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伸豪 陈 方
摘要:广东和江浙地区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又毗邻港澳,民营经济发展具有先发优势;江浙地区作为后起之秀,凭借着良好文化底蕴和敢闯敢冒的创业精神,不断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本文从两地区营商文化和地缘、政策、人力、管理等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两地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特点,旨在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营商文化;要素禀赋;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1-078-05
一、关于民营经济内涵的文献综述
什么是民营经济?国内学者以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以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民营经济是一个所有制概念,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产权为主体的经济,或者说,凡是非公有制经济都属于民营经济,其外延包括个体、私营、外资以及民间的股份制经济。
2以扬纲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民营经济是指由民间个人和团体拥有并行使经营权的非国有经济。从经济方式划分。它包括个体经济、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独资经济、合资经济、股份制经济”。这种观点也将民营经济看作纯粹的所有制形式,单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界定民营经济的成分,把民营经济等同于与国有经济相对应的经济。
3以晓亮为代表的学者从经营主体的角度界定民营经济,认为“民营经济不是所有制概念,而是以经营主体不同划分的概念”,民营经济就是民间经营的经济,也即民间人士、民间组织、民间机构经营的经济。
4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从所有制和资产经营的方式角度共同界定民营经济,认为民营经济是非国有国营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即民营经济就是非国有国营经济,中国现阶段的民营经济可划分为国有民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六种经济形式。
本文认为民营经济实际上是国内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统称,它既非完全属于所有制的概念也不能完全从经营方式的角度界定,应在第四种观点的基础上强调“民”的含义,“民”应仅限于国内居民,故应排除外资经济。但为了统一有关统计部门的计算口径,下文将采用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数据反映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这不影响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二、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GDP比较
发展速度上,广东个体工商户数要比江浙高出不少,私企数量7年平均增速也较为乐观。然而,2000年,广东的私企注册资金数额是江苏的两倍,但到2007年,不仅户数被江苏反超。注册资金数额亦低于江苏。江苏和浙江的私企注册资金7年平均增速惊人,分别达到44.8%和32.3%,江浙地区的私营企业“越来越有钱”。数据表明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外延式”的扩张,即数量上的扩张,铺摊子,而江浙地区靠的是“内涵式”的发展,注重资本的积累、内在规模的扩大。
分布情况上。表2,3和4表明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平衡,而广东省和江苏省内地区发展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的后果是全省经济发展协调性不强,必然会拖累全省经济的发展,不解决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现状,广东要全面实现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是勉为其难的。对于江苏而言,具有同样的问题,江苏省内区域以平原为主。南北自然环境相近,但发展差异却相当显著,区域差异的分界线在长江,总的来看,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近年虽有一定改善,但仍然相当显著。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民营经济在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得到了极大的成长,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对于地方经济战略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发挥巨大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广东和江浙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虽走在全国前列,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但从发展速度和分布情况来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发展路径的差异可以从两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文化、可获得的资源要素的差异性上找到答案,这也是下文分析的重点。
三、两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营商文化视角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母体”。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主义积累;而资本主义积累又依赖于资本主义企业家阶级;但只有在具有一套恰当的宗教价值观、公民美德和制度条件,企业家才能活跃起来。
的确,任何经济参与者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结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的社会性存在,他们从社会生产、文化价值系统中获得必要的物质和情感满足,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组织原则、价值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作为非正式制度存在的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因而能够限制共同体内他人的机会主义。促使他人行为更可预见,协调人们的各种行动,建立起信任。并能减少人们在知识搜寻上的损耗。
每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自己的区域特征,文化传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我们以文化因子来分析广东省和江浙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条件,就会发现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与其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吴文化、永嘉文化、岭南文化分别是两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渊源。
