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7例病因分析

2009-04-29 04:51崔巍峰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新生儿

崔巍峰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095-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高,原因较复杂。血清中高水平未结合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有损害,应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早期干预[1]。本文对我院新生儿科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37例住院患儿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37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2]。其中男83例,女54例;胎龄31-43w,<37w 26例,37-42w 104例,>42w7例;年龄8h-13d,黄疸出现日龄<24h 11例,1-3天14例,4-7天94例,>7天18例;剖宫产36例,顺产98例,吸引助产3例。

1.2病因

本组病例110例是以新生儿黄疸而入院,其中小于7天的108病例中有48例是我院新生儿科到产科病房查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异常而收治入院的;27例为24h内因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或早产儿等入院,而在住院期间发生黄疸的。黄疸原因:①围产因素58例,占42.3%,包括母妊娠期高危因素,其中母妊娠期高血压5例、母妊娠期糖尿病2例、妊娠胆汁淤积2例、妊娠早期阴道流血10例、胎膜早破3例、胎盘早剥2例、胎儿宫内窘迫16例、剖宫产36例、吸引助产3例等;新生儿因素包括早产儿26例、窒息及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15例、颅内出血4例、头颅血肿6例、摄入不足1例等。②感染因素52例,占38%,其中新生儿肺炎30例,脐炎18例,败血症4例。③母乳性黄疸18例,占13%。④血液系统因素5例,占3.6%,其中ABO血型不合2例,G6PD缺乏症2例,红细胞增多症1例。⑤其它病因4例,占3%,先天愚型1例,新生儿硬肿症2例,1例原因不明。

1.3治疗及转归

蓝光照射为主并辅以病因对症治疗,重症黄疸予白蛋白,加强抗感染及对原发病的治疗;母乳性黄疸予以停止母乳喂养,注意保暖,纠正缺氧、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137例中135例治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先天愚型),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

2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造成,各地报道差异较大。本组病例显示围产期因素最大,占42.3%,可能是由于各种围产因素致缺氧而导致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过多,胎儿及新生儿的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可抑制肝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结合的能力,从而使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剖宫产术中麻醉药通过胎盘到胎儿循环使新生儿肠蠕动受影响,加之产妇受药物、疼痛、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泌乳时间推迟或延迟开奶,婴儿肠蠕动受影响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使剖宫产的新生儿的高胆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剖宫产新生儿[3]。在感染已被逐渐控制的今天,围产因素已逐渐突出,成为首位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本组病例早产儿占一定的比例,除与异常妊娠分娩有关外与本身早产儿肝酶系统及血-脑脊液屏障发育不成熟,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有关。众多资料也证实高胆红素血症对早产儿损害比足月儿重。血清胆红素>170μmol/L,甚至低水平胆红素就有可能发生核黄疸可能性,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而致残[4]。早产儿由于本身疾病,收住新生儿科后,即予严密观察黄疸进展,早期给予光疗,本组早产儿病例中未发生核黄疸。

感染因素占本组病例的38%,主要是新生儿肺炎、脐炎、败血症等,其中以肺炎居首。主要是感染引起细胞膜的破坏,产生溶血,同时影响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肝脏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下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重症感染使机体耗氧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增加,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使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下降,组织缺氧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加重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的原因除宫内感染及产时感染外,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产后护理不当引起。所以加强对新生儿正确护理,加强对母婴护理知识的宣教,减少感染机会尤为重要。

母乳性黄疸18例,占13%,近年来由于母乳喂养率的上升,致使母乳性黄疸有增多趋势。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母乳中含有高浓度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已结合的胆红素水解,增加肠肝循环有关[5]。

血液因素黄疸主要是由于G6PD缺乏症和新生儿ABO溶血引起。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黄疸程度较重,在出生24小时内迅速加深,于出生3-4天黄疸达高峰。其他因素包括不明原因黄疸,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不明原因性黄疸中,与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导致新生儿小肠胆红素回吸收增加有关。

根据以上病因分析可见,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以预防入手。首先要加强围产期的保健,防止各种高危因素的发生。对高危儿要早期干预,如有高危因素的存在,尤其是早产儿,即使未达到高胆红素血症也需积极采取措施。本组资料显示,大部分黄疸出现在3-7天,这时期亦为生理性黄疸期,因此监测黄疸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新生儿科与产科紧密合作,每天常规查房,重点对高危儿胆红素的监测,做到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治疗。同时加强感染控制,防治感染。指导母乳喂养,加强护理。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干预达到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m PH.New bom screening current status Herlth Aff,2007,26:559-566.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5-225.

[3] 王玲,陈坚,何海英等.剖宫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对照研究.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4):201.

[4] 王雷,周兴杰,孙爱侠等.早期预防性光疗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585-586.

[5] 黄德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J].实用儿科杂志,2004,19(6):526-528.

(收稿日期2009-09-23)

猜你喜欢
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新生儿
给新生儿洗澡有讲究
导致新生儿死伤的原因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换血治疗对5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疗效分析
关于《牛瘤胃鼓气》疾病防治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调查
血清中NSE及S100B蛋白检测对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