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贞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变传统式教学为突破口”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应该倡导探究性教学,即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试以“多倍体”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探究性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本节课主要在掌握“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多倍体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在生产实践——育种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从认知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后反思
1、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2、新旧知识的联系情况。
3、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
4、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应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创新教学,探究教学之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拓展思路,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把教学活动组织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活动。在探究性教学中师生共同活动的趋势更为突出,情感更为交融,创新意识更为浓厚,课堂效应更为显著。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设疑、导疑、释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思维环环相扣,层层推导,不断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真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真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