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2009-06-07 11:11徐爱勤陈秀瑜程彩云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36期
关键词:手术配合内固定骨折

徐爱勤 陈秀瑜 程彩云

摘要: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分析和总结54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配合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手术物品的准备、术中手术护士的配合。结果: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12(c)-121-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骨折位于股骨颈下方大小粗隆之间,该部位是股骨上端增粗的部分,主要由松质骨构成,血运丰富,骨折后容易愈合,出现不愈合的可能性很少,但骨折愈合容易出现髋内翻。影响到下肢功能。股骨粗隆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部位,骨骼的脆性增加,如跌伤、下肢外展或内收容易造成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发率逐渐增高,而且这些患者大多数有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1.5:1。我院2006~2009年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4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50~84岁,平均67岁;左侧36例,右侧18例;有糖尿病史者8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9例。

1.2方法

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腰、硬脊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于手术牵引床或手术床上持续牵引,在C-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外展内旋位,恢复股骨角或前倾角,以股骨大粗隆上2 cm处向下做外侧直切切口,长约10 cm,分离筋膜和肌肉,暴露出股骨上段及大粗隆。在C-臂X线机透视及1350角定位器指导下,用克氏针定位,定位器固定于股骨大粗隆下2 cm处。其中1根氏针穿至髋臼内作固定用,防止旋转,另1根有刻度的克氏针即导针,进针深度距针头5~10 mm,去除定位器,用电钻顺导针钻孔,直达骨折线以上。测量进入骨质的导针的深度。根据导针测出的深度置长度合适的DHS拉力螺钉。拔除导针,选择合适的DHS钢板放于股骨外侧,上螺丝钉固定钢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置胶管引流,依次关闭伤口。

2结果

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导管脱落和扭曲,无压疮等发生。

3讨论

3.1术前访视

手术无论大小,对患者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术前常有恐惧、焦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态。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的不同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方法和优点,介绍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要用良好的专业技能给予患者准确的术前指导,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在术前访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应注意与患者的交流艺术,做到亲切和蔼,举止端庄有礼貌,给患者以信任感。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评估患者。并根据患者需要安抚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接受手术,对手术充满希望。

3.2物品准备

除常规骨科基本器械外,另加髋臼拉勾、电钻、高频电刀、吸引器、手术衣、手术中单、手术薄膜、C-臂x线球管保护套、C-臂X线机及全套铅衣等。

3.3巡回护士配合

3.3.1患者入室后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常选择在上肢,根据血压和尿量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骨折患者患肢对疼痛比较敏感,硬膜外麻醉又需要患者完全侧卧,双手抱膝,而不当不仅会导致患者疼痛加剧,骨折端还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因此麻醉时使患者患肢在上,协助其弯曲下肢,双下肢之间放置软枕,双手牵引患者患肢。

3.3.2妥善约束好四肢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固定好各种管道,以防脱出。

3.3.3连接好各电源设备巡回护士在术前要确保仪器设备、电钻和C-臂X线机性能良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3.4检查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调整好C-臂X线机透视位置,下肢外展10°~15°角,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3.3.5防止压伤和烧伤由于患者多数为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情况较差,术中下肢的牵拉和复位均会引起皮肤的损伤,所以肩部、骶尾部、踝部应垫海绵垫,以防压伤。如果是牵引手术床,会阴部因为有抗牵引砥柱的影响,一定要垫厚海绵垫,防止牵引时损伤。使用高频电刀时,防止皮肤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分以防烧伤,负极板放置在肌肉丰富、易于观察的部位。老年人的皮肤较脆弱,撕掉负极板时,要小心、轻柔,防止皮肤撕脱伤。

3.3.6密切观察病情要正确评估患者的情况,术中严格执行台上、台下的管理,不要中途离开手术室,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半小时用抗生素,查对有无过敏反应,查对药名、剂量、失效期及给药方法。

3.3.7严格保持手术室无菌状态减少手术间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控制参观人数在3人以下。注意保持手术间温度在22~24℃,注意患者的保暖。

3.3.8选择带屏蔽的手术间有可透视的玻璃,便于透视时观察病情,有关工作人员要穿铅衣,防止射线辐射。

3.4器械护士的配合

3.4.1器械护士的手术准备术前1 d了解患者病情,复习手术的有关解剖,熟悉DHS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步骤,熟练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器械护士提前20~30 min上台,认真清点台上用品,再次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完整,准备2`3个无菌台,骨科常用器械和DHS器械分类按先后顺序摆放。术中密切配合手术,传递器械要稳、准、轻、快。

3.4.2协助手术者消毒铺巾,粘贴手术薄膜术中集中精力密切注意手术进展,积极配合医生手术,特别注意克氏针要大小、长度一致,克氏针即导针不要反复使用,以免影响使用效果。电钻要安装好所需要的钻头,测试好性能后才可在手术中使用。特别注意操作套筒,每次用完后要及时清洗管腔中的血迹和组织碎屑,以免引起钻头偏离方向而造成锁钉困难。高频电刀要固定在安全位置,避免手术医生非正常使用激活刀笔开关而烧伤患者的非手术部位。

3.4.3严格落实好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持无菌器械台及手术区整洁、干燥,无菌巾一经浸湿,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加盖无菌巾,C-臂X线机球管要用无菌套套好,保持术野无菌。

3.4.4术后处理用软毛刷清洗扩张孔器、长中心套简、吸引器等,并用流水冲洗干净。精密仪器轻拿、轻放,小心碰撞和损坏,放置于专用器械盒内保存。如是外来手术器械,手术前1 d送到手术室,并与器械一起打包,护士共同清点后,按时送供应室灭菌,手术结束后及时取走。

4结语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是目前公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该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较大。而且多数为年老体弱患者,因此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尤其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掌握解剖结构和手术流程,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严格控制参加人数。

猜你喜欢
手术配合内固定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超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护理配合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