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放开的互助

2009-07-08 02:57刘苏频
科教导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体制媒介

刘苏频

摘要戊戌变法时期政论报刊的产生,对我国近代以来的媒介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确立、控制政治原则、经济运作、积极作用四个方面,宏观上浅析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发展状况及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体制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媒介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对我国新闻媒体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界定下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践证明,事业管理体制下的控制和企业运作下的放开互助,极大地解放了媒体的生产力,形成了市场环境下媒介积极的竞争局面和发展态势。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从宏观上分析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积极作用。

1 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确立

戊戌变法时期政论报刊的产生,对我国近代以来的媒介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我国新闻媒介内在的以政论为主的业务特色和外在的归属于政府或政党的体制特色,这种体制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确立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作形式。

建国后到1978年之间的几十年中,我国政府在50年代初实行新闻事业实行企业管理的改革,但随着私营报纸的公有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报纸管理仍然走上了单一事业管理的道路,一直到1978年开始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我国的新闻事业才又开始尝试企业化的管理,比如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八家中央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进入90年代,党的十四大确立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传媒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初步确立,其主要特征在于承认媒介事业的产业属性,在社会效益和传播职能优先的目标下,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 控制——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政治原则

改革开放前,报业实行“事业单位事业管理”体制,在新闻媒介单一政治功能价值取向下,国家用财政拨款养活报业,并实行纯粹的“事业管理”体制来管理报业运行的各环节,使其体现党的新闻事业的核心价值观, 即自觉维护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改革开放后,我国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党的意识形态被明确表述为“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新闻事业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是稳定的。

中央政府在新闻体制改革中一直强调的“四个不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喉舌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介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变,既是“事业化管理”的直接依据,也是“事业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体的性质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要求媒体必须受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并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豎实践表明,正确的舆论,对于人民群众具有教育、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并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错误的、消极的舆论的影响,从而达到统一群众思想,激发群众斗志,团结一致为实现党的目标共同奋斗的目的。党管媒体的原则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媒体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这也是新闻体制中媒体“事业性质”确立的基本前提。

3 放开——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经济运作

媒介传播物质的本体是信息。但是,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载体而独立存在,它的内容生产、传输和贮存都有赖于物质客体。信息本身并不具有商品属性,但对信息进行发现、处理而形成的并在市场中进行流通与交换的媒介产品却具有商品属性。其原因在于,媒介产品也是一种劳动产品,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特殊形式的劳动成果,它同样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次,媒介产品的生产目的是用来交换,而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大众传播中的媒介产品,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生产的,不是为了记者或编辑的需要而生产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现,新闻产品在新闻市场上以各种形式实现了商品交换。其中有单项产品的买卖,如专电、专稿、单一主题的新闻片专题片、单项新闻等;更为常见的是多条新闻汇集在一起的产品组合的买卖,如通讯社的新闻稿、广播电视的新闻栏目、报纸的新闻版。

媒介产品成为商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企业的生产、销售、分配都是由国家按计划实施。企业没有生产与销售的竞争压力,因而无需关心市场信息。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企业要在市场中自主经营,生产企业必须自己去搜寻各种市场信息,并发布各种信息以让消费者熟悉本企业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所确立的媒介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媒介产业的发展,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表现在:新闻媒介之间形成了积极竞争的良性态势;新闻媒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更新;新闻媒介以受众为本位,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新闻媒介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以1996年以媒介规模化经营为特点成立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该报业集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的第一个报业集团,目前已经是华南地区主流强势媒体,主要通过自办发行密集覆盖广州、珠三角及广东全省,在广东省外也广有发行,日均发行量达到163万份,是发行量仅次于《人民日报》的第二大党报,1999年固定资产达36亿,2000年广告总收入13亿(人民币),连续几年位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豏

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根本性区别在于,事业单位是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支出,而企业则要受市场规律的支配,讲求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实行经济核算。那么对新闻媒体当作企业来管理,就要尽可能地开源节流,少投入,多产出,通过出售新闻商品,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必然要求在新闻媒体的运作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法则,现代企业的管理法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作和管理的核心,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媒体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规则和考核制度,对于媒介产业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制度促

进。

4 控制与放开——现行新闻体制的积极作用

新闻媒体既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也有鲜明的市场属性。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的办报、办台、办站方向,这是一个媒体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导向第一、社会效果第一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媒体要发展,要扩大规模,就要强调其市场属性。在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媒体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最大限度地解放新闻生产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新闻单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制胜的首要条件。

中国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在实践中党对新闻事业的要求具体化为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具体要求是: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豐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新闻事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宣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新闻媒体既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属性, 又有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属性。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必须着力打造其权威性、贴近性和影响力。同时也要做大做强产业, 做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湖南卫视就是我国媒介体制“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确立后迅速发展壮大的媒体之一。据中国社科院《2005年度中国文化蓝皮书》披露,由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品牌,创直接经济效益7.66亿元,间接社会经济效益达20亿元左右,湖南广电集团总经理欧阳常林说,“超级女声”市场化运作的背后,是湖南卫视在市场化运作下体制、机制的创新。这种创新正是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后媒体市场能量的释放。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体制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
经典来信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