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虎
摘要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实验操作;激发兴趣;学习效果;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可分为:基本实验操作、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制备的实验,说明基本概念和理论实质的实验,科学探究实验等。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探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极为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好奇和遐想,对知识充满渴望,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于年龄的特征,学习兴趣和动力易发生转移,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凡是对化学有兴趣者,学习成绩就优良。提高学习兴趣,除正面教育外,直观有趣的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巩固和延续学习兴趣。如在“社会生活与化学”介绍了各种新材料的特殊用途后,同学们就感到了化学的神奇。又如石蕊和酚酞遇到酸碱呈现不同颜色,学生感到学习化学很有意思。
二、化学实验可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实质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可再次验证理论。化学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在初中教材中物理性质一类的验证性实验,可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达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的飞跃。实践证明,性质各异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离开了化学实验,仅凭老师的口头描述,难以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概念。如第八章“酸碱盐”这部分内容多、难度大,老师只凭口头讲解总结出几点性质,同学们会半信半疑。如亲自做实验,而后阐述实验过程,总结物质性质,学生就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并会自己总结它们间的关系。
三、化学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积极思维,就必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如学生观察一个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就要观察反应物、反应现象、生成物的特征及反应物减少过程等。通过对实验细心正确的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学生观察出4点:(1)白色铁钉与蓝色溶液反应:(2)有红色固体物质覆盖在铁钉表面;(3)铁逐渐溶解;(4)由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
四、化学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基础。教师进行操作,目的是让学生观察、领会、模仿。但如果只让学生看实验、听讲实验、模仿还远远不够,不符合物质的认识规律,要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初中化学学生实验有19个,学生亲自做实验,不仅掌握化学器皿的使用、药品的使用,还会制备多种物质,如制备H2,O2,CO2等,也会配制一定质量的溶液。对难度大的实验,让学生反复操作,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五、强化探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既是初三化学学习内容,又是科学家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所在。科学探究在改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上,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获得过程和实践过程,极大的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材通过对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及人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由于近年来重视实验课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年年稳步提高,在每年的中考中,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