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斌
1、菱形肌肉的负伤情况及有关调查结果
1.1菱形肌的形态结构、机能及在举重动作中的作用
菱形肌肉位于背部,斜方肌肉面,表面为斜方肌所覆盖,起点为第六、七颈椎和一至四胸椎的棘突,止点为肩胛骨内侧缘,肌纤维走向为由内上方向外下方斜行,属于偏平肌类型。
颈胸椎近侧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旋,肩胛骨远侧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颈胸段伸直。举重中的上挺胸上支撑杠铃动作、连续上挺中胸上放铃动作、连续膝上放铃动作及其它胸上放铃等,都需要菱形肌颈胸段近侧固定和肩胛骨内侧缘远侧固定收缩用力,是做出挺胸和提胸动作的主要用力肌群之一,挺胸和提胸动作可以加固脊柱和胸廓,提高支撑力量和脊柱的(杠杆)强度,因此挺胸提胸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举重动作之一,在此不难看出菱形肌的作用。
1.2菱形面受伤的有关调查结果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训练比赛经历,对辽宁省个市男女举重队,全国体育运动学校比赛队的调查,青少年中菱形肌受伤的经历,省市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受伤的比例较小。受伤的直接原因多数发生在平时训练中,上挺时或架上挺时,杠铃落胸时严重撞胸砸胸所引起的占28%左右;在提铃上拉或高翻、高抓杠铃放置大腿时所引起的拉伤占11%左右;还有少数队员菱形肌的伤痛感是不知不觉渐渐严重起来的占5%。
1.3菱形肌受伤的症状和诊断
轻度拉伤时,挺胸两肩后展,直臂支撑杠铃,胸上负重杠铃等动作均有疼痛感觉,对青少年运动员完成动作有一定影响,正常生活动作无多大影响,恢复方法合理约两周时间能消除痛感。
中度拉伤时疼痛明显,严重影响完成上述动作,连颈后负重练习、后群动作亦有影响,约一个月以上时间方能恢复正常训练。
严重拉伤时,完全不能坚持完成上举或负重动作,疼痛难忍,连咳嗽都不敢,胸部不能保持正常直立姿势,平卧、侧卧均有痛感。即使治疗恢复方法措施得力,亦需要两个月以上时间才能恢复原有机能水平,若期间恢复有停顿或伤情有反复,甚至半年时问才能完全恢复过来。
2、菱形肌受伤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动作问题,即一是放杠铃时菱形肌没有收紧,二是没有掌握放杠铃的缓冲动作。
放杠铃前,菱形肌没有收紧,呈自然拉长状态,当杠铃撞击时再次拉长,通过可拉长限度,超过承受能力,就导致菱形肌拉伤,尤其是肩胛骨一侧拉伤。
运动员直立承接杠铃或过早屈膝屈髋停住后再接杠铃,没有缓冲动作,没有缓冲杠铃下落的巨大冲力,致使菱形肌承受不了而致伤。
3、菱形肌受伤的预防
3.1 切实做好挺胸提胸和放铃缓冲动作
在杠铃落胸落腿前做好挺胸提胸动作,收紧菱形肌等背部肌群,使肌腹长度变短,杠铃下落撞击胸部时,在肌肉的弹性限度内,有一定的长度供拉长,可有效预防拉伤。两肩后背后展菱形肌等背部肌就能收紧,胸部就能自然挺出,挺胸后注意胸廓上提,收腹翘臀,就能做出提胸动作。这一动作不难掌握,重要的是在做举重动作中,要时时处处有作好挺胸提胸的意念。
放杠铃动作协调性较强较难掌握,完成这一动作一是要注意下蹲接杠铃时,一定要在屈膝的同时相应屈髋,以保持人铃总重心的稳定平衡;二是注意下蹲接杠铃的时机,要在杠铃下降接近胸部或腿部的一刹那及时下蹲,作减速运动一手段距离,制动住杠铃下降。下蹲的速度不宜过快过慢。下蹲过早过晚,下蹲速度过快过慢,缓冲效果均受影响。
3.2 发展背部及肩胛肌群的有关力量素质
常采用的练习手段有负重预防制动发力,各种上推练习,颈后(负重)引体向上、卧拉、胸上负重静力等,安排在课的主要部分,根据不同对象情况,保证一定的训练强度、训练量、一定的负荷节奏,都能提高菱形肌等背部肌群的力量,提高其抗撞击能力。
4、菱形肌受伤后的治疗
4.1治疗恢复中,教练员、运动员要克服急躁情绪,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利于伤情好转的负荷或不合理的带伤训练,是菱形肌受伤难于恢复的根本原因。若有反复损失的训练时间,对运动员训练自信心、积极性的挫伤更大更难挽回。
4.2合理安排伤后训练负荷及负荷部位。轻度受伤可安排下肢和腰腹练习;中度受伤要减少练习内容及负荷,以不引起菱形肌明显痛感,伤情渐渐好转为准;严重受伤后,要不惜完全停止训练,渐渐恢复后,开始练习的训练负荷要严格照循序渐进,伤情不断好转的原则增加。
4.3采用注射可的松药物治疗,若能批准病点和深度注射,亦能受到明显效果。此外辅以热敷、理疗等亦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