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义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但易被忽略的一类词。本文从研究反义合成词的五种词义构成方式(合取式、析取式、偏取式、偏义转化式、组合转化式)入手, 揭示了反义合成词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反义合成词 语素 词义
反义合成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单音节词作为语素组合而成的,词义同构词的语素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是直接的、明显的,有的是间接的、隐晦的。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对反义合成词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构成
从语素和词的语义关系上看,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构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直接型,词义直接采用语素意义,可以直接从字面上根据语素义理解词义;一类转化型,语素义只对词义起某种提示作用,二者存在某种转化关系。从语素义构成词义的方式上看,上述两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直接型诸式
1.合取式
词义由两个语素义并列组合而成,即构成该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同时存在,从而使词兼具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如:
(1)这就是敌人出入的唯一道路。(冯志《敌后武工队》)
出入:出去和进来。
2.析取式
词义任取一个语素义,两个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取舍关系。如:
(2)贺家国讥讽问:“那么,陈仲成算不算优秀?哦,请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周梅森《至高利益》)
成败:成功或失败。
3.偏取式
词义只采用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已完全消失,只起陪衬作用。如:
(3)他认为这是书呆子式的人物。(邓友梅《邵氏兄弟》)
“人物”偏义在“人”,指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二)转化型诸式
1.偏义转化式
词义是由两个语素义中的一个引申转化而形成的。如:
(4)可怜的乖孩子,分明是让我放心才说不怕,若真有个长短,怎样见弗之!(宗璞《南渡记》)
长短: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
2.组合转化式
1)相似转化
词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内容有某种相似之处,词义是在语素义组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喻而产生的新意义。如:
(5)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现在连中小学教师都已经警觉起来,正在尽力扭转,可惜我们不少文化人还在本末倒置。(余秋雨《霜冷长河》)
本末:比喻主要的与次要的。
2)相关转化
词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内容有某种相互关联之处。如:
(6)他发现他是错怪了这颜色,这颜色是天然的女人气,风要吹,水要流的,怪就怪街上那些女人们穿坏了它,裁缝也是帮凶,做坏了它。(王安忆《长恨歌》)
裁缝:做衣服的工人。借表示动作行为的词,指代以实现这种动作行为为职业的人。
由于许多反义合成词都是多义的,因此,一个词的词义可以具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如“甘苦”在表示“甜味和苦味”时,保留了两个语素的意义,是合取式生成方式;在表示“工作或经历中体会到的滋味”时,多偏指苦的一面,属于偏转式。
(7)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余秋雨《霜冷长河》)
“甘苦”用来比喻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时,属于组合转化式中的相似转化型。如:
(8)两兄弟既年已长大,必须在各种生活上来训练他们的人格,作父亲的就轮流派遣两个小孩子各处旅行。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
(沈从文《边城》)
二、反义合成词与其构词语素的语义比较分析
两个反义语素并列组合成复合词后,词义和构成它的两个语素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的形式又有不同。
(一)词义完全或基本上等于两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这类词义是由合取式和析取式形成的。如:
(9)他们所有的荣辱毁誉得失,会永远一清二楚地保存在那里,接受精确和公平的终审。(韩少功《马桥词典》)
荣辱:光荣和耻辱;成败:成功或失败;毁誉:毁谤和称赞,说坏话和说好话。
(二)词义小于语素义之和。
通常将这类词称为“偏义复合词”。这类词义由偏取式和偏义转化式形成。意义大都偏向含贬义或消极意义的语素。如:
(10)她的声音不高,可是,唱腔是没的可褒贬的。(老舍《鼓书艺人》)
褒贬:批评缺点,指责,词义偏在“贬”。
(11)是的,杨说,尽管我鄙视你,但确实在哪儿干都一样。都是赚钱嘛。但有一点你必须清楚,我是决不会以你们家族之间的恩怨为行为准则的。(赵玫《朗园》)
恩怨:恩惠和仇恨,偏指仇恨。词义偏在“怨”。
有些词义的重点比较灵活,如:
(12)她看他,好像这张脸是她所不认识的,其实她已经见过它不知多少次了。(巴金《雾·雨·电》)
“多少”义偏在“多”,指数量大。
(13)梁秉俊斗胆说:“明白还多少明白一点,可这和我女儿的病,有什么关系呢?”(毕淑敏《血玲珑》)
“多少”的词义偏在“少”。
(三)词义大于语素义之和。
词义不再限于两个语素义的范围,产生出泛指这一类事物的意义。如:
(14)海洋里的一朵浪花,漂流了无数个春秋,突然发现快要撞击到海岸。(余秋雨《霜冷长河》)
春秋:泛指岁月。
(四)词义与语素义的联系不是表层直观的,而是在该词语素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或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完整意义。
1.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是根据语素义的特点及联系,通过类比、推演等方式引申衍生出的一种新意义。
①引申出表示“无论如何”的意义,“反正、好歹、横竖、横直、死活、高低”等是这一类。
(15)他并不懊悔,反正思想并没有被碎纸机绞杀成纸条,需要的时候,随时从大脑下载。(陈放《都市危情》)
(16)天哪,你饶了我!我哪里懂得那一套?我倒为你的公司破产而高兴,好歹总算结束了,再拖下去,要把你拖死了。(戴厚英《悬空的十字路口》)
②表示对时间、数量、范围等的粗略估计。
(17)常联想我们中国,从本世纪初到五四前后,也经历过新老坐标间的无序过渡。(余秋雨《霜冷长河》)
(18)如此神奇的本事出自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子,而这个女孩子似乎故意在逗着玩,这不能不深深地刺痛了警方。(余秋雨《霜冷长河》)
③表示程度的深浅。
(19)他们都相信筲箕背出的是颗子金,有羊子粪一般大小。(沙汀《淘金记》)
大小:指大小的程度。
(20)它是一种判断标准:台上官员坐得多与少,官员职位的高低,证明有关方面对这个会议的重视程度。
(周梅森《至高利益》)
高低:指高低的程度。
2.词义是根据两个语素义与某种事物相像的关系,通过比喻的手法而产生的一种新词义。
(21)每一个病人都值得同情,医生若是都与他们情同手足,一旦他们死去,医生都要痛不欲生。(毕淑敏《血玲珑》)
手足:比喻弟兄。
(22)县里自然也知道这件事的真情,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又叫县里怎样往上报啦?(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黑白:比喻是非、善恶。
3.词义是根据语素义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部分特征、标志等,通过借代的方法用这两个语素直接指代该人或事物,从而产生出新的意义。
(23)王弘看见陶渊明无履,就叫左右为他造履。(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左右:本指互为相反的方位,借指在身旁侍候的人。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反义合成词的词义特点为:
1.概括抽象性或统一完整性
反义合成词的词义大都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结合,把对立的两方面组合起来揭示某一范畴的两个侧面,意义上呈现出统一性、整体性。
2.反义合成词还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获得多个意义,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型。
总之,反义合成词的构成成分绝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都可独立成词,但结合成复合词后,意义上由对立变为统一,由特指变为泛指,由具体变为概括。
参考文献:
[1]王树斋.汉语复合词词素义和词义的关系[J].汉语学习,1993,(2).
[2]王玉鼎.论名词性并列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之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4,(1).
(齐红飞 河北 衡水学院中文系 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