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洁
摘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一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已引起世人瞩目。文章分析了文化多样性之与民族院校的价值与启示,为民族院校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民族院校;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100-03
一、引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持久的特征。但一直沉潜于人类认识的盲处。直到20世纪末,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文化的原来面貌时,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国际范围内“文化多样性”概念的提出,从根本目的上说,并不是为了向世人揭示一个早已存在的文化事实——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存在,而是为了向世人说明或阐释保存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提高人类对于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的警惕,增强人们面对文化多样性及其问题的理解和行为能力,以便人类能够从文化多样性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提升人类的生存智慧和生活质量。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与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来说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2005年10月20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旨在通过弘扬民族传统和语言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具有国际法律文书的公约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原则被提高到国际伦理的高度。
民族院校作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府,是各民族文化共存、交流、碰撞的集中区域。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研究文化多样性之与民族院校发展,对于保护、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知识创新与传播,倡导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与交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价值的民族精英人才,进而培植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拓宽民族院校的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价值。
二、文化多样性之与民族院校发展的价值
1保护、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院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文化多样性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工业化和全球化而引起的单一文化倾向的反思,其目的是唤醒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重新审视,真正认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是适应环境的体系,都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是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人类遗产;是革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是保障世界和谐的前提。希望人们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充分发挥人类历史经验和智慧,使世界文化多样性能够得到永续保护和弘扬,从而使当代和未来的世界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院校作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府,致力于各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及传播是民族院校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民族院校发展目标定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西北民族大学的定位是:“力争在三五年中,将西北民族大学建成西北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基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交流基地;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基地;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科研基地。再经一段时间的努力跻身于一流民族大学的行列。”从民族院校的任务和发展目标来说,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是一致的,也为民族院校的发展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2文化多样性为民族院校进行民族文化研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促进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民族院校的优势,如中南民族大学对于海南黎族、土家族等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西南、西北民族大学的藏学研究、大连民族学院的满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就不用说了,都在一定的领域有较大的优势,并显现出一定的科研特色。但民族史学,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在较长时间里是一个冷门的学科,没有引起国内的足够重视,科研投入也不足。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提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兴起,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立项了一批课题并投入了较大的经费,对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一些企业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促进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使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更难能可贵的是,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民族院校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更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学术的话语权。
3文化多样性为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路。文化多样性理论,蕴含三个基本的文化理念,即文化平等观、文化差异观和文化整合观。确立文化多样性的视野,就是立足于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文化生态环境”,充分认识各种文化成果事象的平等地位和特殊价值,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成果事象的差异特点和特色优势,推动各种文化成果事象的交流、比较与整合。多样性的文化理念对教育理念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并且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民族院校学生来源的多民族性,构成了校园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民族院校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平等、尊重、包容、整合的价值观。平等是指各民族一律平等。既包,括政治上的平等,也包括文化上的平等。即各民族无论大小,无论其处于社会发展的何种阶段,不管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富有还是贫困,都一律平等。每个人都有选择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作品的权利。只有充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尊重指受教育者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尊重自己的文化,也尊重他人的文化;既尊重强势文化,也尊重弱势文化;既尊重过去和现代人的文化,也尊重未来人的文化。包容,即用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待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是代表它那个民族、那个时代的最先进的文化,是最适宜于它的那个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它那个民族族群而言,它的文化是最适合于它自己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文化本并无“先进”“落后”之分,不要用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来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整合是指文化的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
4文化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的多样性,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影响到教育领域,从而形成教育的多样性。
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教育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的多样化;教育主体的多样化;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教育环境的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育知识的多样化。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民族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一个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在多样性的前提下,怎样凸显民族院校教育机构、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及教育知识的差异性,进而形成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是学校应该着重研究的。
三、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生态条件,而文化多样性又是以文化差异性为生成条件,以差异性为基础的多样性才是有机的整体。高等学校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基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其对社会发挥的功能和办学特色也必然存在区域、类型和层次等方面的差异。对民族院校来说,也只有把握这种差异性,才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不可替代性。
