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旅游打造北川震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2009-06-08 08:51蔡淑华马遵平
管理观察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

唐 静 蔡淑华 马遵平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本文首先从北川震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劣势与危机着手,简要分析了其所处的背景。其次,依据北川震后过度阶段新农村建设的现况,参照“北川五龙寨模式”和“成都三圣乡模式”,提出了注入文化旅游因子、以三大平台为基础的震后新模式。

关键词:文化旅游;震后;新农村社区建设

一、北川震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分析

1.北川震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优势和机遇

(1)中国农村改革总体成绩显著。自从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中国农产品的供给告别了长期的短缺,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并且,随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减贫取得巨大成就。

(2)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截至2008年1月底,第十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另外,四川省委于今年10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该决定从6个方面为即将全面展开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

(3)地震灾后国际国内的援助。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塞奇托来克在“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农业恢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继续协助中国政府做好农业灾后重建,将资金、投资、培训项目用于帮助灾区最困难的农户。而在农业恢复重建方面,除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以及比利时、卢森堡、瑞典等国政府在震后相继伸出友好之手,通过紧急项目形式,向灾区提供了急需的物资和技术援助。

(4)灾后重建加速了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山东省旅游局工作小组考察了北川旅游受灾情况和重建的需求,初步提出了北川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将灾区恢复重建与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突出羌族民族特色,体现新定位、倡导新理念、谋划新规划、发展新产业、建立新体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重建之路。

2.北川震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劣势与危机

(1)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一是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二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四是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2)地震损毁严重。“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灾区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四川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四百一十八点九六亿元人民币,农作物受灾面积四百九十三万亩,损毁农田一百六十八点八万亩,生产设施受损严重。而北川是此次地震中的极重灾区,整个县城和一些村镇几乎荡然无存,前期新农村建设的部分成绩被抹杀,而农户因灾致贫的数量极具上升。

(3)震后社会矛盾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四类矛盾:①关于救灾物质分发、救灾款分拨的矛盾;②关于板房、永久性住房分配的矛盾;③关于重建迁移地址的矛盾;④关于孤儿、孤老、孤残社会帮助的矛盾。

(4)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针对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跌,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工下岗回乡,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明显减缓的现状。而北川之前外出打工自救的农民工也被迫返乡。

二、探索注入文化旅游因子的震后新模式

1.可借鉴模式一:北川五龙寨模式

该模式以村寨为特色,以村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村民的参与开展村寨社区旅游,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村寨经济的发展,培养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除了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外,在文化资源方面,也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在正河村,原本的羌族民俗文化已被严重汉化,为了突显旅游资源特色,又将羌族文化“移植”到五龙寨,在保持羌族原生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提炼,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在视觉、听觉上用舞蹈、歌曲等形式来表现民族文化的特色,还将当地的生态产品与羌族饮食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游客体验到五龙寨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欣赏羌风民俗、拥抱绿色自然、品尝生态珍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五龙寨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

2.可借鉴模式二:成都三圣乡模式

该地成功的秘诀在于成功打造了六大模式:一是打造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项目模式。二是探索休闲经济、产业支撑的发展模式。三是开创景观化打造、城市化建设的模式。四是创立离土不离乡,就地市民化的生活模式。五是搭建融资平台,引导民间积蓄投资模式。六是实现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飙升“双赢模式”。

3.以民生为中心搭建新模式

结合北川震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现况,本文在此试提出以文化旅游为出发点、以搭建三大平台为基础的北川震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搭建以村为单位的社区平台,以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为宗旨,深度挖掘各类资源,进行特色分析,将人员“类聚”、物料“类分”。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第二,搭建学术下乡的“双村长制”平台,而“双村长制”既:一是“行政村长”,二是“学术村长”。提出这个建议,一来考虑震后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而来考虑重建需要的理论指导,要有明确思路地“巧干”,而不能只凭一腔热血“瞎干”。因此,对于行政村长,尽量选择本地人员或熟悉该地的人员,且须具有较强的号召力,有能力独立解决震后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对于“学术村长”,可采取“高校行政人员下基层挂职”的形式,或以公招的形式吸引更多旅游管理等专业领域高学历的人才下到基层。

第三,搭建资金流透明的财政平台,争取“以村上市”。在以往,谈到贫困地区建设资金来源时,多是融资、投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而对于旅游项目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又出现了以私营资金投资为代表的趋势和以BOT等为代表的一些适用模式;反思上述资金来源,皆存在同样的一些问题,比如:资金规模小、不稳定等。因此,本文这里大胆提出“以村上市”的新平台,当然,初始阶段只能按部就班,切实可行的就是:仍然以村为单位,建立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文化旅游集团公司,然后股份化,并以之为载体上市。

参考文献:

[1]唐斌.平安祥云呵护新农村——北川探路新农村建设法治保障[N]. 四川日报,2007-07-08.

[2]沈汝发,江毅. 北川新县城将重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 [N]. 安阳日报, 2008-07-28.

[3]罗琳.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模式个案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五龙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59-62.

[4]赵福祥,李全德.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旅游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7-140.

[5]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6).

[6]肖玲.社区旅游发展机制研究(学位论文)[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2006.

课题来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编号:CR0805。课题名称:地震灾后重建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唐静,女,1982年4月11日,四川绵阳。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于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任教。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
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以旅游开发整合烟台市开埠文化的研究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四川文化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