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春
新课标指出:“要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合作精神。”但在新课标大力实施的今天,合作学习在有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流于形式。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和实施谈一些看法。
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首先教师必须深入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认真观察、了解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发现不认真交流的小组或个人,都要及时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而顺利地开展;其次教师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火花”,及时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或想法,让学生对合作交流充满兴趣;最后,教师在交流活动中如果发现部分学生出现思维受阻而不能进行下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才能排除障碍,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要和谐、有效,除了教师所起的作用外,组内成员也至关要紧。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进行合理分组。分组应采取将男生和女生、本科目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以及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搭配分到一起。每组人数适中,一般4~6人为宜,组内成员应适时有所调换,半学期可重新整合、划分,便于让学生有更多的交往空间。
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好了,组内如何合作交流学习呢?
一、遵循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原则
让优等生不独占“领导地位”,后进生同样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在小组内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我们可将
组内成员划分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主持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都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
二、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注意事项
1.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因为,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认识,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才不至于在交流活动中充当听众或观众;2.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有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3.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宜过多、过滥,只有那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宜开展合作学习;4.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交流,教师要提醒学生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笔记,记录自己没想到的问题,以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5.教师始终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极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促进学习多方面和谐进步。◆(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东山街道坪岭小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