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09-07-14 09:54贾会彬
语文建设 2009年6期
关键词:实地考察苏轼课文

贾会彬

一、设计思想

《石钟山记》中,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发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感慨。在第一课时已讲过字词的情况下,如何讲好第二课时并不太难的内容,是一个颇费脑筋的事。传统讲法是一段接一段面面俱到地讲。但与其如此,还不如突破几点,并让学生学以致用。本设计正是从讲重点、品美文的角度来讲这篇课文的。

新课标中说,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情况下提出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和重点,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学生的课堂,而不是老师的课堂。另外,教师还应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究的精神,领悟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

1.梳理全文的结构。

2.理解第二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笑”中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分析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和课文的价值,学习苏轼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二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笑”中的感情,分析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和课文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文的重要文言字词和两个重点句式——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下面看老师写的这段话,注意它包含了哪些句式和重点字词:

吾等学《石钟山记》字词于上节,众学生分组讨论在前,展个人风采于后。然有学生,虽老师百般鼓励不能主动答也;当堂检测,乃有数人错误甚多,何也?

主动答而认真学两年,汝等当悟:老师不汝欺也。

字词者,文章之表层也。今日,师之最帅者将与汝等共探深层之美。石钟山得名由来,众说不一。东坡观点安在?来于何方?

众位,且随我适千年前之石钟山月夜,一探究竟,可否?

(二)引出学习目标(2分钟)

1.归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作者费尽笔墨写探究过程而评论却很少,为什么?

(2)作者的“笑”有何深意?

(3)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是什么?

(4)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结构如何?

(5)作者的看法是否片面?

2.根据学生的问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从苏轼的故事切入第一段(5分钟)

1.由苏轼和他周围人的故事切入。

(在简单介绍苏轼的几个故事后)老师:苏轼一生走过无数的山山水水,穿过无数的大城小邑,他看过赤壁的月,赏过西湖的雨,他也曾打猎于密州城外,泛舟于石钟山下。他是最豪放的词家、最浪漫的诗人、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那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古今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中秋大醉怀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使得其他望月怀人之作黯然失色;作为一名父亲,他对儿子也悉心教导——当然,他对儿子的教导也并不总是那么顺利。这一天,苏轼和长子苏迈就因为一件事而争执起来,什么事呢?就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苏迈同意郦道元或者李勃的观点,而苏轼则不以为然。

2.大家猜一猜,苏迈可能说什么?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3.苏轼的态度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明确:“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4.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苏轼的态度。

明确:疑。

(四)重点赏析第二段(15分钟)

1.苏轼和儿子的争论最终没有结果。正好有一天,苏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要经过石钟山。于是,苏轼父子就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去石钟山下亲自考察——哦,对了,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吗?

(1)老师范读“至莫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2)学生自由读这一片段。

(3)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什么感觉?

明确:阴森恐怖。

(4)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和第三段哪句话照应?

学生思考后明确:这说明到绝壁之下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的艰难和重要。照应第三段中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2.文中有一个表示神情的词表明苏轼最终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哪一个词?在哪里?

明确:“因笑谓迈曰”中的“笑”。

请在“笑”前加一个表心情的修饰语,然后说说为什么,并诵读“因笑谓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

3.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此山得名与声音有关。第一种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第二种声音:“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五)简单分析第三段(5分钟)

1.苏轼带苏迈到石钟山下考察得名原因,肯定不是为了口角上的胜利,他其实是想告诉儿子一个道理,什么道理?

明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一个流传了千年的感叹,怎能不记住?扩展开来,一个流传了千年的段落,怎能不背诵?请学生自由读第三段,争取当堂背诵。

(六)用另一种方法总结(10分钟)

1.苏东坡找到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你认为正确吗?能从文中的注释找出依据吗?

明确:不完全正确。因为课下注释说:“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2.既然苏东坡找到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完全正确,为什么这篇文章还会成为千古名文呢?它有什么价值或精神值得我们回味呢?

明确:因为苏轼具有“实地考察”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3.能不能以这两种精神中的一种作为中心论点,然后以苏轼游石钟山为论据,用最简练的话叙述之?

(学生答案略。)

4.布置作业:能为你的论点找出三个新论据吗?请联系论点,用排比的方式叙述,写到积累本上。

(七)小结

千年之前的石钟山月夜已经逝入岁月的烟云中,无数风流人物也随大江东去,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实地考察的佳话却流传至今。祝愿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敢于质疑,我相信,敢于质疑的你们一定能成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七、教后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听课老师都认为比较成功,我也非常满意,现反思如下:

优点方面。第一个优点:导入方面。我写的这段文言文贴近学生生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该段文言文既复习了上节课的重要句式,又进行了知识迁移,可谓一举三得。第二个优点:学习目标方面。教师出示学生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出示学习目标,体现了尊重学生的理念。第三个优点:从作者介绍切入课文。教师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作者,时而幽默时而深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教师说到了苏轼和苏迈的一次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争论,很自然地串起了整篇文章。如此切入课文,巧妙而自然。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一设计受了邬建芳老师《经典文章的现代解读——我是这样上(石钟山记)》一文的启示。看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化用名家的某些优秀设计,也是使课堂精彩的重要因素、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段。第四个优点:课堂最后的总结升华部分。当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知道苏轼的观点其实也片面时,教师顺势问“为什么这篇文章还会成为千古名文”,学生思考后,很快说出是因为苏轼具有“实地考察”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再顺势问“能不能以这两种精神中的一种作为中心论点,然后以苏轼游石钟山为论据,用最简练的话叙述之”,学生经过思考,站起来回答。最后教师又进一步,布置了课下作业。这些环节从流程上看,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浑然一体。从训练内容上看,教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合,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里,阅读和写作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缺点方面:前10分钟的语速稍快,可能是因为对作者的情况太熟悉。以后对熟悉的内容应注意把握语速。

猜你喜欢
实地考察苏轼课文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萧梅老师实地考察相关论文综述
边疆的社会事实考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分析细节处理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