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娜 杨 毅
1.短距离跑途中跑的技术分析与训练
途中跑技术的动作结构分支撑阶段(前摆、垂直、支撑、后蹬)和摆动阶段(后摆、前摆)。而二者又为互为影响的。然而,自然跑和竞技跑的动作结构最大差别是后蹬离地后的大、小腿折叠和前摆时大腿高抬程度。为此在教学训练最初阶段应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教学训练。
1.1大小腿的及时折叠技术:重点抓好蹬地腿离地转入后摆时大、小腿的及时折叠程度的技术训练。后蹬之后大小腿的及时折叠,足跟快速向臂部靠拢,能缩短向前提腿的重力臂,使整个腿对髋关节横轴转动惯量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增加腿作摆动运动的角速度,这样可以增加跑的频率。
1.2大腿高抬快速前摆技术:在肌力相同的情况下,大腿向前方高抬得快而有力就能加大另一条腿后蹬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并且向前带髋,增加步长。
1.3减小前蹬的制动力技术:在大腿加速高抬前摆的情况下,能积极前摆扒地,可把前蹬的制动力减小,相对地增加了向前跑的推动力。
1.4缩短支撑阶段时间技术:当脚掌着地后人体处于远端支撑,大腿后倒肌群收缩,使骨盆前移,推动人体向前移动,大腿抬得越高下压扒地的力量就越大,向后下方的冲量也就越大,推动人体向前速度就越快,从而缩短了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大了频率。
2.途中跑各个环节技术顺序的要求
2.1当蹬地腿蹬离地面后,大小腿及时折叠,脚跟直接靠拢臀部。
2.2大小腿折紧前摆,高抬大腿。
2.3大腿抬高后,积极下压扒地。
2.4腿的摆蹬结合。
2.5两臂摆动动作的协调配合。
3.在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按上述顺序逐个掌握跑的动作技术,应注意运动员对上一个动作技术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再提出下一个动作技术的要求。
3.2在开始教学阶段,跑的速度不宜过快,用中等速度即可,这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
3.3在一次练习中,教练员注意不宜提出技术要求过多,一次练习,只能提出一个技术要求。在每一个技术教学前教练员应清楚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注意强度变化交替分段跑的实际应用。这种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提高体力强度与掌握正确技术方法的矛盾。
具体做法:(1)30m中速跑+l0m快速跑+30m中速跑。(2)30m中速跑+20m快速跑+20m中速跑。(3)20m中速跑+30m快速+l0m中速。(4)l0m中速跑+40m快速跑+l0m中速跑。(5)l0m中速跑+50m快速跑。以上练习方法,逐渐缩短中速跑的距离,延长快速跑的距离,最后把各段快速跑连接起来,成为全程快速跑。
4.结语
短距离跑途中跑的技术教学是训练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技术环节,只要我们在教学训练中精心设计,采用适宜少年儿童初学者的方法和手段,由浅入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一定会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