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创新

2009-04-26 07:59吴美华
职业时空 2009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校教师

吴美华 高 娟

摘要: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缺失成为其制约瓶颈,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从体制、观念、途径三个方面,创新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建设的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一种有效举措。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原因分析;培养模式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重大的教育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它针对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和实用化而忽视通识教育、过分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等不良倾向,试图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引文入理、文理渗透”等来改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协调。这一突破性的教育理念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需要优秀的专业素质,而且需要较佳的人文素质。

一、高等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分析

人文素质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主要通过教师广博的人文知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来体现。大学教师作为高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意识较强,但大学教师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成为了制约素质教育在大学推行的瓶颈。

1高等院校教师的文化知识整体水平仍需提高。2006年《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报告中对我国1101名大学教师进行文、史、哲基本常识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教师在中外历史名人、中外历史事件、哲学常识、文学常识上的认知均值分别为4.0000、3.1942、3.5590、4.7786,换算成百分制分别为80、63.884、71.18、79.64。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教师的文、史、哲基本常识整体水平较好,但对中外历史事件和哲学常识掌握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2高等院校教师对增强课程审美情趣意识淡薄。审美素质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因素,良好的审美素质不仅对于高校教师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均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从现有的调查数据中分析,目前高校教师的审美情趣仍然停留在感知层面,具有审美理想但缺乏理性的审美修养,将审美作为一种休闲活动而缺乏对学生的美育意识。

例如,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中对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理工科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教师不能对“美”做出正确解释,50%的教师不会任何乐器;而“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显示,大学教师群体能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最高审美理想,对自然美和艺术美能够充分感知和喜爱,但对社会美和科学美缺乏重视;周鸣鸣(2000)等对部分大学教师审美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虽然92.37%的教师对于在教学中运用美学理念表示认同,但有90.6%的教师表示不太理解在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

由于大学教师对科学美育缺乏关注、美育意识淡薄,加之大学专业化程度较高,运用美育教学方法的难度大,造成了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淡化课程审美情趣、忽视抽象科学概念的形象转化,致使大学专业课程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等院校教师人文精神有待强化。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内在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质,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教师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爱国与民族意识等方面。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显示,部分大学教师在责任心(岗位意识)、主动沟通方面缺乏认识,其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也较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虽然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强烈的民族观念,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国家现状持消极态度。有些教师不能用辩正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甚至将批判现实作为展现自己思想的方式,造成了对学生的误导。

华东理工大学对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的上百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大学教师认同教师职业并表示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但仅有4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全部精力是用于本职工作的;同时教师对高校改革的总体评价不高,仅有44%的教师认为高校改革和发展有成效;部分教师不关心社会政治和学校的民主建设,教师自身价值观受拜金主义影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

4高等院校教师的科学精神有待增强。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理应具有勇于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当前,高校教师虽然对科学持很高的欣赏态度,但追求科学的精神尚需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对于捍卫科学仍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缺乏同反科学、伪科学斗争的勇气,有的则缺乏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行为方面无法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高等院校教师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佳的原因分析

1“重理轻文”的影响——历史惯性的延续。目前我国大学教师队伍主要是由上世纪70年代初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和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毕业生构成。而对我国1000多所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每所大学中几乎有50%左右的教师是本校毕业的,大学教师“近亲繁殖”现象极为严重。这些大学教师的中学或大学阶段处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学教育一切以高考为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老师还是学生,均忽视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教育蒙上了一层功利主义的色彩。因此,这期间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足,而当他们走上大学教师的工作岗位时,即使已经响应号召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人文素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正如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所述,“人文素质,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质。”

2社会环境的影响——物质主义的诱惑与冲击。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慢慢走向市场,偏离了昔日“象牙塔”的运行轨道;特别是从1999年我国大学实行扩招以来,高校在通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办学之路上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相

对应地,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高校教师队伍则在盛行的物质主义诱惑与强大的工作负荷下负重前行。一方面,物质主义的诱惑使高校教师的个人主义思想占据上风,使许多能力比较强的年轻教师“下海”经商,造成高校优秀人才的流失;使留在学校的教师忙于拉课题、评职称,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教师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双重变革中,不断处于适应新环境、新机制的应急状态,他们的生活职业压力增大。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增大集中反应在教师的不良行为、心理疾病、情绪和生理等方面,表现为部分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的暂时消退。就此而言,面临内外交困的教师们难以分出精力来博览文、史、哲名著并静心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质。

3专业教育模式影响一一人文素质的提升还未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在我国河南省高校中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有90.4%的理工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学科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而70.4%的文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精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和我国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思想分不开的,我国高校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弊端,极大地强化了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的认识。反映在教学中就是“知识中心”、“学科中心”的观点。即教师认为知识体现了文化的共同性,是文化的核心,只有学问化的知识才是适宜教与学的,以兴趣、生活经验等为依据的知识不应纳入课程内容。该项调查虽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教师的整体情况,但却表明,大学教师对人文素质的认识还不完整,人文素质还并未提升成为大学教师的内在需求。

三、创新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建设的培养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加强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建设,提升人文素质水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一种创新型的培养模式。

1体制创新——确立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师培训中的地位。人本主义教育改革家罗杰斯鉴于世界处于迅速变化、充满矛盾、危机四伏的时代里,主张真正可靠的、有教养的人应该能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他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首要目标不能仅仅定格在培训的专业技术层面上,而应该站在人文精神培养的角度,促进高校教师自身的变化和学习,而学校仅从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知识视野、审美情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2观念创新——人文素质培养应被视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一个超越传统学习观念的理论是,学习应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育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被教育者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被教育者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因此,在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应注重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创造适宜教师提升人文精神的工作情境,从而使教师在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的同时认识到并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途径创新——推动知识管理进入人文素质培养的前沿领域。知识依其性质,可区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大类。隐性知识系指难以透过语言及文字等外在形式表达的知识,例如,个人所拥有但难以言传的技术、技巧及心智模式等均属隐性知识。而显性知识则指可透过语言或文字等外在形式表达的知识。知识管理就是要实现两种知识的转化与运用。知识管理是促使教师的内隐知识外显化的过程,进而提高教师在组织中有效地运用知识的效能。就此而言,高校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能发挥其自身具有的人文底蕴,提高教师人文精神的自觉意识,并使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基金项目:2008年度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德育决策咨询研究骨干课题《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互联网+”环境下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