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2009-05-17 05:34王志强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罗斯福一节课教案

王志强

本人从教已十余年,从一个刚上讲台稍显稚嫩的毛头小伙变成老练成熟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我成长、催我成熟的因素很多,如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解决一些实际难题,多听听优质课、示范课吸取别人的长处,多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听听同事的心得,多看一些相关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等,不一而足。而教学反思对我来说更具意义,它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本人略谈一二,与同仁们共勉。

一、教案反思

当教师一定要写教案,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但教案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教学要求和不同教育对象的水平不断修改和调整。一课好的教案应有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合理性、提纲的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我每上一课后就会针对教案作一些修改,有的微调,有的改动很大,甚至是颠覆式的。我在这里仅举一例:新课改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材提供了三个内容,分别是:临危受命;实施“新政”;摆脱危机困境,既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我第一次讲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讲的,效果一般。下课后,我把教案稍微修改一下,把第17课最后一个主题“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加入本节来讲,这样知识更系统了,对胡佛和罗斯福两个总统两种政策、两个结果进行的鲜明对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是展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环节,教学过程安排的合理不合理,不仅证明你用心不用心,更能体现你的责任感和基本素质。尽管我课前充分备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努力使教学过程完全按我意想的进行,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难免有不足,所以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显得很有必要。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总感觉知识面有点窄,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些内容:“罗斯福毫无悬念地在大选中获胜,请问美国总统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学生争论不休,我给他们仔细解答后,进一步问:“美国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来管理国家政权?”慢慢把学生引向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相关内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进而我又问:“现任美国总统是谁?”学生的思路就叉回到了现实。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

三、教学方法反思

常言道:教无定法。这话一点也不假,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前几年运用课件展示再到现在新课改要求进行探究式教学,我深有感触,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填鸭式教学的优点是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强,知识系统完整,但缺点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人文精神;利用课件的优点是教师在课堂较轻松,教学内容多,资料丰富,也有一定的互动性,缺点是给学生的思考空问少,过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应接不暇,课后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新课改其优点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组讨论,可合作学习,甚至可演历史短剧,真正把学生调动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课下自学能力、课堂上的表达能力等,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学生有可能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师不易控制课堂等。我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这几种方法或单独运用或混合运用,力争达到最佳效果。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现在可以说基本上得心应手了。

四、教学效果反思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坚持写教学日记。每一节课后我都会给自己的教学效果打分。打分的标准就是本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基本知识是否掌握,课堂气氛如何,学生互动性怎样,等等。刚参加工作时,课堂效果大多一般,良好的都比较少,优秀的基本没有,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不及格。我并没有气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自己定努力的目标。并从最基本的做起,如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课堂上的表情变化、姿势手势、如何传授基本知识、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等,都精心设计、不断完善。经长时间的磨练,再看现在的教学日记大多都是优秀,良好的都较少。更不要说不及格了,与初登讲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

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与学生加强沟通。我上完一节课后,常常找一些悼生聊天,不仅找成绩好的,也找成绩中等和较差的;不仅谈这一节的,也谈以前的;不仅谈历史,也谈其他学科的。对于一节课,不同的学生由于站的角度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这样我就较全面地了解了自己教学的效果。如何使自己的课尽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的课,我认为做到两点就可以:一是把教材简单化。所谓的简单化就是通俗地讲课,深入浅出,使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学生一学就会,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二是了解学生心理,思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罗斯福一节课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托马斯的一节课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半张纸》教案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