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中的特殊现象举隅

2009-05-21 10:09陈德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特殊鉴赏古诗词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无论题材、形象,还是表达技巧,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我们能较好地把握这些作品的主旨内涵。但在有一部分作品中,却存在着比较特殊的现象,本文对这些特殊现象进行了例证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 普遍 特殊

古诗鉴赏是现行高考的必考点,赋分一般为6——1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试题所选材料无论从题材、形象,还是表达技巧、思想感情都属常规化,那么考生感还有一定的得分率;如果出现与上述内容相反的情况,即出现一些特殊现象,那么考生则会非常为难,难免胡乱作答,从而导致严重的失分。如20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宾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问:“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略加分析。

多数考生理解为借景抒情,借“残照”、“归鸦”这两个凄清的意象表达对家人的的思念之情。这就理解错了,而原因就在于只看到“乌鸦”这一意象代表的凄情(再加上“残照”的误导),而没注意到诗中是“归”鸦,强调“归”字,而不是传统意象的含义。实际上应理解为鸦“归”而人不能“归”,形成对比(或反衬),突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由此可见,对于诗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的确应引起我们教者的高度重视,教师应把它们教给学生,才会让学生成竹在胸、处变不惊。以下内容就是我对这些特殊现象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反传统意象

古诗中有很多常见意象,它们都有相对固定的含义和情感。如杨柳表示难以别离,秋月代表凄清,鹧鸪代表萧条、凄凉,梅花代表孤傲、高洁,杜鹃代表凄凉等,但有时这些意象在一些诗中就发生了改变。

(1)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所写秋月就与传统意象上的理解截然不同,它恰恰是描写的是山中美景的一部分,表达的是对此景的喜爱和赞美,对闲适山居生活的向往。

(2)《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水”,一般理解为春天的美景,如《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中的春水便如此。但在该词中,李煜是借“春水”的连绵不断来表达自己的悲愁之情。

(3)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传统诗歌中的柳(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等)是代表离别的愁绪,但曾诗一反传统,把柳的形象转变为一个仗势便张狂的小人物而大加贬斥。

二、对历史人物的全新理解

很多历史人物,迄今为止,人们的评价基本一致,但作为文学家,他们的眼光往往独到而又确有道理,例如对于诸葛亮,绝大多数人认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且足智多谋,但就有人认为他走出南阳茅庐是为了博取功名并违背隐居的初衷而颇有微词。

(1)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历来人们对周瑜的看法是赞扬、敬佩,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周瑜的赞美甚至仰慕。而此诗却认为周瑜的成功全靠东风的帮忙,纯粹是一种运气,而非他的才华有多高。

(2)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弟子至今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诗中提到的项羽,一直以来人们多认为他是一个失败的大英雄,对他充满了惋惜之情。如李清照《乌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叠》诗中作者认为即便项羽不自刎乌江并试图卷土重来,江东子弟也未必跟随,从而表达出项羽的失败是一种历史必然的观点。

三、常见题材的创新情感

古诗题材种类繁多,但常见题材都表达相同的情感、观点,如离别类的就常表达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情,建功报国类就常表达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感,山水田园类的就常表达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等等。但一些诗却一反常态,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情感来。

(1)《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天,正如此诗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以萧条破败凄凉之秋景来表达悲情,是大多数诗人对秋天的固定情感态度。而《秋词》一诗赞美了秋天独特的景致,并且境界开阔。

(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词中的“梅“,一般会认定它具有孤傲、高洁的特征,并常以梅喻人。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中的梅即如此。而毛诗中的梅,却是春的使者,绝不“争春”,也一点不孤傲,它会与所有山花一起“烂漫”,并因此而倍感欣慰,传统的梅花题材,内蕴已发生了根本改变。

四、风格突变

作为诗人,通常都有比较固定的风格特征,如李白诗风清新飘逸,擅长奇丽的想象;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擅长写实;李清照凄婉动人,擅长表达个人不幸遭遇的愁苦情绪等等。但这些只是他们的主流风格,如果在读他们作品时,不分青红皂白来个一刀切,以一种定势思维去鉴赏,就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且看2007年高考全国Ⅰ卷:

望江南 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首举宋词豪放大旗,开创豪放派,其词意境开阔,词风雄浑,有豪言,有壮志,堪称古词一绝。如果以这种认识来理解《望江南》,那就错了,该词上阙春未老之景写的是斜风细柳,半壕春水,朦胧的烟雨,这些景能是意境开阔么?恰是引发无奈中的思乡之情的衰景,而既是写令人思乡的柳,令人愁苦不尽的春水,令人茫然的烟雨,能说词风雄浑吗?说象婉约诗风还差不多。

另外,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染秋月),李清照绝句《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都是风格突变的典型。

以上内容只是古诗鉴赏中特殊现象的一部分,未能列举详尽。但至少可以给师生提个醒:古诗鉴赏一定要立足于诗歌本身,不要被定势思维所左右。

★作者简介:陈德超,四川省仁寿县清水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特殊鉴赏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立足特殊化,巧解数学题
档案见证基层民主在“特殊”选区的首次实践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怎样转化个别“特殊”的幼儿
一次“特殊”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