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莹
重归西方的文化休克
菲丽西蒂,一位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从事过人道救援工作的英国妇女。几年前当她回到伦敦时,亲友们争相热闹地为其接风。那个下午,大家先奔往伦敦最大的超市扫货。菲丽西蒂显得异常兴奋,从偏远亚洲重返似曾相识的西方,典型的反文化休克冲击,令她眼中故乡的一切皆显得新鲜无比。人在遥远异乡最怀念的莫过于老家的美味,奶酪、熏肉、甜点……啊!久违了。
一进超市,满眼世界各地空运来的四季青翠蔬果,购物天堂里,四季似乎成为一介不相干的多余名词。寒带、热带、亚热带的蔬果琳琅满目,且每一只皆个头均匀、色泽艳丽、卖相上乘。眼前应有尽有的完美,与穷乡僻壤的阿富汗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回想在阿富汗生活期间,菲丽西蒂每天必须奔波于露天集市,原始、拙朴、尘土飞扬的摊档完全受季节摆布。春天草莓收获时节,你有幸品尝沾着泥土芬芳的果实,三星期后时令一过,草莓霎时无影无踪。鲜甜欲滴的葡萄,秋天刚一转凉旋即消失。橘子卖完一堆,便不可能奢望新货上市。
在巴基斯坦生活的外国人,享受了集市上的乡土美味后,闹肚子便成为家常便饭。眼下回到文明世界的菲丽西蒂感叹,英国购物天堂里一尘不染的蔬果,顾客虽无需担忧腹泻的困扰。但可惜的是,超市那些如同古典油画静物般美艳绝伦的蔬果,咀嚼起来似乎都半生不熟,形同嚼蜡。番茄不是番茄的味,黄瓜不是黄瓜的味。遥想当初沙尘迷漫的阿富汗摊车前购物情景则是,主人会恭敬地递上一杯红茶给顾客。主顾问讨价还价是必需的规矩,若顾客不杀价那是对老板的侮辱。他会自责:“买主连价都不还,可见我是个不懂经商的冤大头。”在当地,砍价不仅是门购物艺术更成为社交艺术,亦是结交朋友的敲门砖。主顾问侃来侃去最终握手成交,双方的友谊显然就此得到升华。在阿富汗的岁月里,菲丽西蒂每天得奔波两小时采购当晚的菜肴。事实上,阿富汗人常会同情地关切她:“你们国家只有汉堡包、三明治,你们的胃口多遭罪呀。”怀念边购物边闲聊的菲丽西蒂,回英国后不久即放弃了多快好省的超市。她宁愿兜远光顾独门独户的特色肉店、甜点店、蔬果店……一家一家地慢慢转悠,重拾与店主拉家常的温馨乐趣。她为此感叹:显然现代化一站式的消费方式,令人丢失了享受购物的文化意义和生活乐趣。毕竟逛商店绝不仅仅只有买进的快感,同时还伴随着与店家谈天说地、守望相助的邻里本分。你家小子长了牙,我家姑娘数学得了A,诸如此类的家长里短,是钢筋丛林购物中心望尘莫及的。
鬼东西溜进了民众餐盘
近些年来,英国人忧虑不断曝光的口蹄疫、疯牛症,掺有农药的蜂蜜及喷了化学药剂的鲜鱼。继而,对于那些所谓无污染的新鲜食品,人们不禁惊呼,某些御用科学家抚慰民众的说辞,实在可疑。某些御用专家纯粹是“吃了人家的嘴短”,受雇于财大气粗的跨国集团,一份高薪便买断了他们的口舌。追根溯源,超市里保鲜纸包裹着的靓果,是从农场到超市一条龙国际垄断集团提供的。民众甚至政府,都无法完全掌控这些巨无霸国际公司的良心和所为。事实上,食品市场不存在所谓的公平自由竞争,而是被大公司一手遮天。百姓的菜篮子工程,已不仅仅是一介经济民生问题,而是上升为敏感的政治议题。不就多次揭露出,大医药公司、大食品集团,改变实验报告瞒天过海的恶性事件。众所周知,民主世界的政治竞选,堪称一项昂贵的政治家赌博秀。政治献金助总统大选,亦是一些富翁寻找代言人的典型把戏。结果,衣食住行中某些不健康、危险的商品甩给了人民,高额利润则溜进了跨国公司的荷包。
民间一直怨恨某些霸道的跨国公司,这些资产超过第三世界穷国国民生产总值,横行全球的大集团垄断的结果是,绿色环境惨遭破坏,底层农民惨遭剥削,天然食品惨遭污染……另一方面,超市里的食品价格战则越战越勇,售价一日日低廉得令百姓心花怒放。与之“相映成趣”的景观是,民众的痴肥问题却日显严重,心脏病、肝病、癌症、糖尿病对大家的侵害亦日益突出。显然这些问题一环套一环,对此菲丽西蒂的观点是,300年前西方经历了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如今,新世纪预示着一场食品革命的来临,且将席卷全球。眼下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这场食品革命将对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如何,目前很难下结论。菲丽西蒂调查了欧洲食品链供应的内幕乾坤后,撰写了一部密账《NOt on the label》(不在标签上)。她决意公之于众的是,到底什么鬼东西溜进了民众的餐盘。
