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梅
现在,听许多特级教师上示范课,大多感受的是全程的精彩:从学生初步知教材内容,读通读懂文本内容,到精彩内容的赏析,文本内容的延伸拓展……我们体验到的是其扎实的基本功、驾驭课堂娴熟自如。但这样的课(仅指所听小学语文课)有一些都是超过规定课时的。如果可以分解,大概在平常需要三课时左右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个平常教师,如果要磨好一节公开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时必须忍痛割爱。因为一节课就那么长时间,你要上出意料与意外的精彩,要想使课堂呈现“灵动”的状态,教者首先对其载体——文本要进行精心的安排与重组,既要突破重点,又能兼顾整体;既要追求片面的深刻,又要追求整体的厚重。笔者一直觉得:自己如何个性地把握教材很重要。那就如同唱好一首歌一样,要让整节课有起有伏:既要有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又要有情感深层的升腾跌宕;既要有思想的交锋,又要有别开生面的对话生成……让公开课的教学流淌出本真、自然的韵律,体现师生真诚交流、平等对话的过程,当然,这谈何容易?
记得几年前上的一节语文公开课——《鼎湖山听泉》。当时接到教材很为难:因为这篇文章是作家谢大光初露文坛的一篇力作,语言缜密,词句优美流畅,几乎每句每段都是重点内容:从作者白天未见泉水先听泉声,到入夜万籁俱寂时品味泉声,都让人难以舍弃。笔者当时选择的是第二课时,如何才能让学生欣赏感悟文本的精华?当时有热心人出主意:文章二、四两小节都要作为重点教,如果单纯教第四小节入夜听泉一段显得过于单薄。后来,笔者研究文本,再三思忖,决定在第二课时略处理第二小节,重点赏析三至五小节,因为这段文字特美,犹以第四小节为甚,句式整齐,有章法可循,是学生学习句式的典范:(附三至五小节原文)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朦胧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夜晚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变幻莫测在作者笔下流淌。置身于作者美妙的语言中,仿佛就是在听一首流动的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和舒畅。当时,笔者上的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手段,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笔者着实动了不少脑筋。先是预设方案,接下来是一稿、二稿、三稿……教案亲自抄写、反复修改,满以为会得心应手,结果却大失所望。由于一开始就贪高求全、囿于套路,结果蜻蜓点水、乏味无趣,很美的一篇课文被笔者支解得支离破碎。于是,笔者不由得重温美学,冥冥中笔者隐约感觉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就应该寻求“空灵”、“充实”,寻求这样“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的效果。于是,笔者重新备课,舍弃一般,紧扣重点,先从听泉声入境,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入夜泉声一段。这段文字语言颇有特色,格式整齐,富于音乐的韵律美,最适合朗读、背诵了,笔者在课中让孩子借助网络听音乐,悟真情,进行自由朗读。课中,虽然孩子戴着耳机,但伴随音乐竟情不自禁地诵之。尽管笔者当时嗓子有些沙哑,还是不由自主地和学生一起读、一起听,表现入夜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深磅礴,感受天籁之音带给我们心灵的感悟和享受。笔者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
如果不是因为参加南通市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优课评比,我今生今世也许不会对广东肇庆的鼎湖山了解得那么深刻,近乎于喜欢上那里的山山水水了。甚至每当现在看到电视上出现高山流水的画面,我的眼前都突然一亮:这多像我当时寻找的鼎湖溪水,潺潺地流动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那段日子,永远都是快乐和充实的回忆。
至于课文第二小节,笔者采用了略处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完第四小节之后,进行对比思考:为什么同样写泉声,白天听到的泉声(第二小节所写)写得很简单,而夜晚听到的泉声却写得丰富多变?由此让学生感悟:夜晚之静,作者心静,细细聆听,才能如此品味,也正如作者原文的结尾所写: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这样对教材进行详略处理,既突破重点又兼顾整体,当时被评为南通市一等奖。但蓦然回首,笔者却没有多少喜悦。美是无尽的,享受是常新的。现在再回味那节课,缺点与毛病很多,当作废品堆在脑海了。笔者的教学过程是否就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润泽了其灵魂,是否给学生带来真正的美的享受?周益民老师曾说:“更多时候,课堂是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创造教材文本意义的一场‘精神盛宴。不管怎样,这都需要教师突破教学计划,细针密缝的窠臼,让大空间、大块状的写意设计步入教学预案。”面对这场“精神盛宴”, 笔者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