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语变异使用驱动机制解析

2009-04-26 04:04黄碧蓉
外语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顺应论

○语言的使用维度

编者按:语言的使用(语用)维度是多维度揭示语言在与是方式的又一基本切入点。自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分析和“意义使用论”诞生以来,历经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荷恩级差和关联理论,语用学似乎已经陷入困境。走出困境的方法、途径,迫切须要探寻。

提 要:称呼语的变异使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饶有趣味的言语现象,研究表明,语言综观的顺应论结合语用距离理论可解析其驱动机制。依据顺应论,称呼语的变异使用是为了顺应各种交际语境因素:顺应心理世界、顺应社交世界、顺应物理世界。语用距离理论认为,称呼语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洽商、确定的。运用语用距离理论,可在顺应论框架下详细解析称呼语顺应各种语境因素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称呼语变异使用;顺应论;语用距离理论;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065-5

An Expounding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Variations of the Address Forms

Huang Bi-ro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411201, China)

The variations of the address forms is very complicated while interesting . Our study shows that for their driving mechanism, the Adaptation Theory (a general perspective on linguistic phenomena), when combined with the Pragmatic Distance Theory, has a way to figure it out. Guided by the Adaptation Theory, we find that specific address forms are chosen to adapt various contextual factors:the mental world, the social world and the physical world. The Pragmatic Distance Theory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address form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ragma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in a particular intercourse. The pragmatic distance is set after the deduction, negotiation and estimation in the intercourse. With the help of the Pragmatic Distance Theory, the Adaptation Theory can expoun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address formsadaptation to the various contextual factors.

Key words:the variations of the address forms; the Adaptation Theory; the Pragmatic Distance Theory; the driving mechanism

1 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称呼语的选用常常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跳跃性、流动性、不稳定性和偏离常规的非规约性。但交际者利用这些变异形式制造了审美距离,降低了话语刺激强度,迎合了对方的接受心理,取得了意在言外的表达效果。所以这种变异形式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这里我们将就称呼语的变异运用现象进行深入探讨,解析它的变异机制,以便对称呼语的变异规律有所了解,帮助交际者在言语交际中提高言语修养,针对各种语境适时调整称呼策略,顺应对方的心理期待,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2 称呼语变异使用驱动机制

考虑到称呼语直接进入交际层面这一特点,也受弗雷格(Gottlob Frege)专有名词外延观的影响(李洪儒 2001:31-38),本文研究的称呼语的范围包括:在言语交往过程中说话人直接称呼受话人的词以及词的组合、分句等,并伴有特殊的语调。

2.1 语用距离理论与称呼语的变异使用

交际双方不同称呼语的使用,是他们对彼此间的语用距离进行推判、洽商、确认之后进行称呼选择的结果。

2.11 语用距离理论

所谓语用距离(pragmatic distance)就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所感知和确认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密切程度。语用距离可分为初始语用距离(initial pragmatic distance)和交际语用距离(ongoing pragmatic distance)”(王建华 2001:25-31)。初始语用距离是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双方所推判的语用距离。交际语用距离是说话人在推定了彼此间的初始语用距离的基础上,于实际交际过程中确认的语用距离。

语用距离既包括交际双方由于地位权势差别而产生的纵向语用距离,即“纵向的权势差别”;也包括由他们间交际亲密程度而产生的横向语用距离,即“横向的语用亲密度”。语用距离的度量是与这二者密切相关的。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与他们间的地位权势差别成正比,与双方的亲疏程度成反比。说话人称呼语的使用是其考量了交际中的语用距离之后作出的选择;而听话人通过说话人对称呼语的选择,感知对方对其间语用距离的判断,也通过观察称呼语的转换使用理会对方所传送过来的某种语用含义,从而对他们之间的语用距离进行重新确认。因此,对双方语用距离的确认直接影响到称呼语交际形式的使用。

2009年黄碧蓉 称呼语变异使用驱动机制解析第2期

语用距离的确认分为三个阶段:初始语用距离的确认、交际语用距离的确认和语用距离的洽商确认。初始语用距离通过推定人际关系和双方的社会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等个体社会特征进行确认,它是在交际行为实施之前一段较长时间确定下来的交际距离,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交际语用距离通过在实际交际中不断地识别对方的交际意图而动态地得以确认,这是因为从微观上讲,人际交往总是处于运动状态,须要双方对彼此关系进行不断地认同或变更。在交往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会由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主观态度需要对彼此间的语用距离进行重新确认。

