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江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初探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政府部门管理职能转变的需要。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单纯依靠政府已满足不了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只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才能得到良性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理财观念,创新会计管理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降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二)建设新型公共财政体系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框架已经初步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也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进行调整。建立公共财政在客观上要求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改革财政资金供应方式,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竞争意识,能规避事业风险,降低事业成本的新型会计管理制度。
(三)融入国际先进理念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规模、项目和资金的具体安排等基本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单位缺乏自主权,承担的责任有限,所以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忽视资金使用效益、不重视加强内部管理,使有限的经费变得更加紧张,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国际惯例,非营利组织单位除了接受政府部分财政补助款外,其主要经费来自于自身经营所得,这在客观上要求非营利组织单位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创新会计制度,逐步建立管理型的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健全单位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制度,注重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体制方面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1)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专项资金是指定用途、专款专用、单纯核算的预算资金。对某些预算支出进行专项核算, 有利于保证专项任务的完成,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大了财政负担, 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2)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上。首先预算外资金大量存在是冲击国家财政收入, 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预算外资金是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分离出来的, 但在分流收入的同时, 并没有相应地分流财政支出, 于是出现了原由财政供给的项目照样供养的状况。这不论从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理论还是从实践看, 都必然导致预算资金紧, 预算外资金松的问题。其次预算外资金存在会是导致分配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分配不公, 诱发腐败。预算外资金的产生实际上是政府对地方和部门的放权让利行为。对各部门放权, 使得本来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的分配权力纷纷下放到各主管部门。在利益机制和攀比效应的诱惑下, 一些部门竭力寻找预算外的财源,“三乱”行为进一步蔓延。第三是预算外资金存在加剧了部门保护和条条分割, 不利于政企分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部门单位的既得利益。一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 必然要考虑如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收取, 怎样保证这块资金的完整和规模扩大, 因此会加大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加剧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 致使政企分开难度较大, 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或执行不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确保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前提。然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设立不全或根本没有,有的即使有还是多年以前的,根本不能适合当今单位会计管理的需要。还有的单位制度比较健全,但没有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考核工作业绩的需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已建立了内控制度的单位,部分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
(三)疏于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一直行政事业单位薄弱环节, 资产管理粗放, 责任人不落实, 资产使用效率低, 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 资产处置不规范, 长期不清查, 久而久之则账有物亡, 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弱化, 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有的单位家底不清、帐实不符的问题较突出, 一方面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却长期挂帐未作处理; 另一方面, 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帐外资产未入帐, 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 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 流失更具隐蔽性。更有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 自行采购公开透明度也不够, 极有可能出现侵吞国有资产现象, 以上所有现象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 遵守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做到及时盘查定期清查, 通过帐务清理要达到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表相符, 确保单位帐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 提高资产利用价值。
(四)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长期没有引进新人,加上新的会计知识的不断更新,部分老的会计管理人员对《会计法》和新的会计管理知识了解不彻底, 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同是还存在部分单位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 绝大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多职, 疲于应付, 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 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 工作停留在账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按部就班, 只求过得去, 不求过得硬, 参谋监督作用发挥很不到位。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对策
(一)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制改革。(1)财政专项资金实行分类管理。目前, 财政专项资金在财政资金中占有一定比例, 涉及项目较多, 必须实行“分类管理, 专款专用, 统一结算”的管理模式。分类管理, 即根据专业资金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类别, 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2)严格履行借款合同并重申不准职工借支的规定。今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 一般不应发生借款业务, 特殊情况需要借款的, 应履行借款合同, 依法借贷。同时财政部门应重申不准职工借用公款。还要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都归政府所有, 由政府财政部门统一支配。(3)明确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彻底打破“两权”不变的格局。国务院已明确指出:“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 不是部门和单位自有资金, 必须纳入财政管理。”这充分揭示了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是一种依托国家政权、以政府为分配主体的财政性资金, 突破了过去“两权”不变的格局, 重新把所有权归还国家, 管理权归还财政。这就使扩大财政收入规模, 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成为可能。(4)取消单位收入过渡户, 确保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财政专户。对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是搞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前提。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是保证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财政专户最有效的办法。
(二)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内部会计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 保证部门、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二是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促使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内容。在制度中要体现以适应性、可操作性原则。即制度的制定必须结合单位实际,不能照搬硬抄。内部会计制度的条文在表述上应尽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与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与此同时,要通过考核、检查、监督等形式严格贯彻执行既定制度,切忌流于形式。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 变“资金”观念为“资产”观念。破除重投入、轻分流的思想。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督促单位领导自觉重视国有资产管理; 各单位要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结合实际, 制定完善的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 逐步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行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 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 自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建立健全考核指标, 明确责任,奖优罚劣, 充分调动资产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益;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对各种借款必须定期清理, 及时回收, 坚决制止公款私借, 暂付款不得长期挂账。严禁利用暂存款隐藏收入, 躲避财政监督; 要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 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而合理配置资产。利用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 从源头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监控, 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会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要分别设专人管理账目、物资, 配套完善出入库手续, 达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以实现资产管理与会计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定期清点盘存, 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储备会计管理人才。首先要使领导转变观念,认识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从观念上认真对待会计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有关财政、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行财政、会计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会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定期听取本单位预算执行和会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并要求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二是要加强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有计划地吸收一些年轻的,具有会计或审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财会和内审岗位,不断加强财会和内审力量。三是要健全人才储备职能,对在单位理财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应注意加以赏识和重用,并加强对其进行后续教育工作,使其日后成为单位会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参考文献
[1]金明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现代商业,2009,(03)
[2]袁大骧,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徽水利财会, 2007,(04)
[3]郑选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研究, 2007,(02)
[4]刘利艳,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1)
[5]赵艳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科技咨询导报, 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