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崧
摘要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商誉只有在非同一控制合并条件下才有可能被动地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出来。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改进和会计技术和会计理论的进步,商誉资产应该可以更加主动地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本文就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资产组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6-0019-02
一、商誉资产现行处理方式的再思考
商誉是指在同等条件下,企业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较为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较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较高等因素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可以为企业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水平的收益。它通常包括良好的声誉、卓著的管理、较好的经营效率、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内容。依据商誉的取得方式,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其他商誉即是自创商誉。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商誉资产只有在非同一控制合并条件下才有可能被动地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出来。按照新会计准则,在非同一控制合并条件下,当合并方让渡的资产价值超过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并购方享有的部分时,其差额即为商誉的价值。现行处理方式的缺点较为明显,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如下:
1.商誉资产不能及时地在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
商誉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现金流量,符合资产的概念,应该列为企业的资产,但是现有会计准则只有在非同一控制合并条件下才有可能把商誉资产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出来。非此条件下,尽管商誉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发挥着作用,但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却没能反映出来。目前商誉资产的处理方式直接造成了企业资产价值被低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现行处理方式不能准确地计量商誉的公允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收购股份的形式并购其他企业,在通过购入股权的方式并购其他企业时,并购方让渡资产的直接目的是取得被并购企业的股权,进而达到控制被并购企业的目的。即并购方让渡资产直接换取的是代表被并购企业净资产所有权凭据的股权资产,其出价的多少直接针对的是股权资产,而非被并购企业的净资产,股权资产的价值受证券市场成熟程度、供求关系以及与证券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造成了并购方的出价中尽管包含有对被并购方商誉资产价值的认可成分,但这种出价里更多地反映的是代表被并购企业净资产所有权的股权的价值,因此以对股权的出价作为确定合并商誉价值的基础反映出来的商誉价值显然不够准确。
二、商誉资产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分析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不主动反映商誉资产相关信息的主要原因是商誉资产的入账价值难以准确估计。因此能否准确计量商誉资产的价值,成为商誉资产能否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企业资产的入账价值最常见的就是付现成本,当企业通过让渡一项或者几项资产来换取一项资产时,让渡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账面价值就是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是商誉资产有别于其他资产之处在于:企业的商誉资产通常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非付现或者通过让渡其他资产取得,这就造成商誉资产通常无法取得历史成本,从而造成在原有会计准则下无法准确计量。新会计准则推出后,随着一些新的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实施,使得商誉资产的计量记录成为可能。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新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模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5种,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如果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公允价值是理性的双方在公平的市场中,在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关系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它可以用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表示。由此可以认为在新会计准则中所提及的5种计量模式中,事实上可以分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两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越之处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通过会计技术手段取得一个理论入账价值,这个价值不要求资产价值的增加一定要建立在付现或者让渡资产的基础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出现为商业资产计量记录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2.资产组
商誉资产除了价值不易确定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商誉资产通常难以独立存在,商誉资产通常与其他资产共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特性使得商誉在原有会计准则下要么没有纳入会计信息系统,要么有些品种商誉的价值被动地与其他资产一起纳入了会计信息系统,但是并不单独反映商誉的价值。新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些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比如资产组,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与其他资产共同在会计信息系统反映某些品种的商誉资产单独计量记录成为可能。而且这种反映既可以单独列示商誉资产的价值,也不会造成企业资产总额的虚增。资产组概念对于商誉资产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在于:企业可以以资产组的方式把某些商誉资产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然后再结合其他会计技术单独列示商誉资产。
三、商誉资产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设想
商誉的经济学含义就是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差额的资本化价格。结合新会计准则提供的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可以设想采用把包括商誉资产在内的资产组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取得包含商誉资产在内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因为资产组内除商誉以外的其他资产通常比较容易取得活跃的市场价格,所以在包含商誉资产在内的资产组的公允总价值中,扣除资产组内除商誉以外的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剩余部分就是商誉资产的价值,只要商誉资产确认准确、资产组划分合理,并且折现率选择合理,最终可以取得合理的商誉资产价值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出来,具体设想如下:
1.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商誉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良好的声誉、卓著的企业管理、较好的经营效率、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商誉,效用也存在差异。因此企业要把商誉资产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首先应该按照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有选择地计量记录商誉资产,既要保证主要的商誉资产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出来,又不至于高估企业的资产总额。
2.资产组
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人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还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因素。新会计准则中资产组概念是商誉资产合理计量并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商誉资产通常不能够单独存在,必需依附
于其他资产、资产组乃至子公司才能存在,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带来现金流量。资产组概念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商誉资产和它存在所依附的资产看成是一个资产组,只要这个资产组划分合理,就能解决企业商誉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却因为没有可观察的公允价值,或者因为无法准确单独计量现金流量导致无法折现获得公允价值,造成企业商誉资产无法合理计量入账的矛盾,必要时还可以划分资产组组合。
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会计计量的技术手段,通常情况下,最常见的公允价值是市场价格。但是企业的商誉资产通常并不是通过交易或其他会计事项取得的,不付现或者不让渡资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历史成本,此外商誉资产也难以找到可以参照的活跃市场价格,因此按照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自然无法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新会计准则规定,在会计当局无法取得可观察的市场价值时,还可以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量。现值计量是公允价值计量中的重要技术手段,现值计量方法可以全面反映形成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包括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对产生现金流量的时段的合理判断、利率的选取以及包含在资产或负债价值中的其他非确定因素等。结合资产组概念,可以把不能产生独立现金流量,或者可以产生独立现金流量但不易准确计量的商誉资产与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资产一起作为一个资产的组合,先把资产组的现金流量折现,取得包含商誉资产在内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关于折现率的选择需要考虑3方面:第一是无风险报酬率的确定,企业通常把同期的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也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来使用;第二是特定风险报酬率的选择,特定风险报酬率通常可以选择投资协议、融资合同中约定利率作为折现率。第三是商誉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商誉资产如果可以为企业带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且该利润率高于同期的国有银行利率或者国债利率,那么企业的利润率也可以作为折现率使用,而且选择较高的折现率取得的现值相对较低,恰好不会高估企业的资产,反映了稳健性原则的要求。
4.商誉资产的记录
商誉资产的价值的记录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商誉资产的价值按照资产组内除商誉资产以外其他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分配到各个单项资产当中去分别计量记录,即不单独计量记录商誉资产,商誉资产的价值通过资产组内的单项资产,与资产组内单项资产的价值一起在单项资产中反映;另外一种是按照商誉资产在内的资产组总折现价值中,扣除其他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后的差额来单独作为商誉资产计量记录。后者更能有效地反映商誉资产的价值状况,尤其是在资产组内对单项非商誉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或处置时,既不影响单项非商誉资产的价值计量记录,也不影响商誉资产的计量记录,至于其减值计量,在现值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参照总部资产的处理。
四、小结
商誉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差异化最大的资产,其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是非常复杂的,既有显性的因素,也有隐性的因素。资产组概念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提出让我们完全可以避免用其他专业复杂的视角分析评价商誉资产,会计学科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计量、记录商誉资产成为可能。因此通过会计的专门方法,对商誉资产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记录,把商誉资产主动地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合理地反映出来,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方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