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晴霞
【摘 要】本文认为中学图书馆是教育改革中新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必须打破传统,变“藏”为用,整合资源,用服务代替管理,努力参与教育改革。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 馆藏资源 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一新生已开始使用新课程实验课本,面对课程改革,如何适应这一变化,迎接新的挑战,特别是如何为课程改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要,尤其是满足师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已成为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中学图书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学图书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理想场所。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图书馆所具有的丰富信息正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理想场所。
2.中学图书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把中小学图书馆纳入课程体系的视野来认识,定位于课程资源,这是对中小学图书馆的作用、地位的认识的一次突破。在一般意义上,图书馆被认为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学习的机构”,而课程资源的观点则突破了这种认识,赋予了图书馆新的内涵。新课程体系,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身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程的自主构建者和开发者。正是在此意义上,图书馆也由原先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机构,成为整个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图书馆还是一种基础性资源,是校内其他课程资源再生和扩展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意味着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转变。
3.中学图书馆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信息保障。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方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强调学习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中学图书馆及时性的报刊信息和网络资源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二、中学图书馆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措施
在这个全国性的课程改革中,作为一种重要课程资源的中学图书馆,再也不能“坐以待借”,而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因为,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师角色的转换,还是学生的“探索性学习”,都无法离开图书馆的文献支持与参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学校教育服务,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加大中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便成为中学图书馆工作者当前探索与研究的首要问题。
1.更改观念,主动出击。既然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就应该在原有图书馆的基础上加大对资源的利用。我们必须转变领导和教师简单地认为图书馆就是一个借书还书的地方的误解,要让他们认识到,图书馆不是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脱节,处于半封闭的机构。同时,应该及时抓住现在这个有利的机会,更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设置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的需要来制定新的服务策略。
(1)利用搜索引擎把网络上大量分散的课程资源、教师论文、教案、优秀课的音像资料等各种资源收集起来,分类整理,编目处理,把这些资源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中,并恰当地增加多种检索途径,便于师生们查找。
(2)与到馆的师生交谈,了解师生们所关心的信息,提高文献采购的针对性,指导学生自己收集与利用资源,帮助他们设计合适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范围和深度,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为教师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教师教研的开展。
2.打破藏书传统,使“藏”为“用”所服务。藏书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的硬指标,也是学校图书馆构成的最基本要素,要使图书馆能为学校新课程改革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推动中学教学的发展,中学图书馆文献配置就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科目比重进行调整,在突出本校、本馆的藏书特色的前提下,保持与课程改革需求的一致性。要保证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科目的教师都应该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还要注意针对这些师生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学习目的,来制定一个兼顾长期持续发展与满足当前需要的藏书计划。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应该注重以层次性、特色性、专业性作为选择藏书的主要依据。对于传统馆藏是如此,对于非传统馆藏(如视听型、机读型、网络型等多种文献)也应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文献资源的最大化,才能把满足师生们对文献的需求的可能性提高到更高的程度。
3.转换图书馆管理者的角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图书馆将成为教师改善自己知识结构、开阔教学视野的一个学习场所,也会成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信息资源库,更是学生增长才干、储备知识的教育课堂。但是,目前大部分到馆的师生信息能力较低,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较单一。所以,为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构建的课程资源体系,图书馆员必须运用专业手段和优势,帮助到馆的师生了解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协助他们掌握多种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技能以及大型工具书查询的基本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自主地利用图书馆。只有如此,他们才会明白图书馆在课程改革浪潮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第一角色就是宣传者,承担宣传普及图书馆知识的任务。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教学重点也由“教”转到“学”,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和对于几本教课书的讲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图书馆具有“第二课堂”的职能,图书馆员具有不发言语的教师的身份,在他们的指点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查询研究不同学科,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分析的学习习惯。图书馆通过各种励志、军事、历史、科学等文献的推广,帮助学生保持爱国、爱家、孝敬父母的好传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会以科学的态度看世界,以科学的方法了解世界。总之,图书馆员要与教师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三、中学图书馆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1.图书馆人自身的专业技能修养。图书馆人的专业修养是衡量图书馆人对读者服务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评价图书馆人是否具有正确性、独特性的专业观念,是否善于创新服务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图书馆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把书中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准确表达给教师与学生的,从而实现图书馆人的价值。也就是说,图书馆人价值的体现是在于自己对文献的内容了解后,能够带动其他读者(特指教师与学生)去深入了解文献的内容,以及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图书馆人的个人水平。长期以来,中学图书馆都被认为只是一个借书还书的窗口,其功能就是教材的管理以及学校其他部门工作的“有效补充”。在新课程背景下,图书馆人应该通过与各学科教师联系和交流,更好地对新课程改革有更深的理解,从图书的采购到编目等多个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给予教师们提供帮助。显为人知的是,在中学图书馆里,图书馆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对非图书馆专业的人要进行图书馆技能培训,使图书馆学的专科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达到图书馆学本科的专业水平,而图书馆本科专业毕业生则应该加强关于中学图书馆发展的研究。只有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人进行不同的再教育,才能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2.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当前,图书馆设施已有较高标准的配置,同时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在实施新课程后,笔者认识到光有较好硬件装备是不够的,关键还要发挥人的作用。图书馆人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应该仅仅是简单掌握windows、office等几个软件,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数据库管理、网站建设等知识。这样可以使校外更多人了解本校图书馆的最新情况,从而对学校有新的了解。同时,通过图书馆网站,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所以,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培训或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掌握丰富的网络知识,能够处理数据库的简单问题,以及建立、管理一个网站后台的新时代图书馆人。
3.加深对课程改革的理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馆人不能只是掌握专业技术而不顾其他,还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很深的研究,领会他们的基本思想,从思想上和观念上做好为课程改革服务的准备。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建立以图书馆为主要信息资源的完善的服务体系。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绝对的权威,只有不断地探索与研究,抓住教育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的特点,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开展图书馆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应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机遇,把握发展的方向,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晓樱.中学图书馆应对新课改的实践和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6).
[2]王灿昌.中学图书馆参与新课程改革探究[J].情报探索,2008,(1).
[3]冯静仪.中学图书馆与新课程资源建设与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5.(2).
[4]陶画.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业务变革[J].中国图书馆网,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