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英 赵金涛
摘要:当地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开发进程。以2008年7月在河北省永清县杨家营村发放的365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城郊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态度。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村民对经济影响感知强烈、村民支持旅游业发展等特征。这些特征都是乡村旅游初始阶段表现出的典型特征。根据乡村旅游所处的发展阶段,从增加旅游项目、重视村民教育、加强村民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阶段性开发对策,为乡村旅游顺利向发展阶段过渡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开发对策
一、国内外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作为村民参与程度极高的旅游形式,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进行分析,了解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感知,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村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村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关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国外学者Jennie Harvey等(1995)分析了爱达荷(Idaho)乡村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指出不同性别对旅游项目的感知存在差异;David B.Weaver andLaura J.Lawton(2001)分析了城乡边缘地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指出当地居民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支持者中主要是那些与旅游者关系密切的新来的居民,而中立者一方面承认旅游能带来经济利益,另外也对旅游的社会影响持矛盾态度,而反对者主要认为旅游影响当地交通,提出对旅游进行适当管理可产生积极的影响;Peggy Petrzelka等(2005)在对乡村居民对旅游态度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之间和同性别内部对社区参与、旅游感知存在差异,同时,对于保护当地文化和反对土地买卖持广泛认同态度。
国内学者亦对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研究,徐克帅、朱海森、蒋盈(2006)对乡村旅游开发与老年人环境感知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李东和(2007)等从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角度对安徽省三河镇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居民对旅游收入的分析、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史春云(2007)等则从个体视角对九寨沟居民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年龄、家庭等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分析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与阶段性开发对策的研究还很有限。基于此,本文选取位于京津走廊的廊坊市永清县杨家营村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杨家营村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实地调查,并做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乡村旅游所处发展阶段,提出阶段性开发对策。
二、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1区域背景
永清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面积776平方公里,折合116.4万亩,地理位置优越。杨家营村是河北省的十八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该村依据位于廊霸公路沿线的优越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以果树种植、农家乐接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现已累计接待来自京津及周边地区旅游者近30万人次。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
2研究方法
2008年7月,我们通过由永清县旅游局统一发放,由村民填写的方式,发故居民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69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98.9%。调查问卷共涉及被调查居民的背景情况、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等共39项。采用5分制来定量测定,分别用I代表非常反对,2代表反对,3代表不知道,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论
(1)被调查居民的具体情况
此次调查共涉及居民365人,被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其中男性占44%,女性占56%,由于旅游业并非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数传统家庭的男性在外务工,使从事旅游业的女性较多,基本符合杨家营村的实际情况;在年龄结构上,以25-55岁的中青年为主,共占被调查者的64%,文化程度上,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共占71%,一般来讲,该年龄段的人思想比较成熟,对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在月收入中,1000元以下的居民占到82%,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从“您家是否正在开展农家乐旅游”一项中,选择“是”的占23%,选择“否”的占77%,说明当地从事旅游业的人较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间接为主;在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中,从事的旅游项目所占比重分别为:果树种植(43.5%)、农家乐接待(34.8%)、大棚生产(24.6%)、林木种植(1%),说明从事果树种植和农家乐接待的农户较多。
(2)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的感知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烈,而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具体表现在:(1)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赞成率平均在78%以上,其中对“乡村旅游能增加就业机会”、“乡村旅游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赞成率都在96%以上,说明居民能认识到发展旅游业能改变他们的生活;(2)在正面影响中,居民对旅游业的税收贡献较其他正面影响感知度弱,只有38.7%的居民持赞同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3)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较正面影响感知弱,尤其对旅游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感知度最弱,只有22%的居民持赞成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居民的收入差异较小,乡村旅游还没有进入规模经营、大户主导的阶段。
(3)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相比,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持较理智的支持态度。(1)50%以上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对旅游业发展现状感到满意”、“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持积极的态度;(2)在“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一项上,有36%的村民持中立态度,说明多数村民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利和弊问题认识不清;(3)在“旅游的经济效益更重要”一项的选择上,66.6%的村民持赞成态度,说明村民对旅游的经济效益更加关注;(4)在“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一项的选择上,有85%的村民持支持态度,此项也是村民感知度最高的,说明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4)结论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居民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村民从事的乡村旅游项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中从事果树种植(43.5%)和农家乐接待(34.8%)的村民共占到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将近80%,说明杨家营村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而且产品档次整体较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是乡村旅游初始阶段的主要表现。
在“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感知”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说明村民希望从发展乡村旅游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说明现在村民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乡村旅游经营者还未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这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村民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收益低有直接关系。
从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一项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一方面说明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另外也说明村民认为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对发展旅游业持乐观态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杨家营村乡村旅游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第二,村民经营规模小,经济收益低;第三,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些特点都符合乡村旅游发展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
另外,根据多克西(Doxey,1 975)的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在旅游业发展之初,居民对旅游发展持乐于接触的态度,处于融洽阶段。这也充分说明,永清乡村旅游发展整体处于初始阶段。
三、乡村旅游阶段性开发对策
1增加旅游项目,提高产品档次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针对此问题,应逐步扩大产品类型,力争实现多样化。从杨家营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看,主要应与永清其他旅游景点合作,在增加冬季乡村旅游项目上做文章,应逐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李赢民俗收藏馆、宋辽古战道、辽代白塔与农家乐接待、冬日大棚采摘紧密结合,打造冬日特色文化旅游专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档次和文化内涵。
2重视村民教育,强化参与意识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性,导致村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不断加强居民教育,通过将专家请进来和把村民代表派出去的方式,将短期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在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参与能力的培养,使居民在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上均有所突破。
3加强村民合作,提升竞争实力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收益的不断增加,将有外来经营户进入,使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将难以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因此逐步加强村民合作,将现有农户进行重组与联合,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扩大市场影响,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4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规模
整体来看,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持积极态度,更希望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收益。因此,对杨家营乡村旅游而言,应采取多种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其对外影响。如在廊霸公路两侧增设广告牌、霓虹灯等吸引路人的注意;在采摘季节到来前去学校及单位发放宣传单;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周末乡村旅游专线;进行网站设计与推广扩大网络影响力等方式,不断加大市场宣传力度,逐步扩大旅游规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项日(20070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