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模仿是发展、创新、创造的基础,写作亦然。小学生善于模仿,也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模。因此仿写教学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 写作;作文;小学生;模仿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127-02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模仿”是作者效法他人作品,从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必要手段。宋代学者朱嘉也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小学生善于模仿,也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模。因此仿写教学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仿写呢?现以《课间十分钟》为范文指导仿写习作《老鹰捉小鸡》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分析范文明确写法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基本形式,仿写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模仿,通过模仿这一心理活动使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根据仿写的这一心理机制,可知只有熟识了仿写的对象——范文,才能仿照范文,开始写作,也就是说只有深入理解范文的语言特点才能“仿其文”;只有了解了范文的写作结构,布局和写作思路才能“仿其格”;只有明确了范文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段和观察方法才能“仿其法”。因此在仿写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对范文的分析工作,研究范文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为顺利仿写打好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课间十分钟》这一范文时,我便十分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感悟这一文章的写作特点。
1、析范文探实质
《课间十分钟》一文详写了“打乒乓”“爬竹竿”“丢沙包”这几个活动项目,每个活动项目都从“活动地点”、“活动情况”、“活动心情”这些方面来写,写“活动情况”时,作者又紧紧抓住各项目的不同动作特点来写。如“打乒乓”的基本动作特点是“你推我挡”;“爬竹竿”这项活动的特点是“跃”、“爬”;“丢沙包”的基本动作特点是“攻”和“躲”,具体描述“躲”的这一动作的词还有“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抬、转、捞、抓”等。“老鹰捉小鸡”也是一项活动,因此在写这一活动时也应抓住这一活动特点来写,这是写好活动项目的关键。
2、析范文明写法
“丢沙包”这项活动是全文中写得最具体的一段,此段课文是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就是读懂按“先总起后分述”方法写的段落,写作训练重点也是“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因此本段是本单元读写结合的一个最佳学习点。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的一个最佳范例,对这段课文的段落结构进行分析明确,是指导学生进行成功仿写的重要一步。这段课文先总写“丢沙包的同学玩得最有劲”,再抓住“丢包”和“躲包”同学的不同动作特点先概括地写出“攻、防”双方总的活动情况,接着,再具体写出躲包同学的两种不同的防守方式及其心情。
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上这两点,其实就使学生明确了仿什么?怎么仿?为仿写《老鹰捉小鸡》打好了理论基础。
二、明确目的仔细观察
观察是为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视知觉过程,有观察才能言之有物,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避免了空洞乏味的流水账。而在观察的同时,如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全面、深入、准确地认知和把握事物的特点。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事物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因此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尤为重要。
在课前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我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范文《课间十分钟》是怎样抓住不同动作特点来写各项活动的,使学生明确在游戏中也要观察“老鹰捉小鸡”的活动特点,即明确“老鹰”、“母鸡”、“小鸡”的基本动作是各是“攻”、“拦”、“躲”,另外还应注意观察这些动作的具体过程,即在游戏时应仔细观察“老鹰”是怎么进攻的、“母鸡”是怎么拦的、“小鸡”又是怎样躲的,有哪些不同的情况。老鹰是进攻者,要捉到小鸡除了用力气外,还需有计谋,老鹰又是怎样施计捉小鸡的。
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即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学生的观察就有的放矢了,使学生的作文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三、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仿写不仅仅是仿文填空的过程,能够仿其形是一种境界,而能仿其神是另一种更高的境界。据说动画片《狮子王》是仿照莎翁名剧《哈姆雷特》改写的,但谁能看得出?要进行高质量的仿写,作者必须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是素材的积累过程,写作是素材的释放过程。素材有两个来源,即生活的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身体力行的观察、体验,其中一部分是当场的观察(如前所述),另一部份是日常的观察和体验,这是直接的;二是来自于他人的经验,通过读、听、观等渠道获得,这是间接的。没有写作素材,就谈不上写作。
