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少儿武术套路动作节奏的影响因素

2009-04-29 00:44王海波
少年体育训练 2009年6期
关键词:南拳长拳拳种

王海波

1 对节奏的再认识

在不同的领域,节奏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大自然的角度节奏表现为,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从体育的角度,表现为人的呼吸、脉搏,人体的运动变化等节奏现象。就武术而言,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套路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

2 动作节奏在少儿武术套路中的重要性

从历届的比赛中(锦标赛)可以看出,劲力的节奏、风格内容是比较容易扣分的项目,整个套路节奏感、精、气、神的把握度不一样,是形成每个运动员不同的风格的原因。因此,在少年儿童武术套路训练的启蒙阶段,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动作节奏,使之成为他们自身的演练特色。

2.1为表现武术套路的艺术性服务。武术套路中的节奏,是“无声的韵律”。武术套路演练中的虚实变化、起伏转折,要求奔若烈马,惊若游龙,讲究攻防转换,再加上精、气、神的配合,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培根曾说过:“论起美,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幽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以动作节奏为铺垫的武术美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刀术的勇猛剽悍,剑术的潇洒飘溢,南拳刚猛短促的发力等等。武术就是这样通过动作节奏的变化,来扣住观众的心,欣赏武术带来的美,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感受,心理上的满足。

2.2具有调节体能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有90%的人认同节奏在演练中有调节体能的作用,任一套路的演练都有以一定的体能作为基础,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通过节奏对体能的调节,做到快慢相间、动静分明,演练起来就可以很优美和省力。如在一串快速激烈的动作后做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亮相定势,或是衔接一段舒缓柔和的动作,既丰富了套路的内容,增强了动作的艺术感,又让体力得以适当缓解和恢复。

3 影响少儿武术动作节奏的因素

3.1不同拳种要求动作节奏不同。中国武术拳种众多,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拳种具有不同的演练风格,对节奏的处理亦不相同,如长拳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南拳的短刚与顿挫,太极拳的柔和缓慢等,拳种的风格要求通过其独特的“韵味”来体现。而武术中的“韵”是一种和谐、整齐、具有节奏的美,“味”是武术演练中“韵”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故“韵”的不同,会产生“味”的各异,如我们经常讲到的“长拳南拳化”、“南拳长拳化”等等,这种错误的产生也正说明节奏因拳种不同而侧重点不同。

3.2少儿个体差异对节奏的影响。身体素质和基本功是表现动作节奏的原动力,没有好的身体条件,武术动作中的动静节奏、虚实节奏、刚柔节奏、起伏节奏等就无法很好的表现。如长拳起伏节奏“起”的表现则需要具备很好的肌肉爆发力,“伏”的表现则需要很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总之武术动作节奏与身体素质、基本功有着密切的联系。

艺术素养是影响动作节奏的内在因素,不同的运动员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艺术素养,这就使得他们对节奏掌握和理解各异,这就要求武术运动员不仅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还应加强有关音乐、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节奏的理解,从而在武术演练中能够充分展现武术的节奏美、韵律美。

3.3套路编排对节奏的影响。武术动作节奏的充分体现,需要教练员从全局出发、从实际出发进行精心的编排设计。首先从整体上看,套路节奏应做到前后快慢相间、协调平衡,对于分段动作、组合动作、单个动作的节奏也应该服务整套动作节奏。其次,要根据演练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如对于体力较好的运动员,可将快节奏、高难度、大强度的动作安排到偏后的段落,从而给人以动作速度渐增、动作逐渐激烈的节奏感。

3.4气对节奏的影响。少林拳谱云:“捶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可以看出,自古武术对气都非常重视。武术中常用的呼吸方法有四种,即:“提、托、聚、沉”。不同的动作姿势要求用不同的呼吸方法,运动员在武术演练中,只有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节奏的体现。如在完成跳跃动作时,起跳快速吸气,气畜胸中,空中造型聚气于胸,产生托劲,落地快速沉气,聚气于腹,产生沉劲。从而做到腾空的高飘,落地的稳健,体现出起如猿,落如鹊。

4 结论

总之,对武术动作节奏的把握需要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一定的艺术素养、对“气”的灵活运用,需要教练员从实际出发进行编排。同时,对武术动作节奏的把握,还应通过实践,在演练中不断地体会、琢磨,才能真正掌握节奏的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演练风格。

猜你喜欢
南拳长拳拳种
长拳运动员运动前补糖措施研究
南拳的传承脉络及发展研究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南拳对塑造积极行为的影响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
论述南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长拳竞赛套路技术演进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