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最新模拟探究题释析及应对

2009-05-22 06:32赵道夫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草丛文本探究

赵道夫

[权威解读]

200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探究”。在与08年考试说明相比,1、在条目位置方面,由(一)退到(三),但这不表示“探究”地位的降低。2、在条文表述上,变动较大。一是合,由08年的(1)(2)两条合为(1)条,同时删除了释文“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方法性提示语。二是增,新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今年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这是08年所没有的,要格外关注。三是改,将去年的第三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改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具体明确。使表述科学准确朴实,更为通俗易懂,易于操作,避免玄深 难懂的“有创意”“个性化”术语出现,但考查要求没有本质的变化。

从这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从考生出发,要有思考,有创意。

[最新模拟探究题释析]

一、(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

14.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6分)

[答案]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答出任两点即可,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评析]同一地点,为什么过去下雪,下得那么美好,而现在却千呼万唤也不见雪的踪影?作者为什么对雪那么怀念?那么向往?考生若能回答这些疑问,也就挖掘出了作品丰富的意蕴。正是这众多的疑问,促使考生联系自己的社会、人生阅历及文本实际去探寻、创造,从而丰富作品的意蕴,把握作品意蕴,进而把握作者的匠心。比如,联系环境恶化的现实,即可挖掘出作品意在表达对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联系文本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联系文本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表现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的愿望。

[指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几点:一是注意文本的整体倾向,褒贬爱恨等要分清,认真矛盾本质;二是明确探寻答案的思路。要抓住核心主旨,联系主旨谈意图;要联系结构谈意图;三是要分点列写,从主到次,看分值列写要点,一般,4分,不少于2个要点;3分,不少于3个要点,8分,不少于4个要点。“要点”要具体,要有针对性。

二、(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14.为什么文章开头写草丛“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结尾却说“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答案]探究角度示例:①意在表现草丛的默默奉献。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是草丛立命安身的需要,而当新的种子来临时,它们像功成身退的老人,让出脚下的土地,安然地面对曾经的苦守,体味成功的甘甜。②意在表现草丛的自甘寂寞。曾经的苦守赢得了自由的生长,然而它们注定是寂寞的,自身经历的艰难与村庄的惦记、造访、忘却一样,都只是随风而逝的分外事。忘却艰难,意味着自甘卑微和平凡。③意在表现草丛的乐观淡定。曾经的苦守让草丛拥有了峡谷、山坡,拥有了生命的家园。以淡定的心情回望曾经的艰难,品尝生命的超然。

[评析]文题以“为什么”形式考查考生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和个性化阅读水平。与上一题相比,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苛求考生答题的全面性,但更强调“我”的见解,和自圆其说的论述性,强调考生回答,要有观点,有分析。

回答本题,一要整体把握文本,联系主旨思考。“草丛”是文本塑造的核心形象,也是文本的主旨之所在。通过文本阅读,把握草丛的特点:不屈命运,顽强生存;甘守寂寞,无怨无悔;淡定乐观,超然物外;适时退让,服务他人。文本是明绘“草丛”,实与人生。二要根据题干关键,明解答题针对性。要抓住草丛“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之本质及其写作意图,和“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之本质及其写作意图来组织答案。

[指津]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探究”内容必须是文本中固有内容,如“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等;2、“探究”要有基点,有依据,即“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3、“探究”要有明确的内容,或语言,或情感,或技巧,或表达;4、“探究”要有个性特色,有自己的观点;5、“探究”格式为“摆出观点+阐述理由+总结归纳”。

三、(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1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节提到的“特别的意义”的内涵。(6分)

[答案]关注、同情、帮助弱势群体。将会:(1)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2)消除隔阂、歧视和对立;(3)促进社会和谐;(4)提升自身的心灵境界。(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评析]

表面上看,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实则是对文本主旨的阐释。而“特别的意义”是本文最重要的关键词,处在总结段的总结句上,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本文先写镜头中老妪一脸的平和安详,次写在路边的乞讨者,警觉、弱小;再写近景特写镜头中的老人那种无助哀怜的目光、被恐怖淹没的眼神,……一脸的怒不可遏。和

写字楼前的门厅台阶上的农民工的笑容不属于城市,就像他们的普通话无法扎根城市的方言。在这些具体的描写基础上,最后两节抒写作者的感慨和认识——从现象上升到心灵,直抵心灵的最深处,我们能看到许多的点,却往往无法看到由点到心灵之间的路,要“绘一条路”。

所以,要从心灵的高度,来理解主旨;从心灵的高度,来理解“特别的意义”。

[指津]此类试题常以解释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面目出现,对重要词语和句子含义阐释,是一种成熟常见的题型。同时,重要词句本身常是含蓄的或“形象”本身。解题是要注意:一是“还原原则”,就是将句子再还原到原来的语境中去,从而求得其“含义”的阐释;二是要理清层次,把握主旨,发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即隐含信息。比如“特别的意义”;三是将抽象或具象转换成“具体”或“概括”的形象。以上三点,是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所在。

[应对策略]

1、紧扣文本,尊重文本。

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第一,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整体倾向,特别是关键内容。第二,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文本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表现的也往往是普遍的认知规律。第三,尊重作者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作者创作文本常常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得比较隐蔽。阅读文本要注意挖掘这样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延伸拓展的探究。

2、立足文本,适度发挥。

探究题解答,无“我”不行,但着我之色彩要适度,不能过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观点、依据,适度发挥

如2007年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不是人为制造的;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和屈辱,没有必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回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

这是从文本中得出的个人的理解,所以个人理解也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3、顺藤摸瓜,由内到外。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普遍特性。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往往借助一些意象进行描述。答这样的探究题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我们要善于顺着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蕴含的心理的“瓜”。如[典题佐证]中的第三题。

4、深入慎出,展示学识。

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是“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融入性”试题。这种题目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所以,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入乎文内,才能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又要出乎文外———出乎文外,才能不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才会头脑清醒,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

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运用自己的学识进行论证便可以了。

5、积累学识,充实储备。

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广读强识,充实储备,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如:在探究题中,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应该让学生知道一点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 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 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

有人借助传统的词语,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有人另作概括,指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是: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中华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4)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6、适当比较,提示本质。

如2006年江苏高考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有两位考生这样作答:

A、更喜欢第一段。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静默的神态。

B、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这两个答案分别抓住了一、二两段的精髓,遣词也较为准确,但可惜答案不能得全分,为什么?因为这两位考生都忽视了题目中的“更”字,“更”字意味着要先进行一番比较,而后作出判断,而这两个答案只是就其中一段来评析。

因此,解答探究题时一定要加强“题本意识”,靠船下篙,看菜吃饭,怎样问就怎样答。

7、规范答题,用语简明。

无论是描述性文字还是议论性文字,都要求精练而畅达。可能题目会提出一定的字数限制,即使没有,考试时间的约束也不允许考生信马由缰,长篇大论。所以,答题时三言两语必须点到要害。

在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到答案的规范性,一般宜用“总—分—总”式回答,分说层面要注意层次鲜明,可以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或序号标明答案脉络。

猜你喜欢
草丛文本探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设问引导探究
草丛音乐会
捉蛐蛐儿
草丛上空的白云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下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