吴文化的底蕴对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功不可没的。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社会活动而形成的“融和古今、汇通中西”的吴文化最大特点在于稳中求进、刚柔并济,强调均衡、集体、等级等概念。受此文化熏陶,江苏商人在营商过程中具有审时度势、扬长避短的特性,营商的人多,但敢于冒风险的人少,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出什么惊心动魄的决策,没看准的事是不会轻易去碰的,为降低风险喜欢与人联合,集体概念强,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采用“又红又专”的集体所有制模式。江苏乡镇企业的发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浙江民营企业营商文化上具有代表性的是永嘉文化,又称浙东文化,它重经世致用,强调个性、个体、能力,集中体现在浙江民营企业家身上的冒险精神和注重功利。永嘉文化具有内生的创新冒险精神,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傍海而居的生活环境,培育出了浙江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开拓冒险的精神。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走出去”,靠企业家精神去拼搏,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培育出庞大的、数以万计的老板队伍,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财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强烈的创业致富文化氛围,他们不是推销小打小闹的生活用品。而是带着原始积累的资本和经营智慧去撬动各地丰富的资源,打开财富之门。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调研报告,2007年民营企业家数,江浙地区占到全国的60%,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岭南远离中原,海洋腹地大于内陆腹地,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未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心和权威的游离加上危险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逐渐形成了胆大务实、精明灵活、重商重利、求新求变的商业文化特点。平民性和
重商性是岭南文化中的两个内涵,而岭南又是外来文化传人内地的“窗口”和“桥梁”,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较早,因此岭南人易于吸收新思潮,接受新事物。在当代广东民营企业家身上,能够看到这种近代商业文化与传统内涵的相互融合,也许正是这种文化的融合,才是当今广东民营经济的发达的重要原因。但每一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岭南文化过分注重利益,导致民企稍显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不愿创新的缺点;过分强调变化而忽视规范,导致民企对于任何新立制度、新规范容易失去耐心和兴趣;重商情结带来广东文化教育意识相对薄弱。敏于行拙于思。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广东民企的做大做强,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已由产品运营阶段、资本运营阶段进入到品牌运营阶段,没有品牌的企业附加值是低的,也是难以长久的。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调研报告,2007年民营企业家数,广东省是个位数,只有9家,占全国1.8%,与江浙地区相比,差距之大,天壤之别。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如果广东民营企业家不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粤商”企业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大企业之林。
四、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比较两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中提出著名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产生。俄林指出:由于要素禀赋的稀缺性及在各国各地区分布的非均衡性,以及诸要素之间的非置换性,一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主要由其要素禀赋决定,即一国的生产和出口需较少地耗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表明: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要素价格的差异,要素价格的差异决定了资源的流向和生产成本的差异。资源的流向和生产成本的差异导致了商品价格的差异,进而带动某一地区的产业发展,该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前向、后向效应向整个产业链延伸,该产业链的发展再通过旁侧效应向相关产业延伸,最终使整个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亦能解释两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在生产要素的分析中,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完整解释—“关键要素图”,也即“钻石模型”。他的基,本观点是:一国国内经济环境对产业竞争优势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生产要素可进一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力、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由于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基础。高级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又是一地区经济建立起强大且持久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本文分别从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要素来分析广东和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状况。
(一)地缘要素
“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是广东经济发展中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香港经济发展水平高,被世界公认为“东方明珠”、著名的国际自由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旅游中心,并且香港居民中九成是广东人,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习俗、文化、祖先,经济发展唇齿相依,互为关系。
东南亚各国华侨遍布,多以粤籍为主,并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东盟作为新兴成长的经济体,与广东在制造业和技术结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互补空间,且两者之间的运输距离最短,运输费用上广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广东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同时承接了华人投资和华人的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该网络打入国际市场;另外,广东地处东亚板块与东南亚板块的结合位置,是两个板块之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必经之地。这些都是江浙地区所不具备的地缘优势。
