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整合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优势,多媒体能创设情境,使数学内容趣味化;化静为动,使运动变化直观化;化难为易,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趣味化;直观化;具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了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整合将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1.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境,使数学内容趣味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利用计算机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下列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钢缆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把钢缆放长10cm,此时的钢缆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并用电脑配以动画,把钢缆放长后,用动画显示牛和老鼠正准备通过缝隙,此时老鼠对牛说:“我能通过,你不能通过,”但牛却说:“我们都能通过”。你能帮它们作出判断吗?优美的动画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如置身于童话故事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
计算机的音像技术用于创设问题情境,更容易制造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画面上出现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即(3-2)×180°,再画出一个四边形,并作出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2×180°即(4-2)×180°,再依次出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那么n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前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容易说出,但最后求n边形的内角和学生们都皱起眉头,画面中同时也亮出一个红色的大问号,把学生引进疑问的情境之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2.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化静为动,使运动变化直观化
初中学生都有好奇心,他们容易被实物图象或运动着的事物吸引,而这正是现代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它不仅能清晰地展现实物图象,而且能通过跳跃、移动、变化、闪烁等手段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比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并动态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动态的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相离<=>R<d
相切<=>R = d
相交<=>d<R
学生的脑海里只要一提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就想到旋转着图像。类似这样的课件还有《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3.运用多媒体的多种技术,化难为易,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第二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如:等腰三角形、飞机、信封、蝴蝶、北京故宫图片等,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再例如:在讲授“垂直”这一章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
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
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
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
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收稿日期: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