下面,我们详细探讨语用距离在实际交际中是如何被交际双方洽商并最终得以确认的,即称呼语变异使用的动态过程。

2.12 语用距离的洽商确认

我们认为,言语行为一旦发生,交际双方就开始了就语用距离而进行洽商的过程,这是由语用距离的动态性决定的。交际开始时,发话人由于已经确认好了彼此间的初始语用距离,对交际对方有一个交际语用距离的希冀,交际对象也同样推定了自己希冀的交际语用距离。当交际对象接收到说话人传递的交际语用距离的信息后,认为该信息自己可以接受(认同这一交际语用距离)并回应以相同的信息,至此,交际对象确认的初始语用距离已转变为交际语用距离。交际双方之间的交际语用距离得以最终确认,交际继续进行。若交际对象认为说话人传递过来的信息与自己确认的初始语用距离不相符,则会对说话人确定的交际语用距离提出异议,此时说话人须要对他们之间的交际语用距离重新推定,直至得到交际对象的认同。我们把称呼语变异使用过程中交际语用距离确认的一般过程大致归纳如下:在初始语用距离推定的基础上,说话人А综合考虑自己的交际意图推定与受话人Б之间的交际语用距离,然后选用与该语用距离相符的称呼形式向Б传达信息;Б接受到А的信息从而感知到А所转换的交际语用距离,若Б认同这种距离,则同样以与该距离相应的称呼形式回应А,这表示А所推定的交际语用距离和称呼方式得到确认,交际行为得以继续;若Б不认同该距离,则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回应,于是双方开始新一轮交际语用距离的确认。有时,就语用距离冲突而进行的洽商会失败,引起话语冲突、争吵甚至中断。例如:

①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 闰土哥, ——你来了? ……”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 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见到了儿时好友闰土,一声亲切的称呼——“闰土哥”,足见“我”见到闰土时的兴奋之情,折射出亲昵、喜爱等言外之意,表明“我”认为与儿时伙伴之间的交际语用距离等同于初始语用距离,亲密度高,昔日的记忆“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也希望对方能以儿时的称呼“迅哥儿”来称呼“我”。但闰土经过一番交际语用距离的推定,没有接受“我”所确定的语用距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闰土以“老爷”来称呼“我”,表明了他对彼此语用距离的磋商结果,认为“我们”之间的语用距离亲密度已经降低,“权势关系”(power)取代了“同等关系”(solidarity) 。尽管“我”的母亲也要闰土改用儿时的称呼“迅哥儿”,闰土也断然拒绝:“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嘴上始终不离“老爷”两字,“我”所希冀的和闰土之间的亲密同等关系悄然而逝,“我”觉得“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有时,语用距离的冲突是因为交际主体刻意所为,其传递的信息故意偏离受话人的语用距离希冀,从而导致洽商失败。例如:

② (A scene on a public street in contemporary US)

Police: “Whats your name, boy?”

Poussaint: “Dr. Poussaint. Im a physician.”

Police: “Whats your first name, boy?”

Poussaint: “Avin”.

在美国,医生的地位相当高,对他们应该使用相应尊重的称呼语,这也是黑人医生Poussaint对他与警察间初始距离的确认和交际语用距离的希冀。所以,在被对方无礼盘问姓名时,他回答“Dr. Poussaint. Im a physician”,通过提供头衔和姓,并强调自己是医生的方式以提醒对方修正自己确定的不当语用距离。然而,警察由于心存顽固的种族歧视思想,拒绝医生的语用距离洽商要求,继续我行我素,再次使用称呼孩子、小青年和奴仆的“boy”一词来盘查他的名,这种刻意不与交际对方进行语用距离洽商的言语行为,一般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在这里,达到了侮辱医生的目的。

2.2 顺应论与称呼语的变异使用

以上从社会语用学权利和同等关系视角结合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分析了称呼语变异使用的动因,而我们如果观照Verschueren的顺应论,则能较容易地看出,这其实是对顺应论进行的言语顺应过程的演示,它给我们提供了顺应论用于解释语言转换使用的具体可操作的模式。顺应论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是一套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顺应论及其对称呼语变异使用的解析。