江浙地处沿海,并且是中国独有的“黄金水道”—长江的人海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巨大作用的京杭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江浙地区的发展。宋朝南下后,江浙地区主宰了之后中国的商业史,清康熙帝平定葛尔丹的财政支出大部出于江浙地区,这些都为现代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和人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江浙地区作为中西部商品进出口的集散地、中转站,带动内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该地区民间投资的增长,经济也越趋活跃。
(二)政策要素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应维护法律和秩序。界定产权,充当我们修改产权和其他经济博弈规则的工具,裁决在解释规则上出现的争端,强制执行契约,促进竞争,提供一个货币框架,从事抵消技术垄断的活动,克服各种被公认为十分重要因而须对其实施干预的“邻域效应”,政府还应在保护无责任能力者方面辅助私人慈善团体和普通家庭。这是他对政府职能的一种规范性回答,弗里德曼是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但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并非是无政府主义者。在这里,把地方政府政策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种外生性要素是有充分考虑的,原材料、资本、技术知识是可以在地区间流动的,而劳动、地方法律、政府行为都是无法流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着经济增长(当然包括民营经济)。战后日本经济奇迹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日本地方政府关注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产业,培育、扶植、保护具有高收入弹性、高增长率的产业优先发展,待到产业成熟和具有规模经济的时候则较少干预,虽然日本的产业政策不全是成功的,但它对于产业顺利成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受益于中央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省政府行为对民营经济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和政策允许,珠江三角洲民营经济发展就没有宽松的环境。但与江浙地区相比,珠三角外资经济较发达,外向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对本地民营经济发展形成“挤出效应”,政府过于关注外商投资、招商引资,给予内源性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多,但落实的少。根据省工商联2007年底对150名民营企业主的调查显示。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较突出,有32.5%受访者表示不满意或进展不大,72.3%受访者对全国和广东2008年“两会”议案的选题首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内源性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认识后,广东省和地方政府围绕外资经济的发展进行大胆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好地促进了专业镇的发展,比如:西樵布料、阳江刀剪、小榄五金制品、古镇灯饰、虎门女装、狮岭皮具等等。
苏南地区发展以来,政府与企业关系密切,过去的乡
镇集体企业大发展时期和前段时间的“招商引资”发展企业时期,政府都是主要角色,政府官员与企业领导往往互兼,党委书记任集团企业领导或集团企业领导任当地主要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相当普遍。这种政府行为既有利又有弊,由于政府控制着大部分的经济、政治资源,乡镇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下容易得到发展,但这种主导抑制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壮大,阻碍了乡镇企业的演化进程,毕竟民营经济才是乡镇经济的高级形式。近几年,江苏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富民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政企分工逐渐明确,企业生产,政府塑造环境,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从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看,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民间诱致加政府推进的发展模式,浙江走了一条从政府无为而治到有为推动的路子。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早期,穷则思变,涌现了一批最原始的市场主体,这些主体有农民、乡镇集体企业分离出的人员、小商贩等等,他们凭着智慧和创新精神,采用手工作坊和家庭工厂的方式完成了原始积累。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初创阶段,政府不干涉、不阻拦,这种无为而治的“政策”,使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民间基础”,规模日益增大。过去政府注重土地、税收、基础设施给民营经济发展以扶持,现在政府更注重塑造软环境,规范政府行为、强调制度创新,不久的将来,制度竞争也会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形式。
(三)人力资本要素
土地、资本、劳动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传统经济学家把资本只定义为物质资本,没有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一种资本形态,从而不能科学的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一一个经济学的观点》的论文,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家的看法,其重要性才真正被广泛接受。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发达的地区伴随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种“发达”只是暂时的、表面上的、缺乏后劲的。
珠三角地区,与发展经济相比,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研发投入更是“短板”,但在人才技术的引进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强大的总量经济,吸纳了全国很多优秀人才,特别是深圳、珠海,企业和政府吸引人才计划更是层出不穷;民营企业近年与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和管理人员培训为企业输入了大批技术型、管理型人才,使私营企业家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对新产品的开发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推进体系。
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相对迟缓,特别是对外来文化、技术、人员仍表现为抵制状态,严重阻碍了高级人才引入的进程。资料显示,浙江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全省工程技术人员约占70%,而占2/3全省GDP的民营中小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却还不到30%。民营企业员工平均素质还不到初中文化,员工培训费用支出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不到广告费用的1/5。民营企业普遍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层和员工素质低,企业的文化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企业知识存量和人力资本短缺,是制约浙江产业技术升级和民营企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
