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定位:以人为本

2009-06-28 03:34郜家正蒋守福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灵魂

郜家正 蒋守福

[摘要]我国价值观定位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做到以人为本,并通过有效的途径达到内化于情感,就是价值观决定了“好与坏”的标准,关系到一定历史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取向、导向问题,从而形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对于外化于行动,就要知道各种具体的价值观念,也就是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原则,形成行为的导航器。

[关键词]价值观定位 以人为本 灵魂 导航器 价值观念

作者简介:郜家正,1974年出生,安徽萧县人,现为浙江财经学院2007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蒋守福,1986年出生,安徽萧县人,现为福建省《就业与保障》杂志社编辑。

一、灵魂与导航器

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之所以首先提出价值观问题,是因为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它好比人类行为的灵魂、大海航行的导航器。

二、灵魂的遵循

人们常说,要带动一场真正的变革,首先要变革的就是我们自身中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表征了这个社会的追求与宗旨,是形成社会向心力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共享道德价值观的社会中,可以形成普遍的文化力量,使得群体高度团结。联合国《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人类发展要求有力的社会凝聚力、进步成果的公平分配以避免二者之间关系的紧张,集体行动的力量是追求人类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社会为什么要有核心价值观?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它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中国寓言中就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形象比喻。个人精明,但集体的理性结果不会自然出现,这是个“逻辑悖论”。 完全从个人理性出发的群集行为,往往会形成“合成谬误”。博弈论中的“囚徒悖论”,说明了只考虑个人的最佳选择,最终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尔森就曾指出,由个人行动向集体行动的过渡是最为困难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人类组成社会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够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与社会认同感,使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社会与国家之间具有亲和力。社会的无信仰、无凝聚力,普遍的浮躁心理,对社会是一个威胁。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将导致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降低,社会抗震能力也就会减弱。[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提出来,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精神。这一时代精神,无论是从物质文明建设,还是从精神文明建设来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个尊重”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尊重。劳动的主体是人,知识为人所掌握,创造是人的知识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人才是勤于劳动和勇于创造的人群。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归根到底就是尊重人。”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它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尊重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可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在对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始终。

因此我国价值观定位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做到以人为本,并通过有效的途径达到内化于情感,所谓“内化于情感”就是价值观决定了“好与坏”的标准,关系到一定历史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取向、导向问题,从而形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道路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首先体现为一种价值理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在马克思主义创立标志的《共产党宣言》中,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被定义为:“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用“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说明为之奋斗的新社会的概念。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美好的价值追求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从而才能成为现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部手稿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依照人的解放程度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和独立性的社会形态,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及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概括为:到那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把人类的解放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内在统一的。

(二)国家本位的价值定位及价值取向的误区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在理论和实践上曾经陷入国家本位的误区,即将国家权威、国家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忽视了它们对于人民权力、人民利益的从属地位。

“国家本位”的价值定位把社会主义国家视为人民意志与人民利益的无条件的代表,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强调国家的权威,离开了人民群众现实和具体的利益宣传国家利益至上,重视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而忽略对国家权力的必要制约,甚至把这种制约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对立,与提高国家管理效率相对立。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度里,人民是否真正当家作主的程度,最直接地反映在对国事的参与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上,衡量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具体的民众到底能够从社会发展中得到多少实惠。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民群众仅仅是一个空洞而抽象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由灵魂的鲜活个人。于是,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基本生活要素都是小事,而“政治”、“主义”之类才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人民群众”成为抽象的存在。

(三)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居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不断得到发扬,被置于科学发展观核心地位。

邓小平强调“人民利益”优先的思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尖锐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跳出了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抽象谈论社会制度优劣误区,从而把以人为本引入杜会主义的价值定位,不仅抓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问题,也抓住了执政党合法性的根基。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明确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本位”思想。他在纪念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先把“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提到中共建党八十年来三条最基本的经验之一的高度。其次,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本位必须处理好的三大基本关系: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关系。最后,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努力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之一。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置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位置,从而实现了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实践中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依靠民力,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保障民安。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党建设,都突出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反复强调人民的利益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十七大第一次把改善民生作为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的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及执政党的承诺。

三、导航器

核心价值观是“内化于情感”的灵魂,那么要“外化于行动”就要知道各种具体的价值观念,也就是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原则。

所谓价值观念是关于客观对象的作用、意义,亦即关于客观对象的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相对的则是事实观念,事实观念是人们关于客观对象及其规律、趋势的总观点、总看法。

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于违背人们愿望的观念,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或者什么是不好的根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在功能上,它为人们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

价值观念不是和“做什么”、“怎么做”相并列,而是渗透于人的活动及其成果之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及其成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精神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精神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念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精神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精神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

我们如果理解了精神文化的真正内涵,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数百年来,犹太民族都是一个惟一没有领土的民族。因为犹太教义把没有祖国的犹太人凝聚在一起,尽管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居住区里,但只要是犹太人,他们从出世就背负起创建自己国家的责任,这已经成为他们每一个人血液里流淌的信仰,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可以说,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以人为本的提出给我过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灵魂与导航器。

注释

[1]参见高国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维度》,《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7.0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灵魂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混血家庭的悲剧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灵魂树 等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