1人才培养特色。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专门设立的主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党和国家对民族院校的任务、目标已有明确规定。但民族院校在办学的实践中。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与普通院校有什么不一样,即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从近些年民族院校提交的教育部本科教学随机性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来看,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总结的特色不外乎高素质、复合型,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要说区别,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和在全校开设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强调的是民族的自然属性。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办学必须遵照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相结合,民族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民族地方的实际需要,为民族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未来的民族精英和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在思想上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贡献。在文化上应该是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文化,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具有跨民族文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专业技能上应该了解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做如下调整。
(1)教育教学观念的调整。学校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上,即传承一个国家或主体民族的文化,包括历史、语言、故事、信仰、知识、生活态度等,但对于民族内部和外部的文化多样性的传承是相当不够的。如果有的话,也是经过国家、主体民族、优势性别等所信奉的价值观念的过滤和筛选的。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作法不利于学生文化多样性概念的确定,不利于培养对异文化的认识、欣赏和尊重,也不利于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意识与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说,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不利于文化多样性概念的建立的。“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机制。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是通过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等而促进文化和人的发展。”作为民族高等教育重要承担者的民族院校'由于与一般院校相比,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指向性、跨文化性和多元一体性的特点。因此,对于目前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反思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引进文化多样性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力。对于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材的选择有必要重新进行论证。
(2)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的调整。民族院校主要以特定的少数民族出身者为教育对象,因此要求其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为了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跨文化交流和吸收能力的未来民族精英人才,必须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方面进行调整。在满足基本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应多开设一些介绍民族文化的选修课程,使各民族学生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之目的。教师在授课内容方面,也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应注意吸收传统知识、本土知识和民间知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多样的认识论、知识体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民族院校的教师要善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授课内容,一改过去科研成果“锁在深闺无人知”的现状,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到民族地区去从事社会实践,鼓励和引导学生致力于开发利用和宣传保护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他们在保护和利用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参与意识、责任和能力。
(3)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民族院校的学生特别是来自西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有些甚至还有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在大类招生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他们的入学成绩进行分班,对他们进行特别的辅导和教学。这种分班并不是歧视,而是体现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条件的民族院校,还可以推行双语教学。
2科研特色。重视科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加强科研管理的制度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是这些年民族院校科研发展的真实记录。但由于大部分民族院校科研定位不准,在职称评审和科研量化的推动下,科研本是一部分基于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知识分子的事情成了全民总动员,大家都来搞科研,当然论文的数量是上去了,但真正有影响、高质量的论文并不多,对学科建设的贡献不大,反而科研的特色模糊了。民族院校与普通院校相较,在办学时间、办学类型、办学层次、服务对象等方面与普通院校有差异,如果想在传统学科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科与普通院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一较高低,实在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根据民族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差异,积极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才能彰显民族院校的科研特色。
(1)以民族学、民族史、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法制、民族艺术等优势学科为基础,整合资源与队伍,以基地为平台,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打造“大民族学科”。以民族院校的目标、任务为导向,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民族院校办学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对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以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经济、文化、历史、教育、法制、艺术为重点,把民族院校打造成为民族地区社会进步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基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基地;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研究基地。从而彰显民族院校人文社科的科研特色。
(2)融入主流,消化吸收,集成创新。民族院校的理、工科在基础研究方面,要瞄准科学发展的前沿,即要入主流。在应用研究方面,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言之,民族院校的科研要在民族地区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生态多样保护: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民族地区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做好文章。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民族文化多样。民族院校熟悉民族地区的情况,与民族地区有天然的联系,这是其他普通高校与民族院校无法比拟的。如果民族院校利用现代技术对民族地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民族地区在工业化进程的生态和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对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如饮作水、地方病进行研究;对民族传统医学、医药进行研究与开发,促进民族医学、医药的现代化: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数字化研究,实现民族文字与计算机的对话,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将是大有可为的。也将进一步凝练民族院校的科研特色。
3民族师资的培养。民族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少数民族教师的比例要高很多,但在民族院校内部而言,少数民族教师、干部与汉族相比所占比例要低很多。民族院校的干部、教师对于本民族而言,应该算是本民族的精英人才,他们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对本民族有着天然的情感,同时也易于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他们的价值观对本民族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加强民族干部、教师的培养,对于唤醒他们的文化意识,树立起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在课程、教材与教学方面对文化多样性的敏感性,掌握与学校文化生态有关的知识。要求他们平等对待不同文化身份的学生,促进他们形成跨文化交往的意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都具有积极意义。民族院校民族干部、教师水平的提高,对于进一步办好民族院校,突出民族院校的特色是非常有影响、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