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刚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0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各15例,高压氧治疗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再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高压氧可减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在预防脑梗死复发中亦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高压氧;脑梗死;大面积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016-02
2006年,我国接连出现“齐二药”、“欣弗”等重大要害事件,总共造成20余人死亡。“齐二药”中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与安徽华源的“欣弗”同为国家正式批准的药品,却接连酿成悲剧,这显示出目前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及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些危机。可见,构建和完善我国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对完善我国药品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的意义重大。
1我国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法制不健全
目前,在药品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上,我国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以及《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省、市、区监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尚无出台一部专用于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1]。
1.2组织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各地药监部门在应急处理“齐二药”等突发事件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鉴于基层药监部门成立较晚,作为处理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主体,体现组织体系不完善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应对药品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不太完善;整体应对危机的意识不强,应急预案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以及缺乏有效的应急设施与信息处理手段。
1.3保障体系不完善
药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运行需要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做好突发事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组织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以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目前我国药监系统因办公经费、监管人员不足,检验技术支持、信息手段等跟不上,使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欠佳[2]。
2美国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的经验
当前,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美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也是一个从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经历单一的灾害管理模式,到以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为核心的政府管理体系,以及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以联邦快速反应计划为主体的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它主要体现在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以及综合性等四个方面[3]。
2.1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的纵向结构
目前,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以新的三级应对体系为基本特点。其自上而下地纵向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HASA(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三个子系统。
2.2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的横向结构
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从横向包括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全国大都市医学应急网络系统以及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五大系统。
2.3统一协调的指挥决策系统
美国的危机反应系统由联邦快速反应计划所管理。该计划非常明确地说明27个不同的联邦部门和机构在各种不同的灾情情况下所负的责任。根据联邦反应计划,州和地方政府负有处理危机的主要责任。国家政府只是当灾难的后果超出州和地方的处理能力之外时,提供补充性的帮助。FEMA就负责协调各地方对主要危机的各种反应,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危机反应系统开始起作用。
2.4高效灵敏的预警监测系统
美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系统以CDC为核心,构筑了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护网。CDC的主要目的是卫生预防,而不是问题出现后作反应,为此采用大量的监控措施,主要包括国家重点疾病监控体系和卫生保健人员全国监控体系。其他两个体系,危机ID网和全球新出现传染病预警网络直接从国内外许多主要医院取得资料,帮助CDC发现疾病发展趋势。
2.5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机制
美国在预防与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强调及时交流各方面信息,与多部门分工协作,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公共防范信息。美国媒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美国卫生部门的配合,而卫生部门的声音也占据了报道的主导位置。美国HHS除了每天发布动态新闻外,每周还要举行2-3次新闻发布会,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专家在电视直播中接受全国新闻媒体的电话提问。
2.6措施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
美国将突发事件应对纳入了法制化管理,1992年发布了《美国联邦反应计划》,并在1994年进行了修订。2009年,美国国会为了确保部分或全部在美国境外生产而进口到美国市场的药品质量,通过了《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全球化法案》。
3对完善我国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建议
3.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按照国际上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经验,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按照综合化的要求,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从制度上保证有效整合政府应急管理资源,提高全社会应对公共危机的动员能力,实现政府、各类组织、社区、公民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4]。主要是加强总体协调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联动协同体制、建立分类管理公共危机的专业机构、建立分级响应和属地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应急管理后勤保障能力以及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等八方面。
3.2构建和完善突发事件预警系统
建立信息收集、处理和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并制定应急预案,健全应急规章制度。各地方药监部门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布署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应对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另外,应建立健全应急规章制度(比如药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等),制定应急工作指导手册,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岗位职责、行动规范。
3.3构建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品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转,需要包括应急药品储备、应急能力储备、应急信息储备和应急预案储备四个方面:一是应急药品是应急体系建立的物质基础,应急药品储备应采用“明确重点、形成网络”的方式;二是应急能力储备包括技术能力储备、人员能力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技术能力储备是指针对突发事件技术上有无救治方案,人员能力储备是指对实施或研究应急方案人员的培训,而生产能力储备是指对应急药品生产能力的储备。三是应急信息储备,它是优化应急体系资源配置,进行资源整合的最佳途径;四是应急预案储备。应急预案中除了要有技术方面的内容,更要重视对配套法规的推敲。预案中应订有培训计划,最好的预案也需要人的理解和执行。
参考文献:
[1] 纪成睦,唐华茂,王东波.药品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现状与改进[J].首都医药,2009,6:12-13.
[2] 周为龙,祝建中,翟秀芳.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J].首都医药,2009,3:35-36.
[3] 赵霖,冯振翼,安建民.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一瞥[J].继续医学教育,2008,21(30):7-10.
[4] 高小平.综合化: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J].行政论坛,2007,2:24-30.
(收稿日期200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