菲丽西蒂提到,她曾以BBC(英国广播公司)雇员的身份在巴黎参观了一场食品博览会,此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不对公众开放。她揭露出一家荷兰大食品公司,不只往鸡肉里注了水,并掺杂了牛脂肪,这家公司销售到全世界的“鸡肉”,简直玩的是“点水成金”把戏。另一个犹如五彩缤纷香水瓶的展台前,诱人瓶罐里全装的是香精液,蘑菇香精、熏肉香精、番茄香精……不胜枚举。只要在出售的食品中加入这些增味剂,即使不含有丁点的天然蘑菇、熏肉、番茄,亦可号称是某种风味的“美食”了。比如,超市里出售的酸奶,广而告之的宣传是:酸奶具人体必需的营养价值。但若你细细查阅酸奶瓶上比豆粒还袖珍的说明时,就会发现一瓶仅150克的草莓酸奶,其配料如下:草莓(未注明含量)、水、奶固剂、糖、葡萄糖浆、5种稳定剂、2种调味剂、浓缩奶矿物质、3种酸度调节剂、色素、抗结剂和活乳酸菌。若注明的是“草莓风味酸奶”,那便意味着彻底迥然不同的景观。内含:果味剂、骨胶、染色剂、调味剂和糖分……绝无丁点草莓含量。菲丽西蒂从著名的马莎百货买来的羊肉排,内含8种糖份、7种脂肪、4种防腐剂、2种淀粉、5.9克盐,而英国政府告诫民众每天最多只能摄取6克盐。从超市购买的意大利粉,居然含有15%的高糖分。
花哨新食品,杀人不流血
英格兰西南部的政府官员,检查了当地出售的鸡肉三明治后发现,内含:注水鸡肉、盐、糖、防腐剂、3种染色剂、增昧剂及淀粉。政府发言人表示:“这种新状况令人困惑,前些年鸡肉便是单纯的鸡肉,如今鸡肉却玩出了如此名目繁多的花哨。”面对民怨,跨国大食品公司强调,往食品中添加化学剂属于合法行为。追溯19世纪时,食品公司为了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味道丰富,感官上乘及价格便宜食品的需求,发明了所谓“好吃又好看”的“新食品”。那个时代商人的宗旨是,必须满足顾客的喜好,若不能挑起人们的购买欲,消费者就会拒绝掏腰包。时光荏苒,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国际大食品公司的说辞与以往如出一辙,甚至变本加厉。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一是为了降低成本,再就是便于储存。天然、健康食品无法长久保存,令成本增高利润降低,廉价易储藏的替代品成为工业化伪食品的法宝,便不足为奇了。毫无疑问,天然新鲜食品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而廉价、卖相美观的工业化伪食品,则对人体有害。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0年时发布的报告指出,全世界60%的死亡者,死于与食品有关的疾病。这些垃圾食品中的高糖、高盐、高脂肪,导致1/3的心脏病患者因其致死,而3/10至4/10的癌症患者,得归咎于有毒的食品。目前,全球化学伪食品所导致的疾病,与吸烟的危害一样恐怖。
化学伪食品大行其道,难怪商业调味师已经以艺术家自居了,骄傲地认为自己在创造一种崭新的口感世界。有人称:“贝多芬的交响曲出自对音符的艺术化组合,结果调配出了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旋律,可这旋律比自然界的声音更美妙,可口可乐也一样,也是自然界里没有的。”结果,消费者当作美味享用的覆盆子蛋糕,实际上一个覆盆子也没有,飘着香味的面包里充斥的是乳化剂、面粉处理剂、漂白剂、人工调味剂,还有过量的油脂,几乎是添加剂合成的垃圾。而草莓奶昔,经调味师施展后的“杰作”是,无需丁点儿草莓、牛奶和蔗糖等天然原料,即炮制出口感上乘的伪“天然草莓奶昔”,且保证令消费者爽得上瘾。
化学伪食品还是导致抑郁症的凶手。牛津大学的一位科学家最近前往高戒备状态的监狱,探望最具暴力倾向的高危犯人。该科学家与营养专家合作,让一部分犯人饮食含维生素、矿物质、深海鱼油丰富的健康食品。几个月后,服用健康食品的实验者,暴力事件降低了40%。更令科学家欣慰的是,多位令人发指的杀人犯致信牛津科学家,感谢他带来了健康食品,平抚了他们狂躁的心灵,改善了他们的暴力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