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若干思考

2009-07-09 06:15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高职院校

尹 茵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梁道、主阵地。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在高职院校的贯彻落实。本文从建立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加强教务管理、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四方面对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04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通知》下发以来,“形势与政策”课引起全国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随着新一轮“两课”课程改革的展开,到2006年秋季开学时,高职院校的“两课”已由现有的五门课程整合为三门课: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然而,就其效果而言却不尽理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的这门课程在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缺乏科学规范或跟不上形势变化而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制约了该课程的正常教学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当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肩负着高职院校政治舆论宣传的重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各院校不应当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作纯专业性的课程,应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学校党委分管副书记和学院(系)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社科部、学生工作处、教务科研处、团委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形成校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宣传部牵头、社科部(系)把关、学生处组织实施、教务处统一管理的规范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具体操作是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规划,指导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宣传部负责宏观指导,保证原则问题宣讲做到“一个声音”;学生处负责组织学生,并协调邀请有关的校园活动等;社科部负责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把关,教研活动以及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的管理和师资培训等;教务处负责教学常规管理,其中包括课时计划、课表安排、成绩归档等。这样,从上到下理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分管领导抓起来一条线,各个机构部门又能相互配合,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纳入教学计划,加强教务管理

1.把《形势与政策》课编入教学计划,实现教学时间的课程化。《通知》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应该与学校开设的其他“两课”一样要编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和课时数,实现课程化,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保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控制《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人数,实现教学人数的正常化课堂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教学场地,教学时间要相对稳定外,课堂教学人数一般在150左右比较适宜。一次上课学生人数过多,虽然能降低教学费用,缓减师资不足的矛盾,但课堂纪律难以维持,给学生走过场的感觉,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形势与政策》课既要考核到课率,又要考核合格率,实现考核机制常规化。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在考核学生对形势的认识和对政策的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应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学生要取得《形势与政策》学分,必须认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卷面成绩要达到全部合格。

总之,只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体系,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规范化制度化,才能对《形势与政策》课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将教学任务编入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的基础。

三、把握课程特点,探索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形势与政策》课要有生命力,要受到广大大学生喜爱,并成为他们最受欢迎课程之一,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1.课堂教育与形势报告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方式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因为课堂讲授生动活泼,更便于师生信息的双向交流,互动效应更强一些。但是,课堂讲授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周期长,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以及必须迅速传达到学生的文件精神等采用形势报告的形式,则反映更迅速、效率更高。所以报告会是“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2.课堂教育与电化教育相结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广泛、授课范围大、时间长,仅靠课堂讲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要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信息传播的清晰度和流量;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主页,将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网上发布;精选录像、光盘、电视直播节目等音像资料,如通过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报道、学术报告厅、答中外记者问等录像、电视直播节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讲授与课外考察、讨论、社会实践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立足课堂,但又不能拘泥于课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把它的“思想性”放在第一位,要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启发、诱导、讨论中对某些问题达成共识,真正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声音进入学生的头脑。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没有任何触动的教学是失败的。同时,要走出教室开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课堂,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结合,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形势与政策”课阅览室、电视直播室等,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报纸、广播、网络、橱窗、板报等舆论工具,不断拓展“形势与政策”课有效载体。

四、专兼结合,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整合校内教学资源,专职为骨干,思政队伍为主体,实行专兼结合。首先,“两课”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中坚力量。“两课”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教育,他们在政治理论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而《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从分析最现实、最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保证大学生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两课”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骨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其次,高职院校的思政人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兼职教师。高职院校的思政人员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沿,从事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他们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看录相、听讲座、听报告、参加社会实践等。只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就是一支非常过硬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三,高职院的院系党政领导也是《形势与政策》课不可或缺的兼职教师。尽管他们不能参加经常性的教学活动。由于他们的加入可以提高院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院系党政领导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素养,极强的组织能力,观察形势问题的视角和对政策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因此,他们是重要的兼职教师。

学校能将上述三支队伍进行有效地整合,使其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并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抓好培训和备课等基本环节。承担《形势与政策》课常规化教学任务的教学师资力量基本上就能得到保证。

2.立足本校,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专家学者。实行内外结合要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制度化,师资队伍一定要立足于本校,立足于自身。但《形势与政策》课与其它“两课”相比,内容变化快,每学期都是最新的东西,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理论与现实结合紧密,涉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哲学、教育、历史和地理等众多领域的知识,且资料分散,因而对教师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正是基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专家、学者在各自的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占有最详实、最新的资料,处于理论的前沿更具权威性,他们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在大学生中肯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层次和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1-17.

[2]章松寿.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J].南昌高专学报,2008,(6).

[3]王英姿,何建忠,黄可.新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初探[J].职业技术,2008,(5).

[4]李兰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若干问题之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8).

[5]刘勇.高职院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高职院校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