因此在仿写《老鹰捉小鸡》前,先明确观察的内容后,我便组织学生参与这项活动,让他们在操场上放开手脚,尽情地玩耍。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这一活动的过程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体验了活动的乐趣,为写作积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的素材。使学生产生“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心理需求,让活动中产生的情感贯穿与作的始络,使读者也有情感的心通妙趣。但是仅仅利用当场获得的素材进行仿写未免有就事论事的味道,虽可达到锻炼的目的,但难以达到提高的效果。我们进行仿写地,不只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包括当场的和日常的),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打开学生大脑中素材库的大门,对素材进行挑选、甄别和运用,在较高仿写层次上,通过对范文的结构、写法、主次作适当的扬弃,使仿写真正地为自主写作服务。
四、尝试写作了解起点
学习了范文,体验了游戏乐趣,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尝试仿文写作,写作中教师仅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而不作具体指导,放手让学生仿照范文,把自己的所做所想写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的能力——显能,使他们不受任何人的提示,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把自己的游戏过程和内心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样做不仅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此次作文的起点,哪些方面显示了学生已有水平,哪些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这样在以后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就可有的放矢地进行,使学生的作文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如有的学生虽然有了观察,有了体验,但到了笔头,总是难以表达,写起来寥寥数语,平淡无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文章与范文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了从哪些方面使之具体生动。又如有许多学生由于写作前未受任何的暗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非常独特的,因此写起来的这些文章异常纷呈,语言风趣活泼,思路清晰,可学性非常的强。因为这正是许多中下生体验到而表达不出的语言,当他们听到别人写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就会倍感亲切,产生深有同感的感觉,因此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他们就会有了方向。
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写,非但无损于仿写的教学目的,还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自由创新的心理定势,为最终的自主写作打好基础。
五、结合习作规范行文
在学生写完放胆文,进行思维的发散的同时,还应进行思维的聚合。与本单元习作结合起来,规范作文,本次作文的要求是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总起句是一段话的提纲契领,是这段话的灵魂,写好这段话的总起句尤为重要。写好了总起句,再明确分述句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是本次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进行这一部分的修改时还应紧紧跟范文结合起来,如范文写“丢沙包”时,概括地写出“攻和拦”的总体情况,再例举几种典型的拦守情况来写,这一行文的结构方式非常值得借鉴,因此,可再引导学生仿照这一写法来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在修改作文时,一方面可保留自己原稿的优势,吸引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则对照自己的作文是不是按本次的习作要求来写,通过修改来完善原稿。
除了仿范文的行文结构、观察方法外,还可仿照范文中的语言来写,如范文中写“躲”的词有“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抬腿”、“转身、抓住”等词,又如范文中写活动后心情的词有“笑着”、“欢畅”等,除此之外还可用“蹦呀跳呀”“欢呼”等词来形容,在规范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
六、以点带面训练到位
写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步骤大体是:首先要从记忆所存储的材料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接着,对所选择的思想材料进行编码,最后,是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所以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
可见写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扎实训练的过程。每类作文拥有许多共性的同时,还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因素。由于这些个性因素的干扰,许多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在我们的仿写教学中不应追求一次性的到位和一次偶尔成功的满足,而应立足于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本次仿写的目标。如学生会仿写“老鹰捉小鸡”这一活动了,不等于也会写其他活动了。我们应该通过这一内容的写作带动其他活动如“丢手帕”、“跳绳”、“打篮球”等内容的写作,通过多次的反复实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领悟到同类题材的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将写作这一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规律化。
仿写,起始于范文,又回归于范文,以范文为基础,贯穿仿写的整个过程,又不拘泥于范文。合理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的优势,而且也为自主写作打好基础。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范文写法的分析工作,寻求读写的最佳结合点,使“仿之有法”;又要重视仿写过程的指导,融观察、体验、写作为一体人,使“仿之有物”;更要重视同类题材的不同内容的多次仿写活动,以寻求规律,使“仿之有效”。
【作者简介】何海燕,浙江省永康市大司巷小学教师。 浙江 永康 3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