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璟昕
摘 要:在社会的发展下,新闻事业也被赋予了各类新的属性,其中文化属性是一个重要的内涵,在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事业也在社会文化建设中也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事业;文化属性;分析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且要依赖特定的新闻事业观。从本质上而言,新闻事业的发展会被社会历史所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们的新闻事业观,以下就针对新闻事业中蕴含的文化属性进行探讨。
一、当代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分析
(一)性质观的变化
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新闻事业的性质观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阶级舆论工具”转化为“企事业管理工具”。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就是以报道新闻为主的阶级舆论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和舆论,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展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由某个特定的機构来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下,新闻媒体开始成为市场主体,新闻事业也具备了双重属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人们将这一阶段的新闻事业性质总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学界开始重新分析新闻事业的归属权,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诞生伊始,新闻事业就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可以为人们提供信息、娱乐与知识,有着“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特征。
(二)文化事业属性
随着社会的变革,政治生活开始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组成,新闻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工具,现代社会强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新闻媒介开始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凸显了新闻的产业属性。近年来,在新闻产业的变革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建设,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从广义上而言,文化就是人们精神与物质创造的综合,从狭义上来看,文化就是人们的精神产物,其本质属于核心价值观。
新闻活动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新闻事业有着信息产业与意识形态工具的双重属性,也兼具文化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文化中需要肩负重任,意识带新闻传播的价值观以及新闻媒介的特质,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工作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新闻事业的属性方面,应该具备精神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工具的双重属性,在市场的发展下,新闻事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具备了产业的属性与文化事业的属性,在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文化建设中也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对新闻事业文化属性的理解
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两个内容,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出文化的作用,需要注重横向以及纵向社会传播。目前,我们所说的社会文化都是狭义方面的精神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技能、知识、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其中,新闻工作人员属于社会文化的主体,他们在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创造上,作用重大。在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事业也具备了更加显著的文化传播功能,人们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电影、杂志来开展传媒活动,对于社会成员,可以起到娱乐教化、教育引导以及传播知识作用。通过这一渠道,促进了社会成员技能、知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传播。
三、如何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文化功能
从新闻事业的发展来看,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强调,在发挥新闻意识工具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出新闻事业的经济功能:
首先,要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新闻媒体的文化性属于其重要的身份特征,有怎样的组织文化,就会造就出怎样的新闻事业,形成相应的媒体精神,关于这一问题,学界也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纵观目前的新闻机构来看,相当一部分新闻机构还缺乏组织文化自觉精神,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其次,注重发挥新闻事业的文化功能;所谓新闻事业文化功能的发挥,相对于社会而言,即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相对于特定读者而言,即要有文化服务意识,要有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意识——满足其文化追求的需要,满足其文化栖息(生存)的需要(文化是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为什么要叶落归根?其实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文化家园。面对特定人群的新闻媒体,应成为特定受众的文化家园。使他们的精神在这里得到栖息,在“自己的媒介”上找到自己的精神生命的归宿。
四、结语
文化在新闻事业的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会对传播者对于新闻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受众、传播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意识到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理解新闻传播的互动应用与主观诉求,发挥出新闻事业的各类功能。
参考文献:
[1]梁虹芳.把“走、转、改”变成新闻工作的常态——浅议党的新闻事业与群众观点[J].中国地市报人.2012(08).
[2]郑保卫,祁涛.从“武器论”到“资源论”——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闻事业定位的变化[J].今传媒. 2009(12).
[3]杨立川.新闻:事实与价值观——关于新闻定义的再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4]彭福扬,刘红玉.关于产业概念及其分类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