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体系的构建

2009-06-04 08:13李焦明
职教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注意事项现状

摘要: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已在我国一些省和高校开始实施,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对策与注意事项,以供有关部门进一步地充实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高等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注意事项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江苏现代化建设为视角的江苏高职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TD8800025。

作者简介:李焦明(1970-),男,河南沁阳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2-0045-03

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是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将做学创融为一体,是项目课程的最高层次,是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举措,对于引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在一些地方开始启动

2007年4月9日,江苏省教育厅开全国先河,面向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全省所有高校启动了首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7年7月9日遴选确定了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009项,其中高职高专院校370项。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高职高专2000项。2008年3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面向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全省所有高校启动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江苏、湖南等部分高职院校启动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目前教育部尚未出台允许高职院校参加的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尚未启动。

经费、训练场所、指导教师、组织协调是进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基本条件。2007年度江苏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每项资助6000元。其中,省教育厅资助3000元,学校配套资助3000元;2008年度江苏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每项资助8000元,其中,省教育厅资助4000元、学校配套资助4000元。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对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对校级项目也进行了资助,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一般项目经费资助为200~600元,校级重点项目经费资助为400~1000元,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不超过1500元。《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要求高校为学生配备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并为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一些高职院校还成立了包括教务、科研、设备、财务、学生、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参加,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总体负责的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组织协调机构,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等各项教学改革了有机结合,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

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现行职称评审政策没有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要求,学校教师出于评职称的需要,往往热衷于自己申请课题、做课题、报专利、写论文,把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视为“小儿科”,不屑一顾。不愿意在其上下工夫。相对于研究生、本科生来说,由于高职生素质相对较差、学制较短,指导高职生实践创新训练更困难、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反复地督促,耐心、细致和适当的指导,有时甚至需要指导教师手把手地教。此外高职生实践创新训练是在学生课余时间(晚上、双休日、节假日)进行的,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无疑将占用指导教师的大量休息时间。再加上有的学校对其重视和支持不够,缺乏起码的实训场所和条件,经费又不多,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比自己做课题还费劲,收获和成效却远不入自己做课题。因此。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积极性不高。

为了提高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积极性,有关高校学校应认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对指导省级、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按照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认定。以学生为第一作者、指导教师为第二及以后作者并以学校名义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等科研成果。全部计入指导教师科研工作量。指导成果可申报教学成果奖。

(二)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

学生积极性也不高。对高职学生来说,第一学年上的全是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刚上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还没上到一半,每年3月到4月就开始申报课题,每年8月才公布立项名单。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边上专业课边做课题,做课题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做课题时间比较紧,第三学年忙于岗前实习、毕业设计和找工作了,已经无心做课题了。再加上创新比较难,更何况初次做创新课题。难度可想而知。要吃很多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又没有约束,单凭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往往难以坚持下来,一遇到一点困难,就把“它”作为额外地负担。就想放弃,容易半途而费,中途夭折。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少数学生随着兴趣的改变,调换课题与导师,个别学生甚至退出课题的情况。因此,有关高校要建立完善的针对学生的激励机制。

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可参考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根据《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可获得实践创新学分,记入学生选修课学分并颁发证书,项目主持人记3个学分。其他人员每人记1.5学分;项目组成员≥3人,每人记1学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标准的,

经指导教师和教务与科技处同意,可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后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向学院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通过者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记入成绩档案。以学生为第一作者(或申请人)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的,凭录用通知(专利受理书)可以申请版面费(专利申请费)。

三、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注意事项

(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重在过程但要兼顾结果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可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目的在于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强调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重在参与的过程,允许失败,建立和健全失败宽容机制。重在过程。对过程考核需要考察记录,因此建立创新训练记录本制度,要求参加创新训练的学生要详实全程记录创新训练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记录创新训练中的郁闷、彷徨、懊恼、沮丧、烦躁、痛苦、喜悦、快乐与兴奋,详细记录为创新而每位同学付出的点滴汗水和心血,每周至少记录一次,作为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不刻意追求结果,不拔苗助长,但要兼顾结果,毕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课题取得成果,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而体验创新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更是以后创新无穷的力量源泉。

(二)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机制

交叉出创新,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科的人员,相互讨论,互相撞击,才能进出创新火花。因此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突破传统学科和专业的限制,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学校组建项目组,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机制。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的小组项目,同等条件下,应优先予以立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为了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机制,避免传统的由院(系)把关、给院(系)分配名额指标的办法,所形成的学科分割、院系壁垒,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应直接接受全体学生申报,由学校项目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此外,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具有专业交叉和学科交叉的特点,1名指导教师往往难以胜任指导任务,因此应允许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选聘多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以多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指导教师“包办”和“越俎代庖”。

(三)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辅导和协助作用。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一定要让学生自拟题目、自拟方案、自由组队申报、自主实施,如果是教师结合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实际,提出综合性、训练性的项目,供学生来选择,就与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训练模式没有了根本区别。此外,参加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抱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强烈地实践创新欲望和冲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做的兴趣和欲望,才有可能完成困难重重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学生参与老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该项目是老师的兴趣所在和专长所在,老师指导起来虽然是驾轻就熟。但未必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极易发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取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学生创新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责任编辑时红兵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注意事项现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