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卫国
摘要:美和艺术有着特殊的育人功效与育人价值,因此中外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将美和艺术运用于教育尤其是以塑造人的心灵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学科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借鉴正逐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一个全新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借鉴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是我们进一步深化这一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进程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2-0185-03
中外思想家、教育家们早就天才地发现,美和艺术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因此中外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将美和艺术运用于教育尤其是以塑造人的心灵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并在这方面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思想智慧,成为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美学思考与研究的源头活水所在。但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同美学(艺术学)的交叉研究,应该说肇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是在国内兴起第三次美学热和李燕杰等老一辈教育艺术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学科化发展的历程而逐步开展起来的。回顾与总结这20多年的研究状况,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前提与逻辑起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的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着特定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效性,因此如何增强实效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首要课题。事实上也正是在对这一课题不断求解的过程中,美和艺术因其特有的属性和特殊的育人功效开始受到青睐,从而开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之路的。因此不论学者们站在怎样的角度立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学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运用美和艺术的因素来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之美学借鉴研究的主旨和核心,也是它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的维度
由于美和艺术是两个密切关联而又不完全等同的范畴,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思考与研究实际上有两个界线不很分明的维度:审美之维和艺术之维。由此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的两条发展道路,即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有人称之为审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人称为艺术性或艺术论)研究。如曹廷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美学》(《探索》1986)、楼焕甲等人所著《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解放军出版社1992)、陈君生《论思想政治教育美》(《理论探讨》2003)、洪燕《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境界》(《思想教育研究》2005)、汪士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创建》(合肥工业大学2005)等等,这些带有(审)美、美育、美学字眼的论题,基本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之维的研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专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审美维度研究的最高水平(详见后文)。而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汪海燕教授合著的《思想教育艺术概论》(首都师大出版社1984)、徐家凤《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规律》(1987)、王北生等主编的《德育艺术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郭改玲的硕士学位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等等,这些直接冠以艺术之名的命题,则主要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之维的研究。其中尤以冯文广等人所著《德育艺术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和中南大学刘新庚教授在其专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6)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专门探讨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
如同美和艺术的关系一样,这两个研究维度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其区别在于,它们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审美研究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审美因素的发掘和审美关系的构建,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式、作品乃至整个活动过程各因素各环节的立美创造与审美体验,以求达到“立美育人”的目的;而艺术研究则主要是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操作层面。它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别是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创造,以期通过艺术的美感效应(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来改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借美育人”的目的。但是,美和艺术同为美学范畴,本身就有某种“天然”的血缘关系: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美在历史上也主要是指艺术美,如黑格尔就曾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之维与艺术之维研究的差异和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次要的而非主要的,而紧密联系、彼此相似乃至很强的交互渗透性才是它们关系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中必然会涉及到艺术性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立美创造特别是其中形式美、作品美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艺术创造;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研究中也不可能不涉及到审美性问题,否则就会失去艺术的生命力。其实只要稍微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学者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时,他们实际上讨论的却完全是或者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所以我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在它们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和艺术化最终殊途同归,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真善美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境追求,这种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不仅体现了合规律性之真与合目的性之善。而且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它既是审美的境界,也是艺术的境界,更确切地说是艺术美的境界。基于上述理由,同时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视野研究这个大题目下,我们不对这两条脉络做严格的区分,而是以艺术研究脉络作为主线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借鉴之路,其中当然也会涉及到一些审美视角的研究成果。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维度研究脉络的专门梳理,可以参考中南大学杨国辉《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1)一文。
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视野研究的发展阶段
从纵向看,这20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李燕杰、刘吉、曲啸等思想教育艺术家以一种真诚、平等、理解、关爱的态度,通过对话、演讲等将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的方式与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受到热烈欢迎并引起轰动,进而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演讲热潮。人们在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巨大魅力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这一现象的理性审思。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大背景下,中央有关领导明确指示:“要认真总结思想教育艺术家们的工作经验,以改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千
