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兵
摘要:本文以阐释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分析模型对影视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对作品的阐释、译文的措词、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语言层面的文化补偿等行为,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键词:阐释学;影视翻译;主体性
一、 引言
大量外文原版电影的引入以及国内电影的对外输出,使得影视翻译成为翻译领域内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如何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有效提高影视翻译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90年代翻译学的文化转向,严格遵守“忠实性原则”的传统翻译观受到质疑,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开始受到中外译学界的关注。影视翻译作为翻译工作的一部分,与一般翻译有着共同之处,但影视语言是口语化极强的语言,在影视翻译中如何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翻译观看来,翻译者被视作“仆人”。与源语言作者相比,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主体性活动极不相符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 2003年第1期。。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走出了文字对比的局限,把翻译文本看做是融入译者的主观审美意向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艺术创造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由此我们必须面对和重视关于译者主体性及其能动空间的问题。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学分析模型为基础,试图借助阐释学理论来研究和探讨影视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问题。
二、 主体研究的阐释学视角
主体研究是一个带有极强哲学和思辨色彩的研究领域,其理论框架必须搭建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之上。译者主体性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内涵的复杂概念,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的互文关系、译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等方面。这里我们选择从翻译过程方面来研究译者主体性,因为具体的翻译过程不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环节,而且是译者主体性表现最为显著的层面。
阐释学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和流派,被称做“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元理论”章国锋:“伽达默尔——现代阐释学之父”,北京日报文艺周刊, 2002年3月24日。 。现代阐释学是对意义和理解行为的研究,从古典阐释学到现代阐释学,无论理论和概念如何演变,其中心活动都是围绕语言展开的,即研究语言的文本、运用语言理解文本、用另一种语言翻译文本等等。因此,我们以阐释学为研究视角,对影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进行探讨,其方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其发展历史来看,阐释学主要经历了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两个主要发展阶段陈厚诚,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传统阐释学以施莱尔马赫的浪漫主义理论和狄尔泰历史理性批判理论为代表;现代阐释学则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阐释本体论为核心。从施莱尔马赫发展至伽达默尔,阐释学已被认为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方法论,而是探究、理解和解释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得以发生的条件和普遍规律的独立学科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正如伽达默尔所说:“一切翻译已经是阐释,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阐释学作为一种探究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视角。阐释学认为,所有的理解都完全是基于语言学的,因为“在一切关于我们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知识中,我们总是早已被我们自己的语言所包容。”同上,第69页。严格意义上讲,阐释学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针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而翻译的实质是以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思想,目标是重现原文意义,因此可以说翻译首先是对原文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的阐释。夏宁:“论阐释学的翻译观”,《语言与翻译》,2000年第3期。海德格尔认为所谓翻译过程就是把事先理解的东西进一步展开、分解,从而变成另外一种语言表现,而斯坦纳则更明确地解释了这种观点。斯坦纳是西方对翻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他在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该书中,斯坦纳详细论述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同上。在阐述译者的译文选择问题上,斯坦纳建立了自己的分析模型,也就是著名的“理解先行结构”学说(Fore-Structure of Understanding),提出译者或多或少,或左或右地“理解”了原文和原作者,形成了自己的“视野”;译者用现在的语言把已经理解为“自己的东西”表述出来;同时将原作者的视野吸纳进来,从而形成了新的文本,也就是译本。这与伽达默尔的“视野融合”理论相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阐释学不仅能指导和帮助我们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主体性,而且能够深化我们对整个翻译过程的研究。
三、 影视语言的特点
由于影视作品是人们现实生活范式的一种再现,其语言具有鲜明的特点。国内许多学者
曾对此问题作过探讨,具有代表性的有钱绍昌(2000)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朴哲浩(2007)朴哲浩:“论影视语言的特性”,《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张海鸥(2008)张海鸥:“译者主体性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体现”,《电影评介》,2008年第12期。等。概括起来,影视语言具有以下特点:(1)互补性。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两部分组成;两者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之所以称其为“有机整体”,是因为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结合为影视语言时,已经互相成为各自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一部影视作品,如果除去人物语言部分,观众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将会大打折扣,充其量也就是大致了解故事梗概,许多细节内容无法弄清楚;如果抽出画面语言部分,观众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同样不够完整。从影视翻译角度讲,有些台词离开画面是根本无法翻译的。所以我们说正是由于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互补性,使得影视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对影视画面高度依赖。(2)瞬时性。同抒情性、叙事性等文学作品相比,我们对影视作品采取独特的欣赏方式,即视听两觉并用。也就是说,看画面、听声音。而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则决定了话语与画面一闪而过,停留时间非常短暂。人物语言与画面语言的这种瞬时性,要求影视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尽量不要给观众制造理解障碍。所以,这也是在进行影视翻译时对译者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另外,作为大众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影视作品的这种本质属性也决定了其语言的通俗性。因为只有采用了通俗的语言,其受众面才能更加广泛,这也正符合电影运营商的原本理念。(3)简洁性。影视语言的简洁性特征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一是由于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和人物语言两部分构成,情节中大量叙事任务由画面语言承担,相对减轻了人物语言的叙述任务。二是影视欣赏一般采用视听并用的欣赏方式,而且又有瞬时性的特点,所以影视语言不能过于繁杂,否则必然影响欣赏效果。三是影视语言的通俗性决定了其简洁性的特点,通俗与简洁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很难分开。(4)民族性。语言是区分不同民族的第一要素。任何一部影视作品,由于其创作者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毫无例外地打上本民族的烙印。影视作品作为现实生活的一种直接再现形式,这种特征尤为明显。根据不同情况,民族性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有效地用译语把原语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这也是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5)语言与时代的矛盾性。影视作品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不同影视剧所用的语言必然带有时代性的特点。从影视翻译角度讲,时代性是不可忽视的影视语言特征之一。翻译一部影视作品时,根据其题材类型,译文应体现出该作品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但是,译者在力求体现时代特点的同时,又不能拘泥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这就是译者在翻译某些影视作品特别是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时所面临的语言和时代的矛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