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勇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但在中职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是实用性的教学,是人人乐于参与的教学,是人人获得成功体验的教学,是学思结合的教学。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中职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能力和养成良好品质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但是目前由于中职计算机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或对最新教育理念理解方面的偏差,致使“任务驱动”或“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加之中职学生基础偏差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探讨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加深对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实际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不再以知识数量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评估标准”。由此可见,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使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与核心。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不仅要使中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要使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的策略
1、有效教学要突出实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同时中职计算机课程更是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能力为本位,面向职业岗位群,突出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术性,教学要与生产紧密结合,“‘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例如很多计算机教师在讲授硬盘分区时,仍然选用英文界面的FDISK分区命令进行硬盘分区,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却不知FDISK命令因分区速度慢及不支持大容量硬盘等缺点早已被计算机行业所摒弃,易学好用的Disk Genius~成为主流,试问一堂课老师传授的知识或技能早已过时,或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因此,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是一种实用性的教学。实用性是中职计算机课堂贯穿始终的原则,它是有效教学价值属性的重要体现。
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能力分析,把握好教学的方向,明确所教学科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然后在每次备课时,追问自己如下问题:这节课的内容对这个专业的学生有用吗?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帮助吗?比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本人就将计算机组装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引入到一年级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之前虽然都用过电脑,但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拆装过电脑,也不会对电脑软件故障进行处理,通过计算机硬件识别与选购、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设置与安装三个教学子项目,学生在实践中看到一台台电脑经过自己双手组装后,成功地运行了,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学生在实践中既掌握了计算机软硬件组装及维护的实用技能,又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学生走上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选择实用的、贴近实际需要的教学项目,使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完能用。
2、有效教学要突出激趣性
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激励者。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励学生求知的愿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创设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那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供高质量的教学项目,创设美感情境
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是技术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更是艺术的教学和美的教学,而目前很多中职计算机教师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势必造成因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而影响课堂的效益。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最常开设的课程,如:网页制作、二维动画、图像处理及Word排版等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处处都应该渗透着美,展现着美,让学生感受到美。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成为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的原动力。试想一下,如果仅仅是将知识点简单堆积在一起,而毫无美感可言的教学任务,怎么能让学生感兴趣呢,又怎么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呢?即便学生完成了任务,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但如果平时的学习从没有体会到美的存在,受到过美的熏陶,毕业后又怎能完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美的作品呢,这样的教学又怎么能说是有效的呢?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既蕴含知识技能点,又画面美观,表现生动别致的教学项目,创设美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有实际用途的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的选择要以提高中职学生兴趣为准则,以学生最常见的,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为标准,如本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就选取了收发电子邮件,QQ即时聊天,请柬的制作,毕业生推荐表,贺卡制作等教学项目,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3)巧妙通过游戏,激活课堂氛围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选择一些游戏导人教学内容,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玩游戏中享受乐趣,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极大地激活课堂教学的效益。比如本人在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将单选按钮的知识编写成“寻宝藏”的游戏,将多选按钮的知识编写成“找两图的不同点”等小游戏,通过玩游戏一分析游戏一制作游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在游戏中体会到程序设计的乐趣。
(4)引入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职学生其实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不服输的竞争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地引人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间、小组间展开学习竞赛,营造出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如汉字录入是中职计算机学生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但汉字录入训练尤显枯燥乏味。而常见的汉字录入软件大部分是单机版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无法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因此本人设计了一套网络版的汉字录入软件,每个学生均可以即时地在自己的屏幕界面上看到班级前十名学生的排名情况及自己的成绩情况,较好地调动了学
生间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3、有效教学要注重体验性
有效教学是一种获得成功体验的教学,成功的体验可以帮助中职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使他们不断产生对学习的深厚兴趣和需要,促使他们不断进步与发展。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其形象直观的优点对提高课堂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很多教师运用不当常会导致课堂信息容量大,教学速度快,学生还来不及消化当前内容又被灌输另一个内容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极易产生畏难心理而放弃学习。因此,有效教学的课堂要遵循“少”就是“多”的策略,要从“少”处着眼,从“易”处人手,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参与中获得成功喜悦,然后因势利导,逐步深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及把握教学进度时,应该要量学生之力而行,多多并不益善,每节课完成几个知识点、能力点的教学,做到人人过关,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体验极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这种心理感受又能够产生激发学生继续进取的积极效应。当然,作为教师,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亮点和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这也是促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重要条件。
4、有效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量的获取,更关注学生内在思维的培养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这一点对中职学生也不例外。目前中职教育强调以技能为核心,计算机教学普遍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具有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但很多计算机教师没有很好体会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将学生技能培养与机械地操作简单等同起来,“老师示范一步,学生跟做一步”的现象随处可见,老师缺乏对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意识,学生也没有养成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的习惯,课堂上学生身动而心静,因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当然也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大大影响了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宽容、民主、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适宜地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的想法、思路明晰化,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及时鼓励学生归纳与反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或表达所学的知识,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经常问一问自己是怎么想的,是否有更好的办法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到学思统一,真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师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领会新的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本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求知的愿望,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阮红芳,靳玉乐,有效教学论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3,(8)
[2]杨晓东,试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3]张颖-浅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职业技术,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