千万万个李燕杰。”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借鉴研究呈现呼之欲出的“临盆”状态。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启动阶段。1986年2月,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1988年5月又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这里教育艺术实质上是指思想教育艺术);1990年1月,《教育艺术》杂志创刊;紧接着在研究会组织下成立了《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编委会,并开始陆续出版。同时,由于这一时期教育和德育领域的美学借鉴研究发展很快,也直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学思考与研究。专门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成立和大量学术刊物、著作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同美学(艺术)的交叉研究开始正式启动。
无论是研究会的杂志和其他各类刊物发表的文章,还是《丛书》已经出版的几十种著作,都鲜明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研究成果数量少,内容十分庞杂散乱,而且大多是就实际工作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的一些经验描述性的思考和探讨,应用性较强而学术性不足,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审美)命题的本体性研究。
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全面探索阶段。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全面展开。理论研究领域不断分化和细化,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纳入学术视野进行专门研究;同时在德育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德育美学和德育艺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获得了一定的学术空间。以此为契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出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从而步入全面探索阶段。总的来看,这种探索主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
一是本体性研究。这类研究所关注的是“为什么、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侧重于基础性理论探讨层面,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及艺术的概念、命题、内涵、本质、特征、功能、过程、原则、规律以及一些特有范畴(如魅力)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是应用性研究。这类研究关注的是“怎么做”之类的问题,侧重于实践操作层面,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化、艺术化的各种具体艺术策略、方法、途径、手段、技巧等方面进行的探讨。
三是总体性研究。这类研究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美或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命题(专门研究对象)进行总体上的研究,试图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艺术)的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它是前两个层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最终发展趋势有可能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艺术)学科。这一层面的研究在目前还只能说是开了个头,研究成果极少,理论层次也不高。笔者认为这将成为今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视野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从横向看,这20多年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概念与本质。艺术概念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某种技能、技巧、技艺;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工作);三是指以审美为主旨的各种专门艺术。鉴于人们通常用艺术一词指称专门艺术之外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大多数研究者也是在方法意义上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甚至认为只是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技巧。另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审美特性,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既有创造性又有审美价值的方式方法或技能技巧。只有极少数研究者跳出方法的狭隘视界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认为它是指富有审美性、艺术性的或者说审美化、艺术化了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所谓艺术性即包括了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与审美性等艺术的基本属性。比较起来,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观点最接近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本质。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理论依据。《德育艺术论》探讨了德育艺术的哲学定向,郭改玲的论文从哲学、心理学和美学角度进行了讨论。但都显得力度不够,有待加强。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命题确证。这类研究极少,只有冯文广等著《德育艺术论》、郭改玲硕士学位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和我本人的一篇论文(见前文)进行过专门的探讨。现在看还需更深入更全面更有力的论证。
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特殊范畴。有人探讨了境界,有人探讨了魅力(见前文),《德育艺术论》则探讨了德育艺术的内在追求(状态与趋势)与外在追求(形象与感觉)。但是到底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哪些特有范畴需要研究,本身还是一个问题。
5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过程与规律。只在《德育艺术论》中有所涉及。到底是怎样的过程?到底有些什么规律?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地研究。
6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环境。《德育艺术论》对德育艺术环境的界定和德育艺术环境的营造的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环境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显然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环境更为复杂。
7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人才。《德育艺术论》和郭改玲的论文都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艺术人才的内涵、素养(特质)、风格和优化培养途径等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找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人才乃至艺术家不同于一个普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特异之处,进而才能探讨如何去培养这样的特质。
8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手段。这是这些年来探讨得最多的方面(详见前文第三阶段第二层面的研究)。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层,这些方法手段的研究显得零散杂乱,多处于经验描述层次。真正规律性的东西少,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力。
五、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借鉴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构想
总的来说,这20多年的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艺术)借鉴研究开启了思路,作了有益的理论铺垫。其所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艺术)借鉴的研究,应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立论。即对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这一命题进行透彻的科学论证。从而确立自己的理论形象和学术领地。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论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第二,深化。要对概念、范畴、观点等进行严格的理论建构。加强理论深度。提升理论层次。第三,超越。要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奠定合理的精神内核,使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研究能够真正超越技艺范式而进入灵魂观照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