国家实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政策以来。江苏吸引了大量的人力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科技信息流,其中最突出的是人力、人才流。随着改革开放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江苏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劳动人事政策,为振兴江苏经济广泛吸纳人才资源。据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资料显示,至2007年底,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约18500家,并且户均收入、户均资产指标在国内都居于领先地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9%,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全省总量的65%,成为江苏省研发投入的主体。
(四)管理要素
民营企业一般是由家庭、小作坊等发展起来的,生存阶段规模较小。依靠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比如家族式的关系就可以控制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这种治理模式是与“简单的管理”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但是随着企业进入发展阶段和外界竞争压力的增大,这种变化了的环境如果没有治理模式的同步变化,就会带来严重的内外部管理问题,需要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组织架构也必须作出适应性调整,此时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之匹配。
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广东省和江浙地区出现了三种治理模式:珠江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虽然它们代表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但管理制度不尽相同。
珠江模式的特点是以集体经营为主,积极发展包括同外商合资、合作经营在内的多形式的横向联营,在产业结构上,以第二产业为主,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如服务业。珠三角地区发展至今,外资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内源性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科学,并且开放性的经济吸引了大量的管理人才,相对于温州和苏南地区,珠三角民企管理理念和方法较为先进,但民营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而言,管理制度又较为落后,竞争力不强。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这种组织方式能够很快的将经济主体和民间资本结合起来,跨越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其在全国的领先发展。但这种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使行政性指令容易取代积极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并且政府本身存在问题,知识问题、机会主义倾向和寻租行为等等,所以不能有效的配置企业资源。在苏南模式的现代阶段,苏南乡镇企业通过与外商合资,与其他法人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建立股份制公司、上市等途径明晰产权,并让乡镇政府退出企业,形成了现代苏南模式中的以内资为核心的“江阴板块”和以外资为主体的“苏州板块”,民企活力明显增强。
温州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镇为依托,发展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点的块状经济。管理方式上既有利也有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长手里,有利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较少的带来委托代理问题,组织成本较低,并且组织结构的相对简单有利于抵御风险,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家族式管理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它的封闭性和对外界的排他性不利于引进高级管理人才,融资渠道单一,对“家长”的“知识”要求较高,企业内部也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近年来温州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苏南和珠江。
纵观三地区民营企业所有制和管理制度的特点,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左派”和“右派”,苏南模式发展内涵已兼具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发展优势和特征,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对综合的发展模式。
五、结论与启示
广东与江浙地区民营经济总量上不相上下。但发展的路径、模式并不相同,营商文化、资源禀赋上各有千秋,应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首先,文化是中性的,营商文化的本源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促成某些事物的蓬勃发展,例如交易费用的减少、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等,但同时又可能埋下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需要人们继承的同时,进行适时创新超越。在民营经济发展的今天,“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传统粤商文化使得粤商企业目光近视,在运用世界眼光、以国际眼光定位自己方面显得有些欠缺,影响企业做强做大。
其次,广东具有江浙地区不可比拟的地缘人缘优势一“毗邻港澳,华侨众多”,但粤商企业患有较强的“环境依赖症”或“地缘依赖症”,不愿离开这个劳动力成本低、政府优惠政策多、非正式关系广、开放性强的地域空间,必然导致不能发展壮大,而江浙地区民营企业家充分利用本地区、国内甚至国际资源,资本积累快、发展速度惊人。
再次,广东外源性经济的发展对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形成、劳动就业和经济产出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般外源性经济与本地产业的联系较弱,经济带动性不强,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企业家资源难以形成,并且对内源性的民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而内源性民营经济的发展才是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如江苏和浙江),广东只有大力发展内源性的民营经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才不会受制于人。
最后,无论是广东还是江浙地区,家族式企业众多,这种管理体制虽然比较符合初期民营经济发展,但家族式企业和泛家族化的关系会随企业的壮大带来一些管理问题,比如体制僵化、排斥优秀管理人才等,此时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人格化的关系交易进入非人格化的制度交易,完成从非规范的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化。
责任编辑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