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芬
[内容提要]本文从对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入手,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学案的编写更加合理化,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激发课堂,争取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情 学案 自主 提升
一、分析学情
(一)、调查
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校增加课时,家长请家教,教师加班加点,作为学生更是资料铺天盖地,但在实际教学中,事与愿违,精力的大量投入与学生成绩远远不符,笔者在开学初做过一个数学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附调查表及调查结果)。
(二)、数据分析-问题所在
分析:调查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较大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上课以教为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选项5“老师讲得太快,太难,跟不上老师思路”,“老师讲得多,练得少”分别占73%,76%。
2、学生被动学习以致无兴趣,厌学,效率低下,学生上课无激情,对数学学习不满意。
如选项11“未预习,复习,坐等上课”选项10“上课精力不集中,老走神”选项1“怕数学,不喜欢数学”选项6“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分别占65%,20%,35%,68%。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未作具体的指导,以致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如“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听课与记笔记冲突,顾此失彼”“经常整理并消化听课笔记”,“对作业,考试中做错的题独立订正,制定错题集”“经常概括归纳所学知识分别占68%,35%,12%,30%。
4、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强。
教师在教学中只强调低层次的技能与数学内容,对于数学问题,不讲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不讲对它的理解与应用,只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学生的思维层次不能提高。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强。
如“上课能听懂,但自己做时就不会”“老师讲过或自己做过的题会做,但稍微变形就不会”所占比例也不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以教为主,脱离学生实际;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兴趣,厌学、效率低下,学生不愉快、不满意。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让学生有兴趣、有收获、有成功,就必须要以生为本、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时间的使用空间再给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要让学生满意,就必须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学、学有所用。
二、优化学案
1、原则:案导式教学主张“先导后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训练前移”,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步骤:
第一阶段为导学阶段:一是导,出示导学学案。教师在上一节课结束前,下发下一节课的《导学学案》。向学生说明下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使学生明确自学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学——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练习。
第二阶段为探练阶段:三是研——师生共同在课堂上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穿插讲解,形成知识体系,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有选择地讲解。四是练——当堂巩固练习。
教师指导下的以数学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其目的和作用就在于使学生有效介入学习过程,真正进入数学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头脑中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前置训练予以初步理解巩固。在此基础上的“后教”环节,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究,升华“先学”,完善知识体系,实现理解和运用,最终实现学会
学习。
三、优化教法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激情的参与课堂探究知识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探究的前提保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我们知道人的第一需要就是安全的需要,那么在课堂上也一样,学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课堂氛围中,探究的热情、参与的激情、潜能的发挥才能达到最佳状态。首先老师调整自己的心情,一进教室,使学生感到今天老师精神饱满,心情愉快,一下子消除了学生由于众多教师来听课所带来的紧张、畏惧的心理。此外,在课堂上,做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允许学生出错。他对是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但表述时,语言较繁琐,思路不清,但教师还是耐心地听他讲完,并鼓励到,你真勇敢,敢于第一个来汇报,若能概括一下,讲得更清楚、简单一点,那就太棒了。整节课,教师始终充当良好课堂环境的调节者,缓和课堂气氛,维护学生自尊,致使,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时爆发出听课教师由于学生精彩的发言而发自内心的欢笑声。
2、良好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为了实现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1)、与实际生活关联
数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从实际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时,结合一个寓言故事,改编了国际象棋方格中故事放麦粒的故事,改为“有人买了一匹价值5000元的马,但买主后悔,认为此马不值这么多钱,此时买主提出了一个新条件,既然你嫌贵,如果你买马蹄上的铁钉,我就把马白送给你,买主听后问如何买法,卖主讲”马蹄上共有钉子20枚,第一枚只要一分钱,第二枚要二分钱,第三枚要四分钱,以此类推,每一枚钉子的钱是前一枚钱的二倍,买主动心了,请你想一想哪一种方法划算,大部分学生猜想:1哈哈,1、分2分的给,当然后一种划算。
学生经过一个个“加”的计算,后一种方式需要付10485。75元,能够演算和推理才能得到深刻的体验,体验了“笨拙”的“连加”运算,才能酝酿运算方法的思变,进而发现公式、运用公式。
(2)、利用原有知识创设
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原有知识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在学生回忆了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方法后,出示了一下探究题“画出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1)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2)他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I怎样的?证明你的结论。这个探究是比较容易完成的,结论也很清晰,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真正领会探究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学生能深刻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方法,为此,还需要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究设问。
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都应具备目的性、新异性和适度的障碍性,从而激发学生思维,保持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预习”、“质疑”、“探究”、和“课后纠错”“动手操作”等方面人手。
1.预习习惯: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预习”却有所忽视。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学会预习。教师可先出示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完成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