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

2009-06-04 08:12仝丹娜
职教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订单培养

摘要: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思考,主要以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结合物流专业供应链DP的分析方法,及社会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并考虑提高毕业生适应动态社会的能力,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

关键词:分离点;投机原理;延迟原理;订单培养

作者简介:仝丹娜,女,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3-0033-0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来制订人才培养模式,但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变动性,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确定性。为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大量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本文以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物流专业供应链DP的分析方法应用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以解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难题。

一、分离点(DP)概述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物资形态形成(产品生产)的时空和物资库存运输(产品物流)的时空决定了供应链物流系统运作模式。在理论上,时空基础的建立涉及投机延迟原理的利用。投机原理是指产品的生产和物流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未来市场交易的预估进行,即产品生产和产品物流在收到产品订单之前进行,其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但往往会出现预测结果不准确;而延迟原理与投机原理相反,它是指产品生产和产品物流的活动时间延迟到收到产品订单之后进行,进行实时供应商品,降低了从订单到最终货物运送环节的一系列成本和周转时间,其缺点是会出现因库存预备减少带来销售业绩下滑的财务风险。而分离点供应链的产品生产流通流程的通用化过程和定制化过程的界面,是联合库存中心和集中需求信息中心。即是融合了延迟和投机两种原理带来的优缺点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反映了延迟投机战略的优化组合,就是供应链物流上的投机与延迟的最优定位。

二、目前人才培养模式DP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

我院(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而目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提倡“订单培养”方式,“订单培养”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商定培养合同,企业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提出培养标准,学校依据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按“合同”为企业培养和提供特定岗位职业人员。学校实施订单培养适应了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这种产销链接的方法,使学生一毕业就能找准就业方向,较快地进入工作岗位,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都有好处。

目前我院的骨干专业——“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也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即采用投机原理,而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延迟原理,用供应链分离点来分析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我院人才培养模式DP定位如图1所示。

分离点(DP)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类、机电类和纺织服装类专业之间无任何联系,各专业的就业面较窄,特别是纺织服装行业。其一,在纺织服装业中除了少数管理岗位,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比较艰苦的,订单培养的学生在学习先进理论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岗位的较高期望,不愿意从事这些岗位工作。同时他们以为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从学校到企业时一般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一旦现实与期望的落差较大,就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我国纺织服装业特别是我们西北地区的纺织服装业现在还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工作条件还比较差。有不少订单培养学生到企业后很快就离开,说明订单培养并不能为企业保证一个比较稳定的新员工队伍。其二,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社会,许多人不会终生从事一种职业。订单培养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企业的好处上,较少考虑培养的人才以后的发展问题。订单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岗位要求,而不是人才以后发展所需技能的要求。如何解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是订单培养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其三,企业所需的技能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是希望得到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技能,同时还需要提高素质,加强修养,提高生活质量,而这需要进行素质教育。订单培养强调了技能培养的方面,而对素质培养强调不够。纺织服装业工作的特点又是专业比较狭窄,仅为特定企业培养的技术人才以后如何适应工作的变化也是一个问题。

2.机电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模式有可能导致学生就业难。因这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投机原理,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可能出现偏差。

三、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

通过对目前我院人才培养模式DP定位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院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应如图2所示。

通过这种调整,培养的人才所掌握公共课和专业课知识比例结构从以前的1:N:N调整为1:1:N,调整后培养人才模式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采用单一的投机原理或延迟原理培养学生,而是将两者结合,培养出的人才有以下优势:

1.四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面加宽。作为四个专业任一个专业的学生都不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都有可能就业于相近专业。比如纺织服装专业的学生,不再只就业于纺织技术岗位,还可就业于纺织的销售岗位,因为学生既掌握纺织知识,又掌握市场营销,可以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2.调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学习其他专业的一些基础课和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可能会自己主动去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或无关的专业知识。如:纺织服装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和经济类基础课程,有可能自己再钻研计算机知识或经济专业知识,这样既把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挖掘开发起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面。

3.提高学生适应动态社会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对今后从事另外职业有帮助,如:机电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女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可能相对本身能力或身体状况而言,是比较辛苦的,那么这些学生可以在以前学过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的基础上,再学习文秘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可能很快就会胜任文秘这个工作。

将物流专业供应链DP选择应用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又可解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广泛性和变动性问题,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熊惠平.高职教育实行“订单培养”模式的困难与问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

[3]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教育,2007.18:30-32.

[4]喻红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6.

猜你喜欢
订单培养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订单培养机制研究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分析
水信息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的成果初探
浅析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订单培养”的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