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迎香
摘要:为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把语言学贯穿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求治由消极变为积极,由悲观变为乐观,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交谈;技巧;体态语言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12(c)112-02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Ⅲ。积极良好的语言能十分有效地促进身心的康复。反之,消极悲观的语言会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医院是一个开放、特殊的社会环境,虽然患者的疾病千差万别,但他们对自身疾病所表现出的悲观、恐惧、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却是相同的。合理运用语言交谈的技巧,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地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病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患者230例,住院患者306例,其中412例,女124例,年龄30~80岁,95%的患者情绪发生转变。5%的患者情绪未发生转变,大多数是高龄、久治未愈、临终前患者。
1.2交谈的技巧
1.2.1词句清晰,通俗易懂交谈时不可模棱两可,表情犹豫,这样会使患者产生疑虑和猜测。加重心理负担。回答患者的问题清晰、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因为患者听后会似懂非懂,无所适从,茫然中会感觉病情严重,甚至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应多用浅显的比喻,把复杂的生理、病理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解释。让患者明白自己的问题,不生疑虑。例如:一位电工患者,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他希望了解此种结论有何临床意义,护士用电流在电线中通过的比喻,让患者明白了此种结论的意义,从而打消了疑虑。
1.2.2语言应符合语法要求护士讲话要有逻辑性。不能语无伦次,辞不达意。无论是与患者交流,还是向家属交代病情,解答问题时,都应该把事情的起始、经过、变化、结局说清楚,既要合乎语法,又不能文章化,还要口语化,简单精炼,使患者听来省力,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1.2.3语调平和语调平和,自然使人感到亲切、悦耳。如果语调过低,一则听不清楚,二则给人冷漠的感觉。反之,语调过高,听来刺耳,即使是好意,也像训斥。但对年老耳聋的患者可适当提高声调,同时要面带微笑,表情温和,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诚恳与关切。这样,虽然语调高点,也不会引起家属及其他患者的反感。
1.2.4语言的暗示要适当语言的暗示在临床上常常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这是一种新药,别的患者用过之后效果都很好,您用过之后肯定也会效果明显”。或者“你的气色好多了,看来治疗效果很好”。这种暗示要适用得当。夸大事实的暗示,往往会失去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护理措施适得其反。
1.2.5富有情感护士对患者的语言要富有情感性。护士即使受到严重情绪事件的冲击或发生了高度的工作倦怠。也要适当地伪装情绪。不能把个人生活、工作、家庭中的不良心境迁延到患者身上,要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保持愉快的心境。如果患者处于焦虑、恐惧或极度痛苦时。护士不可以流露出愉快的心境,这会使患者觉得护士无视他的痛苦,产生不满。这是患者需要护士同情关切的时候,语气要诚恳,内容紧紧围绕痛苦解除和康复的希望,给予鼓励。例如:患者,男,43岁,肺癌晚期,正值春节。由于病情加重无法回家过春节,看到窗外礼花四现,目光忧郁、黯淡。此时要求护士的谈论内容与平时相同,不能把节日的愉悦流露在言谈举止中,拉上窗帘,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冲淡患者对节日气氛的感受。
1.3体态语言
在注意语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发挥另一种特殊语言——体态语言的作用。体态语言是以仪表、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为表达形式的一种无声语言。但它同语言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
1.3.1仪表整洁、端庄、大方的仪表,给人以清爽、舒心的视觉感受。护士频频出现在患者面前,洁白整齐的工作服,眉清目秀的面容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良好的视觉感受会刺激机体产生有利于健康的良性物质,促进疾病的康复,是配合各种治疗的另一种无形法宝;而脏乱的工作服,浓妆艳抹的面容,会失去患者对护士及至医院治疗水平的依赖。怀疑治疗、护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3.2微笑微笑是对自己的犒赏,也是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角色,护士亲切的微笑,是爱心的体现,是美的化身,是缩短与患者之间距离的最简捷的方法。它能够缓解患者因不明病情而产生的焦虑;因面对无限期的反复治疗而产生的忧虑;因长期无人看望而产生的孤独:因面临死亡而产生的绝望,是一种药物治疗与语言安慰无法相比的良药。同时,微笑服务也使护理人员美化自己心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从而完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升华。
1.3.3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内心世界的介质。护理人员真诚平和的目光,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值得信任。例如,当SARS袭来的时候,在“非典”病房,由于医护人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有靠防护镜后面的两只眼睛相互交流,就是通过这双眼睛,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传递着信任和勇气,这是一种生死与共的信任。彼此间没有更多的语言和提问,更没有伤害和猜疑,只有彼此的感动和快乐。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目光了解其内心的需要。例:患者,男,75岁,胃癌术后,临终前3d,生命垂危,意识清醒。患者一直面向门口。每天有人进出时都极力睁开那双无力的眼睛,流露出期盼的目光,然后又失望地紧闭上。从患者的目光中,我们意识他是在期盼着某人的到来,经过了解,患者最疼爱的儿子出差还没有回来。我们向家属说明让老人生前见到所有亲人是应该的,以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当老人见到盼望已久的儿子时。目光中露出一丝欣慰。
1.3.4动作轻盈、干练的动作,使患者容易产生安全感。护士无论是给患者介绍病情,还是对患者做心理关怀,都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动作。挺拔的身姿,优美的气质,会使护理工作增添别样的光彩。工作中轻拿轻放,准确无误,干净利落,也会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安全感。护理人员注意自身举止对患者影响的同时,还要洞察患者的举止所反映的心理需求。例:患者,男,50岁,胰头癌术后。无论护理人员给予他怎样的护理,他都以双手覆盖阴部,表现出痛苦和厌烦情绪。总是紧闭双眸不语。通过检查患者下腹部及阴茎,发现龟头处轻微红肿,经过清洗药物外敷及抗炎治疗,几天后,炎症得以控制,患者痛苦面容及双手覆盖阴部动作消失。
白衣天使是人类对医护人员最崇高的称呼,是在抗洪救灾、SAPS肆虐人类时挽救生命的希望。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即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树立服务理念。注重服务质量,在具备良好精湛医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语言与肢体行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使患者在医护人员中的语言、目光、行为、举止、面容表情的影响中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