2.21 顺应论

Verschueren这一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础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模式”以及其他语言学家如Giles等人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观点是: 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的综观;是对语言现象在其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社会、文化要素的综观;语言运用就是“选择-顺应”。同时指出语言的选择和顺应与自然界相似, 动态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够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灵活的变通,从而达到交际目的。人们在交际中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都是对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作出的顺应。语言语境就是上下文;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的物理、社交和心理世界。通过对称呼语语料进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称呼语的变异使用动因是为了顺应各种交际语境因素:顺应心理世界,即顺应说话人的性格、情感等;顺应社交世界(顺应社会规约),即顺应说话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拥有的社会权利等;顺应物理世界,即顺应说话人当时所处的时间、空间和语言环境等。

2.22 称呼语变异使用的顺应论解析

2.221 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根据Verschuren(1999)的观点,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进入交际语境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类,说话人选择称呼语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心理世界”语境是最深层次的语境,它对交际言语是否得体起着关键的作用(王希杰 1996:317)。

(警报解除前)

③ Weiss: Jerry, you know him better than any of us...Tell him to pick out one family-Draw lots or something.

Henderson: One family, meaning yours,Weiss, huh?

Weiss: (whirls around to him) Why not?Ive got a three-month-old infant

(警报解除后)

Weiss: (in a whisper, his face bruised and blood clotted) Amen to that.

Henderson: Hey, Marty ...Marty... I went crazy.(The Shelter, College English III, Unit 7)

Henderson 与Weiss 本来是算得上关系较为亲密的邻居,而在危急来临时,双方都显得惊惶失措。警报解除前后,Henderson对Weiss的两个称呼形成了显著的反差:称姓氏(Weiss)时的生硬冷漠语气及其剧烈反对对方意见的气急败坏的神态陡然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让人感到两人的关系一下子疏远了;而呼名(Marty)时亲切又热情的语气传达了他的歉意并想与对方修复关系的强烈愿望,这又使人感到两者的关系变得很贴近。

2.222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物理世界是一种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语境,包括特定的主体、对象、时间、空间(场景)、话题五个因素。物理世界5要素的任一变化都会使交际者产生特定心理,都会影响交际形式的选择和称呼语的选择(Verschueren 1999:95)。对谈判颇有研究的杰勒德·I. 尼尔伦伯格曾有这么一段经验之谈:“假如谈判一直顺利进行,气氛融洽,大家都相互直呼其名,突然以姓氏相称呼,如‘琼斯先生(Mr. Joans),就是气氛趋紧张的兆头,甚至更糟。它意味着僵局的开始”(王德春等1995:274)。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直呼其名所反映的相互关系在心理接近程度上要高于用“头衔+姓”的称呼所反映的相互关系在心理上的接近程度,说话者是在试图创造一种临时的疏远的关系,这种疏远的关系控制的信息表明,谈判双方希望暂时“冷却”一下相互间的关系,可能为接下来要谈到的某个双方都比较敏感或尖锐的问题作准备。应该说,这时双方人际关系和角色关系都没有改变,是话题的转变直接对称呼语的选用产生了影响。

④ “小李子,下连当个指导员吧?”政委发现他不但外表干净利落,而且办事聪明机灵,想把他拉到政工队伍。

小李同志,我与你谈的问题考虑好了没有?”

李行江同志,我任命你为五连指导员!”

以上三句话分别是在三种不同的场合下对同一名战士的不同称呼。团政委在同小李谈心时,以“小李子”相称,用以缩短官兵之间的距离,使亲密度加强,同时使语气得以缓和。第二句中,用“小李同志”表明提到的问题有一定的严肃性,值得下属的重视,但又不失温和态度,这是团政委在偶遇小李时突然想到该问题时的发话。而最后一句是在战场时发出的命令,人们常常选用最合适的称呼来使交际行为顺利进行或者达到他要达到的目的。总之,语境在言语交际中对称呼语起到一定作用。称呼语的转换使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才得以体现。

2.223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由于交际者具有社会属性,其社会属性的本质决定了其语言的使用必须首要考虑到对社会规约的顺应,而不能超越社会规约,特别在汉语文化中,称呼语的选用更受到诸多的权利关系和同等关系的制约。这些社会规则的存在和说话人对这些规则的理解是语码转换的根本原因(杜辉 2004) 。

