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丹 叶云竟
[摘 要]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近代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其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本文从印度教育现状出发,指出印度高等教特点:高等教育管理——两级管理,分权自治;独具特色的印度大学附属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迅猛发展的软件业高等教育。
[关键词]印度;高等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11-02
印度是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发展中国家,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印度的现代高等教育虽然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就已建立,但快速发展却是独立后才开始的,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造就了一大批世界一级人才,培养了数量可观的中产阶级,拉动了经济发展,赚取了大量外汇,提高了印度的综合国力,彰显了印度的国际威望。印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是罕见的,不仅对印度影响深远,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充分的借鉴。我们可以从高等学校学生数、学校数看出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迅猛的情况。印度高校数量从1950-1951年度到1984-1985年度平均每年增加120余所高校,平均每月增加10所高校,且持续达35年之久,尤其是1960-1961年度到1970-1971年度这10年中高校数量翻了一番:高校学生数从1950-1951年度到1984-1985年度平均增长率为9.2%,增长最快的是1955-1956年度到1970-1971年度,学生数平均增长率高达13.4%,呈高增长态势,而同时期高等教育较为普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为4.7%,日本为5.5%,最高的瑞典为8.5%。[1]由此可见,印度高等教育的空前发展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综观印度高等教育,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高等教育管理——两级管理,分权自治
印度大学分为中央直属大学和邦立大学两种,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根据宪法制定有关政策,以管理高等学校、制定教育规划、审定专业教学大纲。中央和邦的一些下属部门也管理部分专业学校。中央直属大学校长由总统、副总统、总理或高级大法官兼任,而邦立大学校长由各邦邦长担任,足以见得印度高层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当然,大学真正意义上的决策者是副校长,校长只有在颁发毕业证书的时候才会出现。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印度的教育体制同其政治体制一样是分权的。中央对大学的控制十分有限,主要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来实施管理。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主要权力是协调和决定大学的教学、考试、研究标准和新大学的建立,对于大学的内部事务,政府无权干涉。因此,印度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颁发学位证书等方面享有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十分有利于大学的自我发展、学术自由和创新。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的线性管理体制过于高度集中,以各级政府为主纵向制约,用计划手段进行管理。换句话说,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了大包大揽,在课程、专业、大学分布、教师配备等方面,都由政府控制,这在世界是上少有的。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校长(包括州立大学)主要是招募资金,而在我国,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和科研经费问题主要是通过扩大招生、通过收学费来筹集资金。高校内部的管理,呈现出官僚化、行政化等严重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上述问题,在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不断提高的背后隐藏着危机的根源。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巨大财政支出似乎并没有换来高校应有的发展。
二、独具特色的印度大学附属制
独具特色的印度大学附属制,被称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创举”。印度附属学院是指挂靠在大学并由大学组织考试、颁发学位的学院,这类学院往往被称为附属学院(Affiliated Colleges)。它与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s或Constituent Colleges)相对应。具有附属学院的大学被称为“附属型大学”或“附纳大学”(Affiliating Universities)。大学本身只是管理机构,而不是办学实体,仅负责制定并审核附属学院的教学计划与大纲,组织附属学院的学生考试,制定学位标准并颁发学位。
为何印度会有如此多的附属学院呢?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存在现实的因素。首先,按照印度法律规定,只有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学院只有依附于某个大学,其所授课程才有可能获得授予学位所需的学分。因此,印度几乎所有的学院都要附属于某个大学,成为其附属学院,否则,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印度的单一型大学较少,绝大多数为附属型大学,它们容纳了近90%的全印高校在校生,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其次,印度大学较少,全印只有10余所中央大学、39所准大学、11所国家级学院、150多所邦立大学。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这200所高校几乎不能承担大众化的艰巨任务,国家也提供不了大众化所需要的巨额经费。因此,印度附属学院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2]
附属型大学是19世纪末,仿效伦敦大学的办学模式创建的。尽管印度的附属大学并未吸纳伦敦大学的全部精华,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出发点: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事实证明,附属制确实实现了它的初衷。学院普遍实行走读制,方便当地的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扩展。印度的大学数量不多,总共只有200所左右,但目前学院总数将近10000所,平均每个大学拥有附属学院50多个,平均每个邦有380多个。这些附属学院像满天的繁星,散落在印度各地,包括穷乡僻壤。附属学院及其走读制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个人直接成本,而且也节省了政府的高教开支。印度大学均为公立,但附属学院则不同,其中只有少数为公立,绝大部分(大约80%)为私立。各个大学拥有的附属学院数额不一,少的只有十几个.多的高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个大学可能既有公立附属学院,也有大量的私立附属学院.从而形成一校两制或双轨制的办学与管理体制。
