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语境进行推断 觅得文言翻译津梁

2009-05-22 06:32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后置现代汉语文言

沈 中

翻检历年来的文言翻译题,考生始终得分不高;可以发现他们答卷上都写满了字,但就是不能得分。3月刚刚结束的苏锡常镇一模考试情况,也是如此,苏州大市抽样均分不到4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得分偏低呢?从实际的阅卷情况看,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未掌握应试时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那么,在考场上该如何高效、正确地应对呢?

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翻译句子时千万不要孤立地只研读本句,要能联系上下文,先大概疏通全文,对要翻译的句子有所侧重,能结合上下前后的语境,对划线句的意思有个基本认识。有时候为保证译文准确,翻译时还要结合考试文段提供的选择题(内容分析和概括题的隐含信息量最大)、文段出处、标题、注释等信息进行推断和印证,译完后还要将译文与原文仔细核对,并联系上下文,看看能否全部解释得通。

比如,苏锡常镇一模卷考查的三句,从阅卷情况看,很多考生不会勾连上下文贯通文意,也不能准确落实各句中的得分点,例如把“论质往复”中的“质”解成“资质”“本质”等,把“往复”解成“重复”;把“权幸”解成“权且幸运地”,“私”解成“偏私”;“狱具”解成“牢房准备好了”,“贷”解成“代替”“抵偿”;等等。“论质往复”四字的翻译,其实查读上一句话,可以知晓傅伯成因为年少,不愿以老师身份自居,所以此句的大概意思可以推断为:他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很多学生得益,后来成为可用之才。有了这样的基本推断,就可以进行比较准确地直译。而第二句“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要从后半句入手疏通句意,谁“拒”和“拒”谁,只要这么一问,就可以明确傅伯成拒“权幸”者,“峻拒”无非是“严正(严厉、严肃)拒绝”之意;而“权幸”的意思又可以从上文“时权臣方开边”中得到启示,解释为“权臣、幸臣”。在考场上,很多考生往往孤立地“死盯”着本句翻译,没有从客观语境出发,反过来又以自己的翻译为中心,去解释上下文,这就犯了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其次,要有直译意识。所谓直译,前提就是要字字落实;译文要与原文基本保持一一对应关系,原文如没有古汉语的特殊用法,其遣词造句的特点就要尽力保持,语言风格也要努力和原文一致;而对于原文的特殊用法,那自然要按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来表述。如何做好直译?在正确推断的前提下,运用好“留、补、换、调、删”这五种方法,殊为有效。下面,结合近几年江苏卷和3月的苏锡常镇一模试卷上的3句翻译题,作一些具体的说明。

所谓“留”字诀,通俗地讲,就是抄录法。凡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物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谥号、官职、科举、典章制度、度量单位、专业用语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如一模卷中第一句中的“诸生”这个名词,显然不必翻译,而第三句中的“黥”是个专有名词,此处虽是活用为动词,但不必解释黥刑的具体意思,解释成“施黥刑”即可;再如江苏07卷“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中的“农夫、父友君”等;要特别指出的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碰到古今异义的名词现象,这就不能照录,要注意这往往是考查重点,比如江苏08卷“及得召见,遂见亲信”中的“亲信”,“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中的“江南”,他们在原文中只能翻译成“亲近信任”、“江的南岸”,不能照录。

所谓“补”字诀,就是添加法。省略,是文言文的一大表达特点,这也是高考中必定涉及的内容;做题遇到文言省略句,必须要把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量词(文言一般只用数词)等。一模卷所考的三句话,都涉及到了成分的省略,翻译时都要添加缺省成分,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如下:“(傅伯成)日与诸生论质往复,(诸生)后多成才”、“权幸有私谒者,(傅伯成)皆峻拒之”、“狱具,(傅伯成)请(朝廷)贷其死,黥(之)隶诸军”。

“调”字诀,就是调整法。在翻译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将文言文中的特殊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介词结构后置等,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来调整,这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这次一模试卷“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就设置了定语后置的语法现象,翻译时要调整为“有私谒权幸者”;再如江苏08卷“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中的“于江南”是个状语后置句,应翻译成“欲潜师于江南就尚”。

“换”字诀,就是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替换。文言文往往使用许多单音节词,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解释。“解释替换”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一模卷中的“论质”词语,就可以组词解释为“论辩(讨论)、质疑”,“往复”虽然难以组词,但意思可以借现代汉语翻译成“你来我往(或反复、来回)”;第三句“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中的“狱(当译为:案件)”“贷(当译为:宽免或宽恕)”是个多义词,“黥隶”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几个词语在课本中都有所涉及,这就提醒我们在解释文言字词时,既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也要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加以佐证。

“删”字诀,就是删除法。文言文中有些字词仅有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特殊句式中的标志词,补充音节的衬字,个别关联词语、偏义复词中的陪衬字等,这些字词并无实际意义,可以删除不译,江苏05卷中的“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中的“之”字就是一典型例子。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留心高考中屡屡考查的其他关键点,比如遇到被动句就一定要把被动语气翻译出来,一模卷第二句中的“权幸”,就要翻译成“掌权的、被宠幸的”;再比如判断句(05卷“有陈苌者”、 06卷“民,吾民也”)、固定格式句的考查,后者在04卷“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06卷“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中均有所涉及;再有就是考查把握古文的语气,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等等,如江苏08卷“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06卷“发吾粟振之,胡不可?”等。

上述的这些方法、技巧是做好文言翻译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最要紧的、最有效的还是在于有扎实的文言功底,没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这些方法、手段都无从下手。因此,对高一高二的同学来说,平时一定要扎扎实实学好文言文,文段读通、词语理解才是真正翻译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

猜你喜欢
后置现代汉语文言
一起来吹牛
浅谈初中英语后置定语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定语何时须后置?
“后置定语”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