⑤ 甲:小张,你去安排一下,省里有两位同志在这里用餐,照规定办。

乙:明白了,厂长。还是四菜一汤。(赵英玲 1997:16-20)

此例上下级间使用的称呼语便是对社会规约顺应的结果。

论述至此,我们回头比照观之,上节中初始语用距离的确认阶段实际上就是语言顺应社交世界的过程;交际语用距离的确认阶段是顺应交际者心理世界的过程;语用距离的洽商确认阶段是双方交换对前两者的自我顺应结果,并作出相互顺应。毋庸置疑,该过程中交际者不得不综合考虑主体、对象、时间、空间(场景)、话题5个物理因素的制约作用(因为这5个因素是交际赖以发生的必要物理条件),并采取相应策略顺应之。所以应该说,初始语用距离的确认阶段是语言顺应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过程,交际距离的确认阶段是顺应交际者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过程。

上文为了论述方便,将称呼语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情况分开予以探讨,但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这三者互为联系,往往不好分离。因为心理世界是交际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景与特定对象就某个特定的话题进行言语交谈时的心理,社交世界也是在特定的物理语境中的社会规约。

2.3 称呼语变异使用驱动机制的导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称呼语变异使用过程是为了满足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并获得交际成功而对各种语境因素作出顺应性选择的动态过程,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称呼语变异使用的驱动归因到顺应论框架中,顺应论对此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若结合语用距离概念,则能将称呼语如何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过程剖析得更为清晰。我们把该机制的运作过程解析如下:首先,语言的变异性使得称呼语具有一系列的不同形式,统称为“称呼语聚合体”。接着,语言的商讨性使得称呼语各种不同形式的选择要顺应社交世界、顺应物理世界以及顺应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在这个阶段,语用距离概念产生作用,即对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使交际双方的初始语用距离得以确认,对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使交际双方的交际语用距离得以确认,并在此基础上交际双方进行语用距离的洽商确认。最后,语言的顺应性使得交际者能选用称呼语特定的变异形式。

言语交际者个体角色的多重性(角色丛)(王德春等 1995:150)及同一角色称呼的多样性使称呼语具备灵活变通的可能性。个体兼任数种社会角色,对其称呼有根据语境及双方关系分别按职业、身份、地位等的称呼语,如一个叫张志文的男子,在学校里的称呼是“张老师”;在家里妻子对他的称呼是“志文”;儿子对其的称呼是“爸爸”;公园、商店等公共场合被陌生人称作“先生”等。基于同一角色,由于交际者不同的情感驱动,也存在不同的称呼语。这个叫张志文的男人在家里妻子对他的称呼由于情感的变化,可能多得难以想象。如高兴的时候,称呼其为“志文”、“文子”、“文”、“亲爱的文”、“亲爱的”,或者用以骂称表亲昵的“死鬼”等;不高兴或者生气的时候,称呼可能为带有各种声调甚至拉长音调的“张志文”、“混蛋”、“你这该死的混蛋”等。所有这些对同一个人的不同的称呼形式构成了一个“称呼语聚合体”。

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顺应都必须经过语用距离洽商这个环节,像前文所述例②中白人警察刻意制造的语用距离的冲突,实际上就是他所选用的称呼语只是顺应他顽固的种族歧视心理而已,即顺应发话人自己的负面心理世界。

3 结束语

对于称呼语变异使用的机制,我们从语用学的视角进行了上述探讨,证明运用语言综观的顺应论结合语用距离理论可对其进行较为合理的动态解析。当然这样的机制还只是我们的一种探索,它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使之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杜 辉.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J]. 外语研究,2004(1).

李洪儒(李红儒).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语句中的说话人因素”理论探讨之一 [J].外语学刊, 2001(1).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新华出版社, 1998.

王德春孙汝建姚 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王建华. 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外国语, 2001(5).

王希杰. 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伊英莉孙启耀.浅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J].山东外语教学, 2001(1).

赵英玲.英语称呼语的社会语用功能[J].外语学刊, 1997(1).

Ervin-Tripp, S.M.Sociolinguistic Rules of Address[M]. Penguin Books Ltd., 1972.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 , 1999.

收稿日期:2008-06-25

【责任编辑 郑 丹】

猜你喜欢
顺应论
顺应理论下模糊语在灾难事件英语新闻中的运用研究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研究
基于顺应论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研究
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国政府网外宣翻译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女性消费品商标翻译
顺应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