德人性化,生活化,日常化。在现实中,既提倡帮助他人,也要求关注自己;既崇尚服务社会,也鼓励重视亲情;既要求恪守大节,也强调日常修养;既要求懂得大道理,也要求明白小规矩;既要知道怎样责人,更应清楚如何律己。即便是对那些英雄模范、道德楷模的宣传,也不要人为地把他们摆在远离人性的圣坛之上,让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可敬而不可亲,而应该让他们真实地活在现实当中,让人们切切实实地从他们身上感受一些来自日常生活的道德力量。
毫无疑问,道德所要完成的,是人的内心的完善和满足,是一种向善的内驱力,是人的生命品质的提升。古人讲,知耻近乎勇,说的就是道德的力量。所以,我们常常把不讲道德的行为称为“无耻”,一个人如果达到了“无耻”的境界,他的内心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感,也就永远不会体验到道德带给人的那种尊严、满足与自信。当然,在“知耻”和“无耻”之间,存在着一条道德的底线,这条底线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利己而不损人”。趋利避害是人性的特点,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守住这样一条底线,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程度也会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公与公之间,公与私之间,私与私之间,都应如此,既不损公肥私,也不因公废私;既不损人利己,也不刻意损己利人以博取名声,各安其分,各行其是,这就是底线。这条看似标准不高的底线,正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也是我们在宣传和倡导方面所忽略的。应下大力气培育这样的社会共识,形成这样的社会氛围,确立一种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否则,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将不可避免。因为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最多的还是“损人利己”,甚至是“损人而不利己”的情况,它所涉及的已经不是什么理想信念的问题,而是做人的基本道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最具体最细小的事情开始,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建立内心的道德边界,从讲规矩、讲操守、讲诚信开始,从不随地吐痰、不高声喧哗、不乱扔烟头纸屑等日常行为入手,逐步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认同,才有可能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古人有云: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直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总在引导人们“如何扫天下”,而从不关心个体的“心灵之屋”;高举着扫天下的巨帚,却难以清扫内心深处的“尘埃”。也许,这就是那种脱离人性的、空泛的、大而无当的道德教育的真实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