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的“四个和谐”

2009-07-21 05:18孙业民
天津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预设师生关系

孙业民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种新颖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探索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知识与认知水平去苛求学生。教师应揣摩学生的认知过程,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使师生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方式结构的和谐

有效课堂教学主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开放、动态、和谐、平衡的教学方式结构。如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是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缺点是可能会相互干扰、降低学习效率。个人独立学习的优点是注意力集中、无人干扰,缺点是缺乏交流合作,不能及时学习他人的长处。教师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应实施均衡匹配的策略。有效教学的方式结构常常表现为各种教学方式的和谐、平衡运用。

三、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和谐

有效课堂教学既有赖于教师的忧教,又有赖于学生的优学,两者和谐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有效教学要求达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其次,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和谐平衡。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再次,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平衡。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会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既有赖于“有效教师”,又有赖于“有效学生”。因此,有效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学有收获,学有发展,而且要求教师大胆探索教与学互相促进的教学思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事实上,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两者和谐共存,才能实现教学相长,良性互动。

四、预设目标与生成效果的和谐

有效课堂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如果只讲“动态生成”,而抛弃了应有的“预设”,或者远离教学目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想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那么这种教学实际上就是无效或低效的动态生成。同样,只讲预设,没有动态生成,不能根据教学实际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化,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有效教学必定是预设目标和生成效果和谐、辩证的统一。这就要求课堂智慧的引领者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机智地对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灵活地调整教与学的策略。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预设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培养策略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