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病治疗体会

2009-04-29 05:22吴葆良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证属养亲痰饮

吴葆良

[关键词] 咳喘;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23.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213-02

咳喘一证,是肺部疾患的主要证侯之一,其病因病机以脾、肺、肾为主。如《景岳全书·咳嗽》篇说:“咳证虽多,无非喘病”,《临证指南医案·喘》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之说,《丹溪心法·喘证》有“七情之所感伤,绝食动作,脏气不和—脾肾俱差,体弱之人,皆能发喘”的论述,更扼要提示了肺、脾、肾之肺主司呼吸运化摄纳功能失常,是本证病证的特点所在。外邪侵袭,肺卫复感,肺气失宣,清肃失司致肺气上逆而咳喘;“脾为生痰之源”,痰浊日盛,由中焦上于肺,肺气壅阻,不得宣畅,以致气逆发生喘促;肾为气之根,司气之摄纳,故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致气逆于肺而亦为咳喘。咳喘常见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心病等。肺为贮痰之器,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司呼吸,外合皮毛,一旦遭受外邪侵袭,肺失主肃,则水道不通,水津不布,聚为痰饮。饮停于肺,阻塞气道,肺气上逆,则咳喘不止,痰气交阻,互为因果,常使病情缠绵难愈。

案例1: 徐某,男,41岁,反复咳嗽20余天加重一天。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痰多欲呕,周身酸痛,脉浮紧舌苔白滑。体征:两肺无异常,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证属寒邪袭肺,肺失宣肃,而致咳喘。治法:解表散寒,清肺平喘。方用小小青龙汤加减。方药:麻黄6g 桂枝10g 白芍10g 细辛3g 干姜2g 五味子6g 法半夏9g,三剂而愈。

讨论:肺主呼吸,外合皮毛,风寒先犯皮毛,内合于肺,邪实肺壅,肺失宣降,故咳嗽、气喘、胸闷。复邪日久,内挟痰饮,故见舌苔白滑,邪之外束,卫气郁闭,故有风寒表证。治宣表散寒、清肺平喘。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半夏清肺化饮、止咳平喘;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诸药辛燥而耗肺气;甘草调和全方。诸药配伍既可解表散寒、清肺化饮以治病本,又可敛肺止咳以治标。加减:体实热者加黄芩、射干、枳实、桂枝,以达“治实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证属痰饮壅盛、胸口窒闷者,可选葶苈大枣泻肺汤加三子养亲汤,出现阳虚者,加制附片,先煎;阴液不足者加生地、北沙参。

脾为生痰之源,痰之标在肺,痰之本在脾,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而生成湿,湿之于肺,以致气逆发生喘促。

案例2: 张某,男,56岁,咳嗽气喘7天。患者有慢性咳嗽史5年,每于疲劳或寒冬之际即出现气喘,喘时喉中有声,以冬天发作为多,痰多欲吐,粘稠,气喘发作时服氯喘片。近日加重,发作时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胸中窒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滑而微数。体征:T37.5℃,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证属痰湿内阻,脾失健运。治法:温肺补脾,燥湿化痰。方药为:桂枝5g 白芍9g 法半夏10g 陈皮6g 云苓12g 五味子5g 淡干姜3g 莱菔子10g 川朴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咳喘渐平,夜间仍有气逆,胸稍闷,饮食增加,脉濡数,苔白滑。上方加减治疗15天喘平。

讨论:本例病人是由痰饮中阻,脾阳失于健运,肺气虚弱,肾气不纳而来,故以桂枝汤健运脾阳,二陈汤和胃化痰,五味子、淡干姜,一开一阖,温化痰饮,收敛肺气,喘逆自平。叶云:“喘之一证,实则治肺治胃,虚则治脾治肾”,以脾胃为生痰之源,治痰非治脾胃,非其治也。加减:伴口渴,心烦,舌红加桑白皮、石膏;腹满纳差加大腹皮、六神曲;咳喘日久,气虚倦怠,加六君子汤,以达健脾化痰之功。

肾为生痰之本,肾主封藏,统摄下焦之生化,且摄纳呼吸之气,使之息息归根。若肾虚则不能统摄气化,则气不能归根,逆而上行,肺气上逆而致咳喘,如《类证治裁·喘证》指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案例3: 马某,男,62岁,咳嗽、痰多18年,气喘6年。甚则夜间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动则喘息甚。体检:两肺可闻及哮鸣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透亮度增强。诊断: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曾用小青龙汤、定喘汤化裁治疗,效果均不好,仍有气喘、痰多,色白质粘,汗出,肢冷,苔黄腻,脉细滑。证属:肺虚及肾,肾虚摄纳失常。治法:宣降肺气,涤痰清热,补肾纳气。处方:三子养亲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方药:苏子10g 白芥子10g 莱菔子10g 云苓10g 法半夏10g 川朴10g 黄芩10g 瓜蒌皮10g 桑白皮10g 五味子6g 合金匮肾气丸9g 蛤蚧粉5g 分两次服。上方连用20余剂,咳痰少,仍有喘。原方去三子养亲汤加仙灵脾10g 菟丝子10g 紫菀10g,连续随证加减医治半年,症状体征消失。加减:病久者加人参、五味子补肾肺,胡桃肉、紫河车等以助阳纳气。若肾阴偏虚,为阴不敛阳,气失摄纳,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饮以滋阴纳气。

讨论:本例哮喘18年,久喘肾阴必亏,故在运用三子养亲汤加味宣降肺气、涤痰清热的同时,合用金匮肾气丸、蛤蚧粉补肾纳气,使阳归于阴,肾气得以固藏,则喘息可平。

小结:咳喘一证,初起因外邪袭肺,肺气失宣,肺气壅阻,祛邪利气则愈,治疗较易;喘咳日久,为气衰不足以息,根本不固,期间可兼感外邪,,治疗必须细加斟酌,故较难治,必须宣肺化痰、健脾与温肾纳气相配合,使肾能司固化、脾能司转运,肺能司通调,,水津得布,痰饮得化,咳喘自息。

(收稿日期2009-10-20)

猜你喜欢
证属养亲痰饮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饮食指导分析
中国古代的存留养亲制度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颈脉通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论清代的“存留养亲”制度
中医痰饮致悸论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