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祥
摘要良好的班务管理不仅与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恰当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分析这些因素,对于班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暴躁型后进生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大家都知道,在班务管理中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重要的还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而这种思想认识简单的说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所以说只有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了,班务工作也就完成了。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平时要多几个“心眼”, 注意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档案卡片,包括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类型及心理活动等,尤其是那些性格暴躁型后进生,教师要对他们了如指掌,管理中对“症”下“药”,班务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我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对暴躁型后进生转化上采用以下“三步”曲进行转变,效果较好。
一忍。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其个性极易张扬,容易产生冲动,尤其是那些性情暴躁型后进生,往往由于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或受社会、家庭的影响,长期的心理压抑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诱导,一时找不到自已的支撑点,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或对立情绪。在工作的中,对于这类后进生的否定评价,班主作更要慎重,自身也要戒“躁”用“忍”,防止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以防发生班务管理中的僵局。比如一次课间操,有一名暴躁型后进生做操和其他同学动作明显不一致,动作懒散、拖拉、不按节拍做,还影响其它同学,等课间操做完后,我把他叫到一边,问他那几节操正确的做操方法并让他重新做一遍,可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由于我平时已了解他的暴躁性格,我没有因他的顶撞感到“丢面子”,进而大声斥责,而是“忍”住了,静静的听他发泄心中的“不满”,看他用那种不信任的眼神看我,其他学生也给懵了,不知老师下一步会怎么样处分他,可我什么也没多说,只是等他不再说了后,我对他说了一句:“你还是去好好想想吧。”
二韧。有些学生的思维一时拗不过弯来,班主任不能将他们树立成反面典型,而是要有一股“韧”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耐心、细致的说服、诱导教育,尤其是对于这些性格暴躁型学生,他们思想上“根深蒂固”,行动上“叛逆”(如找茬、设圈套、与老师抗衡、干扰班级纪律等),用常规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转化他们的,而是要剑走偏锋,不仅从学校方面进行教育,还需要了解其社会、家庭等主客观原因,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进行教育,直至和学生感情上达到共鸣,然后采取学生最好接受的方式,就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上述那位学生,等他“发泄”一通,心理“平衡”后(“冷处理”),我给他两天的反思时间,两天里我也没刻意的问他,还是和原来一样,只是看到他的眼神总是显得不安,知道他不会主动找我认错,于是我就适时找他谈心,谈学习、谈理想以及他的家庭,了解情况,进一步消除他的疑虑,一一指出他以前的不足,具体到每一件事的时间、地点、参与学生、老师的做法以及学校的处理意见等,用平等的师生关系去影响他,通过对等谈话,这位学生最终敞开心扉,他有自己的理想,只是由于父母的关系恶化,双方长期对他不冷不热,给他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由此产生自卑心理,造成他仇视家庭,不接受学校管教。我很理解他的心理和处境,处处为他着想,由情入理进行启发和诱导,鼓励他放下包袱,正确面对自己的将来,书写好自己的人生,同时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问他广播操是不是不会做,动作要领知不知道等。他回答全对,我又问他是怎么做的,他面带微笑却支支唔唔回答不上来。
三认。大部分暴躁型后进生,自尊心极强,心理比较脆弱,教师处理问题不当,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加剧师生情感的破裂。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育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育教学气氛的紧张。因此,对于这类暴躁型学生不宜采取强制措施,要求他们必须怎样做,而是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言行可能给班级集体的荣誉带来的影响。前面那位学生,我真诚地给他讲做操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做操可以调节身心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消除课内疲劳,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等。渐渐地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此基础上我和他共同制定短期和长期奋斗目标,他欣然接受,平时常提醒他别忘自己的理想,给他以不断的激励,他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注意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也就不断提高,在往后的做操中都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其实每个学生的本质都不坏,只要班主任老师在班务管理中引导得法,多采用和谐、温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面对学生成长中的曲折,不要因为学生的几次反复,就对他们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坚信学生都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教育转化暴躁型后进生更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和智慧,要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