然而,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大学附属制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影响。第一,附属学院处于母大学的严格控制和监督之下,没有任何自主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都是母大学安排的,不论它们是否适应当地的需要,学院均无权改变。这种学校内部权力高度集中的制度扼杀了附属学院办学和创新的积极性。从严格意义上看,附属学院只是大学的一个教学点,缺乏大学的传统与氛围。第二,附属学院权力集中于大学,但一个大学通常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附属学院,大学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学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从而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尽管按照有关的教育法的规定,学院达不到大学拨款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不能成为大学的附属学院。但是,不少邦政府由于面临着强大的升学压力和出于其它政治考虑,往往采取先斩后奏的策略,先迫使大学将一些根本不符合条件的学院吸纳为附属学院,进而迫使大学拨款委员会予以认可。[3]
目前,印度附属学院制度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把印度大学文凭贬值、大学生失业等问题归咎于大学附属制度。如V.C.Kulandaiswamy把附属制看成是印度高等教育的祸根,认为印度的整个高等教育几乎全部在装备落后、师资匮乏的附属学院进行。
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第一,注重英语教学和应用。印度的英语优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但获得独立的印度并没有废除或弱化英语在印度的地位,而是大力提倡英语教学和应用。由于印度的高等教育大力推行英语授课和科研,为其高等教育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便利的语言优势。
印度独立前,有一个关键性文件——1835年马克拉伊备忘录,它决定: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在本地印度人中促进欧洲的文化和科学,为教育拨出的一切资金将大多数用于英语教育上。英印当局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和科技移植到印度,初衷是想培养出进行殖民统治的人才。当时一位英印官员说:“我们现在必须尽力培养出可以在我们和我们所统治的无数人之间充当议员的一批人;这些人在血统和肤色上是印度人,但在爱好、见解、道德和才智上却是英国人。”英式教育使得印度在1885至1990年间,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从11000人上升到23000人。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技,开启了印度人的智慧之门,也使他们开始用这种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谋求民族独立和复兴。
印度各大学的教学语言主要是英语。虽然印地语为第一语言——国语,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却非常普及和流行,官方文件、重要的电视台、电台、报刊都用英文。英语是印度的第二语言,只有汉语、日语等才是外语。印度多种语言并存的现象使得印度人显得很有语言天赋,语言习得能力很强。一个印度大学生一生中至少要学4-5种语言:母语、印地语、英语、梵语和外语。梵语是古印度语,今天的印地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等均从梵语演化而来。现在梵语为印度中小学的必修课。
英语也是开发软件的好帮手。西方高科技国家一般认为,印度的IT人才价格低、热情又精明,而最重要的是,他们会说英语。印度高等教育早就与国际接轨,除保留其本土的语言文学、历史等专业外,其他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几乎同欧美国家是一致的,而且其高校毕业生无须进行专业认证和学历认证,就得到了大多数发达国家承认,这是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表现。
第二,加强与国外进行科技合作和交流。印度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不少高校和研究所的项目都能争取到国外的资助,如福特基金、美国印度研究学院、美国教育基金、夏斯特里印度——加拿大学院等。印度还与不少国家签订了交换留学生的计划。印度高等教育不但已走出国门,而且还向国外派驻专家、培训外国留学生和专家,并积极参与一系列国际组织,如: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7国集团等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印度加强了与国外高等教育的交流,及时获得国外最新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获得经济上的援助。
四、迅猛发展的软件业高等教育
由于历史因素,印度一开始就站在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上。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说:“印度是一个巨大的非西方社会,不仅受到西方武器的进攻和打击,而且为西方武器所蹂躏和彻底征服……然而,正因为如此,印度和西方的关系也密切得多……”西方的征服和蹂躏使印度认识到西方先进科技的巨大威力,印度必须学习和利用它来解开枷锁,争取民族独立和振兴。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就把发展高等教育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认为它是通向现代化的门径,尤其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就模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陆续建立起6所印度理工学院。1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以后,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他制定了一列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的政策,提出通过发展计算机软件“把印度带入21世纪”。因此,拉吉夫·甘地被人们誉为“计算机总理”。之后的印度历任政府,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置于优先地位,以带动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提高。拉奥先后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科技人才;那拉亚男总统增加科技教育的投入,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新科技领域继续实行优惠政策。为了赶上和引领知识经济大潮,印度极力发展数字化教育,全面开发科技潜力。
五、结语
曾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秉承了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语言,带有浓厚的宗主国色彩。在印度政府领导人及其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战后印度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143
[2]季诚均.印度附属学院与我国独立学院的比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曲恒昌.独具特色的印度大学附属制及其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2(8).
【作者简介】 蔡丹,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硕士;叶云竟(1984—),湖北大学教科院07级硕士。湖北 武汉 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